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尧 《科学大观园》2009,(12):59-59
二战时期,英国情报人员成功的利用“图灵甜点”密码破译机,破译德国纳粹车方的“谜团”密码,使战争因此提前两年结束。近年来,一批二战老兵花费14年心血,复制了破译“谜团”密码的解码机,揭开这个谜团。  相似文献   

2.
1943年的一天夜里,在德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宿舍里响起了一阵电话铃声,莫伟·齐什被他的领导——大使冯·巴本打来的电话叫醒,冯·巴本告诉他,有急事,让他去一趟. 莫伟·齐什原是柏林市的记者,很早就加入了德国纳粹党.为了报偿他的忠诚,他被派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担任德国大使馆的商务参赞,并兼任德国使馆情报处的负责人.由于他的工作出色受到希特勒的赞赏.……莫伟·齐什来到大使家,出门迎接他的大使说:“客厅里有一个人带来了重要情报,因为你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把你找来.”走进客厅的莫伟·齐什看到一位个子很矮、精神严肃的人.此人自我介绍说:“我叫迪伯罗,阿尔巴尼亚人.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在美国披露朝鲜可能拥有8件核武器仅仅一周之后,韩国媒体又曝出一条重大新闻:美国间谍卫星经过一年多的侦察,发现朝鲜正在建造两座地下中程导弹基地,这种导弹的射程可达4000公里,能够直击美国的太平洋领土关岛与夏威夷,更可攻击驻日韩的美军。英国前驻日本大使休·科尔塔兹去年3月曾撰文说,除了通信情报和从叛离者口中得到的情报外,美国有关朝鲜的大多数情报大都是靠间谍卫星图片提供。而且这种卫星情报常常在关键时刻被披露。2003年1月31日,在美国指责朝鲜拥有核武器之际,美国官员通过路透社披露,美国间谍卫星发现朝…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连续剧《对手》中,中国的密码专家们多次破译日本的军用密电。事实上,二次大战期间,日本陆军与海军的密电码始终未被破译过,日本的空军密电码则比较简单,容易破译。  相似文献   

5.
Marie Hicks.Programmed Inequality:How Britain Discarded Women Technologists and Lost Its Edge in Computing(hardcover).Cambridge,MA:MITPress,January 2017.342 Pages.ISBN:97802620355452012年,一部名为《布莱切利四人组》(The Bletchley Circle)的BBC英剧自开播之后就广受好评。剧中虚构了二战后4名英国女性的传奇经历,她们战时曾为英国政府破译密码,在信息技术和情报收集方面拥有超强能力。  相似文献   

6.
1941年的6月14、16、17和18日,莫斯科连续接到几份高级情报.情报提供了德军"巴巴罗萨"计划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进攻的日期,以及德国三个方面军坦克的精确数量,甚至连集团军高级将领的姓名都完整无缺.这些情报洋尽到令苏联人不敢相信的程度,情报的提供者是一个叫勒斯勒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到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却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是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方法来进行编码的.其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陷入低谷,尽管美国政府实施预算削减的财政计划,但美国情报行业却一派欣欣向荣,并持续蓬勃发展。17个情报机构不断斥资修建情报办公大楼。如果按照人员分布数量来看,华盛顿的情报人员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全美约有20万情报人员服务于美国情报界,其中就有10万情报人员在华盛顿首府的情报机构办公,其他部分在海外收集情报,部分在全美其他情报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9.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24):50-52
在1941年到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和日军为了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双方都绞尽脑汁想破译对方的通讯密码。最终还是美军棋高一招,出人意料地起用了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纳瓦霍人充当密码员,并用他们的语言编成密码,使美军在情报战中占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互保"是近代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这场事件中,清廷、地方督抚、各国列强、义和团等多种力量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政治图景。通过电报技术,东南各省督抚形成了一个政治关系网络,促成了临时的政治结盟。电报通信问题贯穿了整个"东南互保"的始终,各方的利益与筹谋都在电报通信问题上得到展示。将电报通信作为研究线索,可以考查"东南互保"期间的政治力量整合与政治秩序重构,进而分析电报技术与清末政治的内在联系与历史互动。  相似文献   

