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消落带是因水库调度等原因而形成的特殊区域,不仅具有水生生态系统,而且还具有陆生生态系统,是水陆之间的交错带.因水位的周期性变化,消落带原有植被死亡,坡面裸露,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根据青狮潭水库消落带现状,通过分析得出生态脆弱性响应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响应指标进行运算排序,得出影响消落带脆弱性的主要因子是种群复杂度和植被覆盖率问题,消落带生态修复应以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和植物修复为主.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干流梯级水电开发形成大面积的水库消落带,该区土壤侵蚀极其严重,对水库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文章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遥感影像判识、野外调查及侵蚀针技术等,查明澜沧江流域规模最大的糯扎渡水库消落带空间分布特征和土壤侵蚀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 结果表明:①糯扎渡水库消落带总面积129.95 km2,其中干流57.29 km2、支流72.66 km2;消落带面积随高程的降低逐渐减小;不同坡度消落带面积分布不均,15°~25°坡度上分布最广,大于35°的急陡边坡分布最少. ②糯扎渡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营力多样,最常见的侵蚀形式为涌浪侵蚀和崩塌,涌浪侵蚀是消落带特有的水力侵蚀形式. ③糯扎渡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异常强烈. 2016—2018年干流消落带平均土壤侵蚀速率38.50 mm/a,而库湾平均土壤侵蚀速率17.00 mm/a,干流消落带土壤侵蚀速率是库湾的2.30倍. ④消落带坡度、植被和土壤水分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显著. 坡度与消落带年均侵蚀深度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植被可以减缓消落带土壤侵蚀;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抗剪强度随之降低,土壤侵蚀加剧.    相似文献   

3.
华南地区水库众多,消落带开阔,广泛分布有易侵蚀性红壤,在水库波浪和台风暴雨作用下,土壤侵蚀严重。以高州水库为例,波浪侵蚀使凸坡植被土壤全部流失,立坡侵蚀使凹坡不断缩陷甚至发生崩岗,径流又进一步侵蚀裸露坡面和周边沟谷。结果,消落带水土资源环境恶劣,植被凋亡,生态功能尽失。为此,提出“桩-土-植被一体化”梯度治理方案:采用轻小群排桩护岸,截排水沟组织排水,阻隔波浪和径流侵蚀;抽取库尾淤泥回填桩后坡面形成梯级平台;种植和抚育适应周期性浸晒两栖乡土植物。方案具有适应地形、施工便捷、维护简易、清库扩容、护岸固土、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等经济实用高效的综合治理效果,预期可以在华南地区其它水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青狮潭水库作为漓江的源区之一,肩负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走访法、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在对青狮潭水库进行生态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其生态服务价值为54 913.707万元。同时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和机会成本确定漓江流域补偿标准的上限、下限及参考值。经计算得出青狮潭水库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是6 127.214元/(年·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补偿的方式、手段等建议,为促进桂林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持漓江生态需水量的稳定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与缓冲带,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三峡库区大面积消落带及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库的正常运行、水环境质量和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内桑树耐反季节水淹特性的观察分析,论证了在库区发展蚕桑生态经济的可行性、发展潜力以及发展模式,为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环境整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减轻城市湿地公园的消落带生态退化问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功能退化等),探求高效的生态修复策略。以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消落带的共性生态环境问题及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景观生态修复策略:1)在广泛调查地域性消落带植物种类及其群落组成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公园环境的湿生植物种类;2)适度调整消落带的护坡和护岸结构,以自然式护岸为主;3)以乡土的湿生植物为主,建议配植适生植物群落,修复受损的消落带生境,形成特色护岸景观。研究城市湿地公园消落带的植物景观生态修复,有利于实现消落带生境修复、景观游憩、水体净化、减污增汇等生态效益,以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消落带景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库区消落带的特点和生态恢复的目标,以恢复生态学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为指导,对隔河岩库区消落带进行了生态恢复,实践结果表明示范地的生态恢复模式能够恢复隔河岩库区消落带的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改善库区生态环境,为日后三峡库区其他相关消落带的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下游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大梯级电站建成蓄水运行,在库区形成大面积水库消落带(Water Level Fluctuating Zone,WLFZ),明确该消落带空间分布特征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金沙江下游4个梯级水库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基于12.5 m的AlosDEM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水文和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野外详查,对4个库区不同县域、高程、坡度和干支流的消落带总面积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①四大梯级水库消落带总表面积231.02 km2,投影面积为202.88 km2,其中干流表面积142.12 km2,支流表面积88.90 km2;白鹤滩、溪洛渡、乌东德和向家坝4个库区消落带表面积分别为96.62、65.60、56.29 km2和12.51 km2;②消落带的分布共涉及云南省和四川省7个州(市)、22个县(区),其中巧家县消落带面积占比最大;③在海拔梯度上,乌东德水库消落带表面积呈现随海拔增高而增长的趋势,白鹤滩与溪洛渡水库消落带在不同水位高程面积分布均匀;④乌东德、白鹤滩和向家坝水库不同坡度的消落带表面积分布均随坡度增加而减少,溪洛渡水库消落带主要分布在坡度15°~35°;4个库区坡度<15°的平缓坡消落带表面积最大(76.68 km2),约占总面积的33%.  相似文献   

9.
红枫湖水库消落带植物物种组成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枫湖土质缓坡消落带、岩质岸坡消落带和河口型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共统计105种草本植物,隶属42科92属,菊科和禾本科居多,物种数随着海拔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土质缓坡消落带、岩质岸坡消落带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高程变化呈一定的时空异质性,河口型消落带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沿入湖口至河流上段差异性不显著.消落带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来自于高程梯度造成的水淹强度及不同消落带微生境的差异,可见,消落带植物群落分布受海拔、地形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桂林青狮潭水库给漓江补水的情势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水库补水对漓江下游河道水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典型水文年中自然径流和青狮潭水库补水两种模式下,下游河道关键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水库补水在平水年的影响大于丰水年和枯水年,局部浅水区的变化大,年平均降幅为0.48%,温度增幅平均为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