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由α-卤代苯基二茂铁甲醇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卤代苯基二茂铁基双(β-羟乙基)甲胺,后者与二乙氧基硅烷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类新的含二茂铁硅杂口恶唑烷.由于氮原子孤对电子与硅原子空d-轨道的作用,使这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均表现出特殊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卤代双酚A及双酚S为原料,合成了五个含卤反应型阻燃剂:2,2-二[3,5-二溴-4-(2-羟乙氧基)-苯基]丙烷,2,2-二(3,5-二氟-4-(2-羟乙氧基)-苯基)丙烷,二[3,5-二溴-4-(2-羟乙氧基)苯基-]矾,2,2-二[3,5-二溴-4-羧甲氧基-苯基]丙烷,2,2-二[3,5-二氯-4-羧甲氧基-苯基]丙烷。用这些单体与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丙二醇等,合成了十种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测定了这些树脂的热机械性能、氧指数及热性能。得出如下结论:含溴双酚A型化合物的阻燃效果优于含氯的,但硫的引入对阻燃性并没有改善;含A22(卤代双酚二羧甲基醚)的树脂阻燃性远好于含D22(卤代双酚二羟乙基醚)的树脂,因此推广应用A22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四种2,4-二硝基卤代苯在99.5%乙醇中和硫氰化钾的反应动力学。它们都是二级反应,反应速度的顺序为 Br->I->Cl->F。这和两步历程的推论相符合。2,4-二硝基氟苯的硫氰代反应伴有强烈的醇解副反应,而其它卤代物和2,4-二硝基硫氰代苯在所用的反应条件下几乎不起醇解反应。  相似文献   

4.
2,5—二甲苯酚的O—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5-二甲苯酚与1,3-二卤代丙烷及一卤代羧酸酯的O-烷基化反应.2,5-二甲苯酚与1,3-二溴丙烷在NaOH-H_2O,NaOH-甲苯-DMSO或无水K,CO_3-丙酮中反应,产物均为1-(2,5-二甲苯氧基)-3-溴丙烷,产率分别为59.8%,64.5%和74.0%.2,5-二甲苯酚与1-溴-3-氯丙烷在无水K_2CO_3-丙酮中反应,产物为1-(2,5-二甲苯氧基)-3-氯丙烷,产率为77.5%.上述产物的结构由~1HNMR和IR数据所确定.2,5-二甲苯酚与一卤代羧酸酯的反应产率在81%以上.  相似文献   

