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4月9~12日出现一次影响北疆大范围强降温的寒潮天气过程,同时在奎屯至乌鲁木齐的天山沿线出现了中到大量的降水,根据预报图、地面图、高空图和地面实况图的变化情况,准确的预报了这次天气过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降水及强降温天气实况受西西伯利亚南下强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地区强降温过程的气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三峡地区强降温过程的标准,利用宜昌台1952 ̄1995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统计了历年9月 ̄次年4月强降温过程出现的次数,分析了强降温过程温度状况与年际变化等天气过程的气候规律,分析特别指出:从年代际来看,自80年代起,9月、12月和1月份强降温过程次数明显减少,强冷空气活动少,致使近年来宜昌地区连续出现暖冬天气。  相似文献   

3.
利用天气环流形势和各种物理量场特征,分析了忻州市2012年3月11日出现的强降温天气过程,探讨了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寒潮预报准确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3月9日至11日忻州市大范围的强降温和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横槽转竖并东移后,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是产生强降温天气的必要条件;高空横槽、地面冷锋和蒙古冷高压是寒潮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影响云南各地的强冷空气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云南大部分地区强降温过程次数明显少于我国东部地区,但过程降温日数较多。在云南存在锋面附近的雨雪天气和造成重霜冻的晴好天气两种寒潮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天气对高血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机理。应用TME1880气象环境模拟箱模拟了南京2006年6月19日5时至22日11时高温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天气过程,将24只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包括热浪组、降温组和复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大鼠。把实验组放入模拟箱内,使其受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天气过程影响,分别在模拟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天气过程55、59和75 h时,先后取出热浪组、降温组和复温组监测基本生理指标;并采用断头采血和摘取心尖,测量各组高血压大鼠的热应激因子(HSP60、SOD、s ICSM-1、HIF-1α)、冷应激因子(NE、EPI、ANGⅡ)、血管收缩因子(ET-1、NO)以及心血管的危险因素(TC、TG、HDL-C、LDL-C和Tn-T)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受高温热浪的影响,高血压大鼠的热应激因子除SOD含量明显下降以外其他热应激因子含量均明显增加,冷应激因子均明显下降,血管收缩因子ET-1下降而NO上升,心脑血管危险因素除TG上升以外其余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可导致高血压大鼠热应激因子除SOD上升以外其余均下降,冷应激因子全部上升,血管收缩因子ET-1上升而NO下降,心血管危险因素均上升。通过分析可知,热浪可使得高血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加剧,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使得NE和ANGⅡ含量明显增加,加剧血压升高。受降温的影响Tn-T明显增多,说明突然的强降温冷刺激导致的血管收缩导致了心肌缺血,加上血脂四项的升高使得高血压大鼠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初步探讨了热浪期间突然强降温天气对高血压大鼠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今年早早到来的第一场沙尘暴让北京市民人均拥了“10斤”的沙尘——重吗? 2001年我国沙尘暴大事记 4月7日,内蒙古遭遇当年最强烈的一次沙尘暴袭击,能见度在五百米以下的强沙尘暴遍布自治区九个盟市的大部分地区。 4月8日,宁夏大部分地区遭遇沙尘暴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局部地区最大瞬时风力高达九级。 4月24日,沈阳市遭遇严重扬沙天气,沙尘蔽日,满天昏黄。 4月29日,甘肃省出现强沙尘暴,并出现强降温、降水以及罕见的黑风天气。 5月15日,北京、内蒙古中部偏东以及河北西北地区出现大风扬沙天气,仅北京市区的风力就达到五至六级。  相似文献   

8.
该文运用天气学原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3年9月22~24日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属于两脊一槽型,寒潮爆发前21-22日乌拉尔山高压脊强烈发展,极涡位置偏南,极地冷空气沿着脊前偏北气流不断向新疆冷槽补充,使冷空气在寒潮关键区堆积,为寒潮爆发提供充足的冷源。寒潮天气发生前,巴彦淖尔市处于高空暖脊中,暖平流强,基础温度高。过程发生后,24日凌晨,冷气进入巴彦淖尔市后,云系移出,天空打开,在平流降温+辐射降温的共同作用下,出现强降温,达到了寒潮标准。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2日到5日”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大部发生5-8度的强降温、霜冻天气,本文通过利用MICAPS下发的资料对其产生对物理过程从天气形势及物理量作了成因分析,对晚霜冻发生的气候背景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强冷空气南压产生强降温和降雪天气,降雪使地面温度下降农作物受害,进一步发生晚霜冻。  相似文献   

