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武建 《科技资讯》2011,(8):117-117
结合金竹山隧道隧道软弱围岩涌水段的塌方处理,详细阐述了塌方发生过程、塌方原因和塌方处治措施,采用本文措施,最终成功的渡过了坍方段,为该类隧道施工积累了新的技术资料,同时该隧道发生了多次坍方,为软弱围岩涌水段塌方处治提供了可以借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李林海 《科技信息》2010,(10):327-328
本文介绍石院子隧道的塌方情况、塌方处理技术措施及施工。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某公路山岭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为例,结合目前隧道塌方处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种更适合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的施工技术.通过在该山岭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的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满足施工速度、经济效益、可操作性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能保证塌方处理不受塌穴内二次塌方的影响,能有效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武贵东 《科技信息》2011,(8):325-325
本文以东峪隧道塌方为例,分析了隧道塌方原因,包括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隧道结构断面、隧道支护结构、隧道围岩压力以及隧道施工工艺等,介绍了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总结了塌方处理经验,对于相同类型的隧道施工以及塌方事故的预防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育春 《广东科技》2012,21(5):93-95
三岔隧道施工中在掌子面开挖至K8+829处,在掌子面右侧拱肩部位出现一股直径约15cm的黄色泥浆水,成汨状往外喷,每小时涌水量约80m3/h,施工中采取了双液注浆封堵,分段花管排水等措施,施工实践表明该处理方式是成功的,隧道施工安全的通过了涌水段。  相似文献   

6.
黄土隧道施工难度大,围岩几乎无自稳能力,施工中极易造成塌方,文章根据青兰高速直罗隧道黄土段的塌方处理施工经验,总结出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冯蒙 《科技信息》2009,(14):278-279
本文结合南山隧道塌方的实例,介绍了采用锚杆、网、喷砼、护拱、注浆堵水联合处理塌方的方法及施工效果,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处理隧道塌方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隧道施工过程中,经遇自稳性差的软弱破碎地层,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土层、砂卵砾石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或涌水地段时常会遇到小塌方,塌方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会费工费时,造成安全事故、经济损失,进度延误。笔者通过亲身参加石方隧道浅埋偏压段小塌方处理,简要谈一下石方隧道浅埋偏压段小塌方处理过程、方案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以某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施工中频繁发生的塌方事故为案例,就塌方治理费用的构成以及其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塌方治理费用主要由加固围岩为目的的注浆以及支护、衬砌加强引起的综合单价调整等构成;拱架加强和超前支护注浆等是引起综合单价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因素;塌方事故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以本工程为例,塌方治理费用可...  相似文献   

10.
隧道塌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次塌方由于隧道周边岩体破碎、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围岩为全风化性为主,围岩整体性极差;存在明显的地形偏压;加上地下溶洞水的作用,引起上部岩体应力平衡被破坏,导致隧道上部失稳、坍塌。针对上述分析,我部逐步进行初支变形段处理、地表裂缝回填夯实处理,坍方段洞内处理,地表注浆加固处理等措施,成功的处理了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深埋长大隧道施工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往往难以对涌水量进行准确预测.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压水试验和裂隙测量的深埋隧道涌水计算方法.该法采用压水试验附近的裂隙测量对获得的透水率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透水率对地层进行分层,并把每层的透水率作为随机变量处理,拟合透水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并推导出总体渗透系数的概率密度函数.最后,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公式计算出任意涌水量的超越概率,绘制出涌水概率曲线图,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岩溶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岩溶隧道施工突水机理和模式以及岩溶突水围岩破坏模式详细研究,为岩溶隧道施工中的突水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围 《贵州科学》2011,29(1):70-73
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总结分析,就岩溶山区隧道工程施工引起的岩溶突水的类型进行了详细划分.然后重点分析了岩溶突水的基本特征、补给特征、不同填充介质特征以及不同施工阶段特征.最后,根据不同的灾害后果提出了岩溶突水灾害的分级标准,为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比较分析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公路隧道修建中岩溶的超前探测技术,即采用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法、超前水平钻孔、超前炮孔和掌子面地质素描相结合的方法,五种方法缺一不可。最后还提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的防治原则,供类似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依托某大断面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现场实测方法研究了隧道不同埋深条件下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整体围岩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又对隧道在富水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位移与水位高度呈正相关,埋深对水平位移影响较小,但影响范围增大;且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位移将在与破碎带间隔10m左右开始呈“瀑布式”增长;围岩应力随埋深和水位高度呈线性增长,其最大值集中在在拱腰处,最大达到1.34MPa,增长速率受水位高度影响更大;塑性区主要分布在隧道两侧,但随着埋深增加,拱顶也出现少量塑性区,这对拱顶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隧道周围孔隙水压力与埋深和地下水位高度呈正相关。该项研究可为提升大断面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