5.
由两种途径[dmit的钠盐与卤代物反应和(dmit)2Zn(NBu4)2直接与卤代物反应]合成4,5-二对氯苄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配体,对两种途径的优缺点做了比较和分析,用IR谱图简单的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由于"邻羟基苯基"和"杂环"分子片断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我们将其合理组合,设计合成了5个新型2-取代硫基-5-邻羟基苯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1-5).以邻羟基苯乙酸为原料,经过肼解,在碱性条件下与二硫化碳反应,得到噁二唑中间产物,最后在碱性条件下与(取代)卤代苯乙酮、卤代苯乙酰胺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认.抑菌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为0.01%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91%以上,具有强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83%以上,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这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不同菌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它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真菌、抗细菌化合物.构效分析表明,苯乙酰胺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的类型对化合物抑菌活性有重要影响,引入Cl、Br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具有平面刚性结构的芴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高稳定性、宽能隙和高发光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以芴为原料,通过卤代、9号位亲核取代、与正丁基锂反应生成芴锂试剂,再与苯基二氯膦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二(9,9-二甲基-2-芴基)苯基膦.采用核磁共振谱(~1H、~(13)C、~(31)P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RMS-ESI)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确证了结构,为后续合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了一种前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苯基三溴甲基汞和苯甲醛脱氧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导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求得了表观速率常数和活化能,获得了二卤羰基叶立德是反应重要中间体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已内酰与α,ω-二卤代烷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KOH)/K2CO3混合碱,TBAB为PTC)反应是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1,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碱及催化剂用量对1,4-二溴丁烷与已内酰胺进行单取代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己内酰胺:1,4-二溴丁烷:氢氧化钾;碳酸钾:TBAB为1:3:1.5:3:0.05(摩尔比)时,90℃下反应,13h,产率可达75.4%,并合成了其它3个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在类似的固-液相转移条件下,1与醇反应得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新型磺胺类药物中间体,以磺胺和温和的卤化试剂N-卤代丁二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3-卤代磺胺化合物和3,5-二卤代化合物。对磺胺芳环上3-位的选择性卤化进行了条件摸索和优化。实验表明,室温下,以乙腈为溶剂,向磺胺(0.1 mmol)中每间隔10 min分3次加入N-卤代丁二酰亚胺(总量为0.1 mmol,溶解在1 m L乙腈中),反应0.5~1 h。产物以3-卤代产物为主。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合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在四西基溴化铵,碳酸钾存在下,卤代烷对二烷基硫代亚磷酸酯进行磷-烷基化反应合成硫代烷基膦酸二烷基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氮杂环卡宾(NHCs)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卤代烯醛与硫醇的双硫化反应,发展了有机催化构筑C-S键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5 mol%NHC催化剂前体IMes·HCl,1.2倍当量三乙胺和添加剂Li Cl存在下,伯、仲、叔硫醇均可以与卤代烯醛反应,以23%-99%产率得到α,β-二硫代醛;在该反应中,NHC作为Brφnsted碱活化硫醇,再通过与卤代烯醛的Sufla-Michael加成反应及Baldwin环化,形成硫鎓中间体,另一分子硫醇进一步对硫鎓中间体亲核进攻得到目标产物;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环境友好、催化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正相薄层色谱和反相薄层色谱为向导,研究了卤本甲酰基二茂铁、1-乙醇基-1'-卤(代苯甲酰基)二茂铁和卤代苯基二茂铁基甲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和反应相高效液相色谱。该三类化合物卤原子在苯环上取代位置相同时,其比移值Rf和保留时间tR呈现出如下一致规律:Rf(F)>Rf(Cl)>Rf(Br)>Rf(I),tR(F)<tR(Cl)<tR(Br)<tR(I)。在TLC和HPLC中,Rf和tR值则随卤原子在苯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MINDO/3方法研究了二乙酰亚胺和硫代乙酰基乙酰胺的热分解反应,结果表明,硫代乙酰基乙酰胺比二乙酰亚胺易分解:且苯基对分解反应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5.
己内酰胺与α,ω-二卤代烷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KOH/K2CO3混合碱,TBAB为PTC)反应得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1,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碱及催化剂用量对1,4-二溴了烷与己内酰胺进行单取代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己内酰胺:1,4-二溴丁烷:氢氧化钾:碳酸钾:TBAB为1:3:1.5、3:0.05(摩尔比)时,90℃下反应,13h,产率可达75.4%,并合成了其它3个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在类似的固-液相转移条件下,1与醇反应得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对羟基苯甲酸在溶剂中与尿素反应生成对羟基苯甲腈,产物车溴素和氯酸钠、碘和氯气和反应制得相应的3,5-二卤代-4-羟基苯甲腈。  相似文献   

17.
在光促进温和条件下,以甲酸甲酯为C1源,研究了非贵金属钴盐、铜盐催化二卤代烷烃(1,6-二溴己烷和1-氯-6-溴己烷)的羰基化反应。实验表明,1,6-二溴己烷和1-氯-6-溴己烷都是发生单羰基化反应,而且是C-Br键发生反应,分别得到的卤代羧酸甲酯为Br(CH2)6CO2CH3和Cl(CH2)6CO2CH3。  相似文献   

18.
在光促进温和条件下,以甲酸甲酯为C1源,研究了非贵金属钴盐、铜盐催化二卤代烷烃(1,6-二溴己烷和1-氯-6-溴己烷)的羰基化反应。实验表明,1,6-二溴己烷和1-氯-6-溴己烷都是发生单羰基化反应,而且是C-Br键发生反应,分别得到的卤代羧酸甲酯为Br(CH2)6CO2CH3和Cl(CH2)6CO2CH3。  相似文献   

19.
双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卤代乙酸为酰化剂,对二苯并-24-冠-8进行酰化,成功地合成了二卤代乙酰基二苯并-24-冠-8(A~C)。3种合成产物(A~C)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20.
双齿膦配体因其独特的结构及发光性质受到关注.本文中以邻二甲苯为原料,通过卤代、与正丁基锂试剂反应合成苯基双锂试剂,再与二苯基氯化膦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双齿膦配体1,2-二(二苯基膦基)-4,5-二甲基苯.采用核磁共振(~1H、~(13)C、~(31)P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液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LC-MS TOF)等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确证结构.与传统的合成法相比,该法具有原料成本低、毒性小和合成路线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