10.
运用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天气资料,及1979年~2008年逐年初霜冻资料,对造成2009年临汾市初霜冻的原因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出现在临汾蒲县的初霜冻是近30年来最早的一次,它是由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共同引发的一次强降温过程.高空槽中心与极涡打通,将极地冷空气沿偏北气流向南输送,减少了冷空气的沿路损耗,维持冷空气强度;东路冷空气南下,临汾产生回流天气,为其后霜冻的产生做了铺垫.这次初霜冻的出现并无规律可循,近15年来临汾的初霜冻有出现偏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 今春“倒春寒”概况 1、汉中市今年3月12-14日出现了一次明显“倒春寒”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在前期15.6度的情况下猛降到2.6—3.8℃,最大降温幅度达13℃。这三天平川最低气温达到-0.6~0.3℃,山区达到-5~-7℃。伴随这次强降温,各县区还出现了连续两天的中到大雪,积雪厚度大都在2~5厘米。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18-20日石河子强寒潮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639、欧洲、T213数值预报模式的综合应用,分析了"2010.1.18~20"新疆石河子地区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对天气和次天气尺度动力学的描述,表明强寒潮天气是由于新地岛以东的泰米尔半岛强冷空气沿脊前东北气流西南下到西西伯利亚低涡中,迫使低涡呈东北~西南向发展,槽后东北风带进一步加强,与南支上咸海弱槽汇合,造成本次强降温、降雪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3.
崔力  王春玲  王聪  许庆娥 《河南科学》2014,(10):2103-210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平台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濮阳市2013年4月18—20日的大风、强降温、中到大雪、晚霜冻、倒春寒等多种灾害性天气过程,用天气学的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得出:1造成大风和强降温的高空影响系统是中路冷空气南压形成的密集的高空锋区,地面影响系统是强势庞大的冷高压.2由于东北冷涡携带的横槽不断分裂冷空气南下,使气温连续下降,致使地面气温降至0℃左右,出现了晚霜冻害,加之冷高压持续控制,使气温持续偏低,出现了倒春寒天气.3500 hPa和700 hPa的低槽、850 hPa的切变线是产生降水的影响系统,850 hPa的强锋区和地面庞大的冷高压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4500 hPa和700 hPa的中低空西南风急流为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物理量场显示出700 hPa上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对降水贡献较大.5此次过程降温剧烈,850 hPa气温48 h内下降了19℃,700 hPa和850 hPa气温均降至0℃以下,使降水相态由降雨转成降雪.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中旬以来,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一场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席卷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其中云南全省出现了降温和强降水天气,滇东北维持阴冷雨雪、冻雨天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ECWMF客观分析、T639物理量产品资料、FY2E红外云图及数值预报模式的综合应用,分析了"2012.11.8"新疆石河子地区暴雪天气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认为500hpa欧亚范围为两槽一脊型,欧洲、西西伯利亚地区分别为低槽活动区,里、咸海浅脊与其北部极地新地岛高压脊叠加为强阻塞,并东北向伸展东移,迫使西伯利亚到新疆的低涡逆转东南下,新疆石河子地区处于该低涡底部受其分裂短波槽影响,造成强降雪降温天气,冷空气是北方路径,锋区强,降温剧烈,冷中心达-39℃,位于中纬度5060N°,7560N°,7595E°,低涡中心520hpa。低涡走向为东北西南向,东北风带形成,西伯利亚低涡是造成此次暴雪天气的天气尺度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图、ECWMF数值预报分析物理量产品资料、FY2F红外云图及降水数值预报模式的综合应用,分析2018年12月2日新疆石河子地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欧亚范围为两脊一槽型,欧洲、新疆至贝加尔湖地区分别为高压脊区,里海、咸海至西西伯利亚为低涡,石河子地区处于该低涡底部前偏西气流上,由于西西伯利亚低槽主体南下明显,受其影响造成强降雪降温天气,冷空气是西北路径,高空锋区强,降温剧烈,冷中心达-40℃,位于中纬度40~60N°,75~95E°,低槽走向为西南东北向,北风带形成,西伯利亚低槽是造成此次寒潮天气的天气尺度系统。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20日潍坊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部分乡镇出现了冰雹天气,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自动气象站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角度综合诊断分析了该过程,结果表明,该过程具有低层增温、增湿,中高层降温、低湿的特征,弱冷空气南下入侵,造成了较强的系统性辐合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从而产生了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8.
陈莉 《青年科学》2010,(12):62-62
媒体报道称.10月23日至24日甘肃酒泉的强降温和雨雪天气,使酒泉市内125550株树木折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62万元。(10月27日《兰州晨报》)  相似文献   

19.
一句话新闻     
针对近日大部分地区出现的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公安部日前召开视频调度会,要求全力做好冰雪寒潮天气交通管理工作,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交通应急管理措施和安全出行提示事项,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巴州山洪具有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等特点。根据巴州山洪灾害的分布位置结合地形地貌、人类活动分析山洪灾害产生的原因,并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提出山洪防灾治理的思路,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