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新发现遗鸥繁殖群.记述了遗鸥的繁殖地生境,繁殖习性、食性、动物群落结构等内容;讨论了遗鸥对繁殖地选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陕西红碱淖遗鸥(Larus relictus)繁殖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红碱淖自2000年首次记录遗鸥(Larus relictus)以来随后5年间对其繁殖种群数量变化的监测结果.2005年,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达2460巢,成为继内蒙古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和敖拜淖尔之后目前最大遗鸥种群的繁殖地.结合历年来红碱淖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水位及湖心岛变化情况,在未来5-10年间,红碱淖仍将是遗鸥重要繁殖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有关鄂尔多斯遗鸥的报道,从最初的《惊起群鸥掠岸飞》(《大自然》1993 年第2期第19页),继之以《鄂尔多斯高原的湿地和珍禽》(《大自然》1995年第2期第4-5页),《鄂尔多斯沙漠中的水鸟》(《大自然》1997年第6期第6-7 页),直到近期的《面临考验的不止是鄂尔多斯遗鸥》和《心系鄂尔多斯高原》(《大自然》2004年第5期第32-36页), 讲述了鄂尔多斯遗鸥从被发现后在人们的呵护下迅速发展、而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遗鸥繁殖群舍弃其原繁殖地而他去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遗鸥繁殖点中的地理坐标经、纬度极点分布法聚类分析,认为现存遗鸥主要繁殖种群有3个,分别为哈萨克斯坦中亚种群、鄂尔多斯-蒙古高原种群和俄罗斯远东种群.生态环境特点分析表明,海拔、降水量、蒸发量、年均温等生态要素不是限制遗鸥分布和繁殖的要素,而日照时间和水体pH值是遗鸥分布和繁殖的关键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5.
流年似水。从确认遗鸥鄂尔多斯种群到现在,又是三年多的时光过去了。(有关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的发现过程,见《大自然》1993年第2期《惊起群鸥掠岸飞》)。在以往的三年里,每当春天来临,群鸥便翔集瀚海,衔草结巢,开始新的一轮繁殖。自1992年起,遗鸥的巢数每年都在上升,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桃力庙一阿拉善湾海子一次次地展示它对遗鸥及其它繁殖水鸟的潜在承载能力。于繁殖季节,站在湖畔南岸的沙丘上向北望去,诸湖心岛上的鸥群白茫茫一片,喧嚣熙攘,遗鸥将那里视为自己的王国。  相似文献   

6.
对2001-2008年间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数量动态及其栖息地现状进行了记述。遗鸥繁殖种群数量从2001年的87巢增长到2007年的5036巢,成为目前已知全球范围内最大遗鸥繁殖种群。2008年下降为3875巢。环志观察结果显示,不少于8.6%的遗鸥个体于出生后第3年参与繁殖。2008年红碱淖南北两侧各有4个湖心岛,总面积约80000㎡均有遗鸥繁殖。未来红碱淖湿地仍将是遗鸥重要的繁殖地。  相似文献   

7.
对2001—2008年间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数量动态及其栖息地现状进行了记述。遗鸥繁殖种群数量从2001年的87巢增长到2007年的5036巢。成为目前已知全球范围内最大遗鸥繁殖种群。2008年下降为3875巢。环志观察结果显示,不少于8.6%的遗鸥个体于出生后第3年参与繁殖。2008年红碱淖南北两侧各有4个湖心岛,总面积约80000衍均有遗鸥繁殖。未来红碱淖湿地仍将是遗鸥重要的繁殖地。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对遗鸥鄂尔多斯繁殖群的野外研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就发现有两对蓑羽鹤出现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下面简称“桃-阿海子”,该地点为全球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的周边地带。由于当时几乎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遗鸥和其他水鸟的繁殖群落上,  相似文献   

9.
在鄂尔多斯高原的荒漠湖泊群中,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简称桃-阿海子)和红碱淖尔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在中国政府的申请下,国际湿地公约执行局于2002年初认定桃-阿海子为全球第1148号国际重要湿地;红碱淖尔则是整个鄂尔多斯高原上面积最大的湖泊,自2003年以来承载了遗鸥鄂尔多斯种群繁殖群的绝大多数繁殖个体。  相似文献   

10.
陕西红碱淖遗鸥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鸥(Larus relictus)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是确立较晚的物种。我国主要繁殖和栖息地分布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和陕西神木红碱淖湿地,目前红碱淖遗鸥种群的数量已经远胜于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繁殖种群,有关学者对其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从种群的分布、分类学、生态学...  相似文献   

