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反应釜是高分子聚合反应的重要装置,釜内温度直接决定了聚合物的品质,其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大延迟、大惯性及反应机理复杂等特征.由于传统PID控制建立在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基础上,且运行前已设定了其控制参数,对于具有上面特性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将温度偏差及温度偏差变化率的实时变量作为输入、应用模糊控制规则、结合传统PID控制知识及经验、在线自整定实时参数的二维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二维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超调量,减少了调整时间,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熔体温度控制精度是影响聚合物精密成型最终制品质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微注射成型机控制系统为基础,研究了提高微注射成型机温度控制精度的方法。为避免传统的PID控制中产生的超调量,本文通过设定不同控制区域,用逐步逼近控制方法来实现微注射机温度的快速精确控制。通过Matlab对控制方法进行验证,表明将传统PID与逐步逼近法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实现微注射机温度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可以提高至±0.5°之内。  相似文献   

3.
从控制精度、稳定性、抗干扰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对比了用PID和双金属片温度控制的太阳能干燥装置的控制差异,分别进行了实际测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ID智能控制的平均控温误差是1.8℃,温度波动为1.3%;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动作温度)的平均控温误差为8.0℃,温度波动为39.5%。PID控制的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但成本高,适用于精确控制;双金属片控制简单价廉,适用于控温精度要求低的场合。  相似文献   

4.
张智 《科技信息》2011,(23):I0134-I0134,I0095
本文完成了以反应釜为对象的单片机温度控制和搅拌速度控制系统的硬件开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基本实现了对聚合反应釜温度和搅拌速度的自动控制。在对检测到的温度和搅拌速度数据信息处理后,能自动调理到生产所需状态,从而最优避障,实现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电阻炉温度控制具有大的滞后性、非线性、难以获得准确数学模型的特点。目前热处理炉温度控制系统中常采用的PID控制器难以进一步提高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无法与PC机进行通信,难以实现对热处理数据的管理。基于模糊控制无需精确数学模型和PID控制的良好稳态控制特性,本文选用单片机结合模糊PID控制策略对热处理加热炉进行了控制,减小了系统的调节时间,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惯性大、时变随动,使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无法精确求出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模糊集合理论来设计此类太惯性温度控制系统的思路。并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及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7.
针对恒温水浴中温度控制系统的时滞性、非线性等特点,提出将递阶模糊控制应用于此系统。该方法不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并且解决了多输入系统的控制规则过多的问题。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递阶模糊控制控制精度高、响应快,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都优于常规的模糊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8.
徐杭 《科技信息》2012,(4):121-121
本文根据机械手在工业控制中的显著特点,采用PLC来进行控制,详细论述了控制系统的软件、硬件的实现方法。通过PLC对步进电机进行脉冲控制,可以达到精确的定位,从而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
变论域模糊PID算法在供热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供热系统中二次网供水温度控制具有非线性、时变性、难以精确控制等缺点,结合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采用变论域的思想,提出了变论域模糊PID算法。介绍了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设计及伸缩因子的选择方法。经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使具有响应时间快、稳态精度高,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该算法提高了二次网供水温度的控制精度,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阻炉温控系统模糊控制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的温度特性,针对时滞和不确定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系统方案,该模糊控制器用于电阻炉的温度控制。可在模型未知的情况下,根据被控温度的偏差大小,选取适当的控制算法进行自动调节,使炉温达到给定值,方案结构简单,无需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且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高温熔体粘度测试仪的组成和功能.分析了高温熔体粘度测试仪温度控制系统的特点.