11.
密码,最重要的作用无疑是保护信息和资料的安全。因此,密码的安全性是专家们一直追求的主要目标。而现在常用的标准加密方式是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但这种加密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这种密码在被窃听破解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合法用户无法察觉,还会继续使用同一个地址储存重要信息,损失就会更大。为此,一种真正无法破译的、最安全的密码应运而生了。它就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密码———“量子密码”。密码术的发展史古希腊的斯巴达人将一条1厘米宽、20厘米左右长的羊皮带,以螺旋状绕在一根特定粗细的木棍上,然后将要传递的信…  相似文献   

12.
, 《科学大观园》2013,(15):42-43
苏军大本营的首脑采取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任命战略火箭军副司令托庐勃科上将为远东军区司令,以加强核打击的指挥力量;命令在远东的苏军战略导弹部队进行一级战备,等候发射命令。8月28日深夜,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接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密令:"为了我国和美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我军大本营准备对中国的重要军事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古老奇特的香云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7,(12):24-25
香云纱身上有着现代技术难以破译的奇特密码。曾有日本的专家专门到顺德,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和分析,希望解开香云纱的秘密,并将其改变为一种大工业批量生产的产品,结果却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14.
模仿游戏     
<正>导演:莫滕·泰杜姆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拉·奈特莉/马修·古迪/罗里·金奈尔/艾伦·里奇类型:剧情/同性/传记/战争制片国家/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剧情简介二战期间,盟军苦于德国的秘密系统"英格玛"无法破译,政府召集了一批民间数学家、逻辑学家进行秘密破解工作,图灵就是其中之一。计划刚开始图灵遭  相似文献   

15.
1600年2月17日,意大利美丽的罗马。一位担任过法国驻英大使私人秘书的平民哲学家被宗教法庭烧死在火刑柱上。行刑完毕,骨灰随风轻扬,铺满了“坎普迪菲奥利”。懂意大利语的人会告诉你,那是花卉广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7,(5):7-8
包括破译尼安德特人DNA密码、对世界上不断萎缩的冰川的研究在内的多项成就跻进了本年度科学突破排行榜十甲。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显然最能打动《科学》杂志评委的心。《科学》是最为重要的美国科学杂志,赫赫有名的“庞加莱猜想”则被称之为数学界的一个百万美元挑战。  相似文献   

17.
1600年2月17日,在意大利美丽的罗马,一位担任过法国驻英大使私人秘书的平民哲学家被宗教法庭烧死在火刑柱上。行刑完毕,骨灰随风轻扬,铺满了"坎普迪菲奥利"。懂意大利语的人会告诉你,那是花卉广场。花卉是血与火种出来的。被烧死的人,叫布鲁诺。他的罪名就在于告诉了人们:"国家无权告诉人们应该想什么。""社会不应该用剑惩处不同意通常公认的教理的人。"他还告诉人们:"世界是围绕太阳转动的,而主教大人所居住的世界也是绕太阳转动的普通行星。"其时,在中国,正是大明万历二十  相似文献   

18.
1792-1794年,马嘎尔尼率英国大使团访问中国,这是世界近代以来两大帝国之间发生的首次大规模外交活动。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希望借此增进对中国博物学的认识,实现对中国动、植物资源的科学与经济价值使用,以增强大英帝国实力,于是便主动帮助使团制定在中国的博物学活动规划。抵达中国后,以斯当东为首的博物学团体记载下大量博物情报,采集了许多植物标本,并多次与班克斯通讯,报告在中国的博物学见闻。英国使团的博物学活动体现出该时期中英科学文化交流与"西学东渐"十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科学与社会的广阔天地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叫作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从银河亮度的起伏到星系空间的物质分布、从分子的布朗运动到原子的蜕变过程,从化学反应动力学到电话通讯理论、从谣言的传播到传染病的流行、从市场预测到密码破译,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应用几乎无所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20.
云昌 《科学大观园》2007,(15):40-41
在德国入侵苏联问题上,究竟是什么使斯大林居然能相信希特勒的谎言,而拒不相信来自方方面面的情报(其中包括佐尔格发自东京的极其重要的情报),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下面叙述的故事也许能给出某种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