11.
野生朱鹮2003年开始在城固县营巢繁殖,至2008年的6年中,在6个镇(乡),8个村的繁殖地,成功繁殖23窝,成活雏鸟51只。繁殖地分属秦岭南坡中山区;秦岭南坡丘陵低山区和巴山低山丘陵区三种生境,巢位树主要是马尼松和油松,分别占73.91%和21.74%。城固县已成为重要的野生朱鹮繁殖地。  相似文献   

12.
遗鸥——荒漠中的流浪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最初于2001年正式记录到的87巢算起,遗鸥在红碱淖尔的筑巢繁殖今年已经是第7个年头。当我们6月上旬抵达红碱淖尔时,被告知今年遗鸥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3%,草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4.6%。到1989年底,有6种鹤在内蒙古地区分布,并均有繁殖记录。但近十年来的考查表明,目前仅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在内蒙古地区繁殖。在繁殖季节,灰鹤曾多次见于呼伦贝尔盟,但从未见卵或雏鸟。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丹顶鹤和白枕鹤的主要繁殖地。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国蓑羽鹤的主要繁殖地。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遗鸥繁殖地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蒙陕西朋友们的盛情邀请,我们于今年6月上旬又一次访问了遗鸥在红碱淖陕西境内的繁殖地。红碱淖尔跨陕西神木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陕蒙两省区的界湖。初到那里时,天正刮着五六级西北风,加之受头一天在内蒙古高原其他地区降雨的影响,驻足湖岸边身着单衣颇感凉意袭人。望远镜下,成群的遗鸥迎风安详地卧伏在湖心岛上,大略估算,当有3000巢上下。次日,一直等到正午,气温才勉强攀升到20摄氏度,云层逐渐淡去,云隙间透出的缕缕阳光开始温暖大地。午后1点30分,我们一行9人乘快艇向遗鸥繁殖的小岛疾驶而去。由于担心较低的气温会给行将破壳的幼雏…  相似文献   

15.
朱鹮的环志情况及其生命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环志的方法,对朱野外种群进行了6年研究,编制了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点变动、繁殖情况及各年龄组的存活情况等现状做了分析,发现洋县朱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1龄幼鸟。  相似文献   

16.
朱Huan的环志情况及其生命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环志的方法,对朱Huan野外种群进行了6年研究,编制了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点变动、繁殖情况及各年龄组的存活情况等现状做了分析,发现洋县朱Huan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1龄幼鸟。  相似文献   

17.
在1987 ̄1997年的11年里,采用鸟类环志的方法研究了野生朱Huan的存活和死亡状况编制了动态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繁殖情况及年龄组的存活数量等做了分析,发现洋县野生朱Huan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当年的幼鸟。  相似文献   

18.
5月,是温带鸟类开始繁殖的季节,迁徙性的鸟类在完成从越冬地到繁殖地的漫漫长途迁徙后,开始在繁殖点驻扎,选点繁殖。国内首次进行的卫星跟踪黑颈鹤迁徙研究的部分结果,已经较为完整地揭示了黑颈鹤东部种群的迁徙路线。在黑颈鹤越冬地——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保护区和繁殖地——四川省阿坝州的若尔盖湿地之间建立了联系,确定了它们沿途停留的地点,为该鸟种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地点的保护状况、公众环保水平和所在栖息地的环境,都是影响黑颈鹤保护的因素。只有清楚地了解这些信息,才能形成完备的计划方案,因此,地面路线调查的…  相似文献   

19.
缘于遗鸥,我们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对栖居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湖泊群的水禽群落开始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监测。20余年的时光,我们目睹了那片区域内湿地生境的变迁和水禽群落的兴衰,并注意到人为干预对湿地分布格局和水禽柄息牛境质量产生的或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资料》     
遗鸥(Larus relictus):迟至1971年才被确认为独立鸟种,体型较家鸽略大。全身羽色洁白,繁殖期头部黑色,眼上下各具一小块半月型白斑,嘴和脚紫红色。主要繁殖于前苏联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湖、外贝加尔地区的托瑞湖区,蒙古国西部中央戈壁的某些沙漠咸水湖泊,及我国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迁徙季节在我国渤海湾有过记录,该种的主要越冬地至今未被知晓,仅在朝鲜半岛、香港、越南北部等地有过零星个体的越冬记录。遗鸥被视为全球性受威胁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