为了提高加热速度和温度控制精度,提出了阈值控制策略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在高温炉当前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偏差较大时,为了保护系统和提高加热速度,运用阙值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控制,在高温炉当前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偏差较小时,运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以保证控制精度.仿真研究和试验测试证明,该控制算法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采用工控机与温度模块、PWM输出卡、固态继电器及相关控制电路搭建的计算机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WM方式对执行器件(固态继电器)进行调节,实现了对电阻炉温度的精确控制。根据电阻炉升温单向性、大惯性、纯滞后的特点,改进了PID控制算法,采用分段PID结合积分分离或积分削弱算法的控制方案,实现了对电阻炉温度的大范围的连续调节,满足了复杂热处理工艺对温度的控制精度和控制规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董昭  张玮玮  申佳 《科技资讯》2009,(30):254-254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非线性的控制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实现对它的精确控制。模糊控制不依赖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可根据操作者或专家的经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本文设计模糊控制器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伺服系统不易统一调试且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多路反馈综合控制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MSP430低功耗单片机进行精确PWM信号输出,通过ZigBee技术进行无线通信,利用码盘采样与比较进行数据反馈.结果表明:该设计与直接控制相比,提高了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1 L、1 000 L单层桨和1 000 L双层桨非光气异氰酸酯热解反应釜的流场和温度场,同时研究了N2吹扫对反应釜温度分布和温度变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L、1 000 L单层桨间歇热解反应釜流体经三叶搅拌桨加速后均分为上下两个循环区,上循环区平均温度高于下循环区平均温度;与1 000 L单层桨热解反应釜相比,1 000 L双层桨热解反应釜的双层桨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漩涡,且不同搅拌时间下的温度变化情况与1 000 L单层桨热解反应釜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多层桨的引入对热解反应釜温度变化速率无明显影响;N2通气速率从0增加到600 mL/min,反应釜内的温度变化速率由0.180℃/s增加到0.215℃/s,因此N2的通入增加了热解反应釜内流体的湍动程度,增大了釜内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导致温度变化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碘化反应存在温度控制精度低、物料配比调节难等问题,基于工艺流程分析,采用集散控制技术搭建和利时(Hollys)集散控制系统(DCS)架构,完成动态数据显示和报警瞬时动作等监控功能组态.设计主回路温度定值控制-副回路温度随动控制的串级控制器,克服反应釜锅炉夹套热传导的温度影响.进一步引入和利时比例-积分-微分(HSPID)方法,提出反应釜温度串级控制的HSPID算法,避免微分作用引起的扰动.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衰减比稳定在4:1内,温度控制在68℃允许范围内,且监控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7.
化工领域为保证生产安全,对温度、压强、浓度等工艺指标有严格的要求。连续搅拌反应釜属于典型的化工设备,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和时滞性,传统的建模与控制方法无法满足其精度要求。针对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辨识与预测控制的方法。首先根据模糊划分C均值聚类算法得到模糊隶属度和初始聚类中心,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遗传算法进一步优化连续搅拌反应釜T-S模糊模型的参数。其次,采用自适应机制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T-S模糊模型的后件参数。最后,基于得到的T-S模糊模型,对连续搅拌反应釜进行自适应模糊广义预测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控制措施及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成桥线形和内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要求。影响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精度的因素众多。其中,在施工过程中,温度是影响控制精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方法、对箱形截面的温度场进行了观测,并用观测结果剔除温度对施工控制的影响。同时还还提出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应力监测的一些具体概念,并分析了在监测中应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袁贵栋  李翠英  刘世宁 《科技信息》2013,(9):409-409,373
在化工领域,大量使用着利用热水(油)进行温度控制的化工反应釜系统,一般需要进行加热、保温、冷却过程。反应釜的工艺过程由热水通过环绕其外部的盘管进行加温和保温,反应完成后由冷水通过盘管进行快速降温,目前这种反应釜的温度控制过程一般由工人根据反应过程进行人工操作。利用PLC进行自动温度测量及控制的化工反应釜系统,可以实现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把工人从危险的操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化学反应过程时变、非线性、时滞等特点,将模糊参数自适应PID算法及具有双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算法应用于化学反应釜温度的控制,并进行了软、硬件的设计,通过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