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种动力学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4):3986-3989
研发低剂量水合物抑制剂部分代替传统热力学水合物抑制剂是目前水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提高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性能,采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马来酸酐合成了聚合物MVP。利用四氢呋喃法研究了MVP的合成条件及对水合物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以乙二醇丁醚为溶剂,双氧水为引发剂时,马来酸酐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质量比为3∶4、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间9 h条件下合成MVP对水合物抑制效果良好。该条件下合成的MVP与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相比对水合物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相同加量下能够承受过冷度较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高3℃;最佳加量为0.7%,该加量下水合物生成温度从-2℃下降到-8.6℃。由于MVP性能受过冷度影响较大,研究发现MVP发挥作用的过冷度不能高于10℃。  相似文献   

2.
报导一种用于渗透蒸发分离乙醇-水溶液的长寿命复合膜,它是通过在不对称多孔镍基片沉积等离子体聚合物薄层而制成的.根据等离子体聚合条件的不同分离膜可以是乙醇优先透过性的或水优先透过性的,其中等离子体聚吡咯烷膜的水分离系数可达3.7,等离子体聚(N-乙烯基比咯烷酮+甲烷)的乙醇分离系数可达2.7基于多孔镍基片在溶剂中的结构稳定性和等离子体聚合物的交联网络,这种复合分离膜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抗溶剂,长寿命的渗透蒸发膜。  相似文献   

3.
β-甲壳素是由鱿鱼软骨中提取的,其晶型结构区别于α-型。在LiCl/N-甲基吡咯烷酮和NaOH/尿素这两种溶剂体系中,β-甲壳素都表现出比α-甲壳素更好的溶解性能。通过对于LiCl/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做不同浓度的流变曲线,可以看出β-甲壳素的LiCl/N-甲基吡咯烷酮为假塑性流体,可纺性良好。通过红外图谱分析,LiCl/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溶解的甲壳素未发生晶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酮肟钾盐与18-冠醚-6在有机溶剂中的配位反应过程,从而阐明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配方消毒性能的内在联系,采用电导法研究了25℃条件下2,3-丁二酮单肟钾(KBDO)和丙酮肟钾盐(K-DMKO)与18-冠醚-6分别在四乙二醇二甲醚、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和乙腈中的配位反应,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四种溶剂中,KBD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分布为:乙醇>四乙二醇二甲醚>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K-DMK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顺序为: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四乙二醇二甲醚。2种配合物在4种不同主溶剂中形成的消毒剂配方,对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的消毒反应动力学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酮肟盐消毒剂配方消毒速率不仅与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大小有关,还与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关,是以上两种主要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N-乙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EP-CaCl2)溶剂体系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工艺进行探索,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聚合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MP-CaCl2)溶剂体系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提高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并相对延长了反应时间、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的比浓对数黏度,PPT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提高了40%.PVP水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VP不是酸吸收剂,溶剂体系中加入PVP不影响PPTA的化学结构.对PPTA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知,在NEP-CaCl2、NMPCaCl2和NMP-CaCl2添加PVP的3种溶剂体系中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PVP在聚合过程中并非起催化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PPTA缩聚反应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科研成果"2-乙烯基吡啶的常温RAFT聚合"设计成高分子化学综合性实验。以2-乙烯基吡啶为聚合单体,以S-十二烷基-S’-(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DDMAT)为链转移剂,不添加还原性引发剂,仅加入氧化性中温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进行RAFT聚合。结果表明,设计的2-乙烯基吡啶的RAFT聚合实验,可在常温下进行,操作简便,制得的聚2-乙烯基吡啶结构可控,分子量分布窄(PDI1.20)。从促进学生掌握聚合物合成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和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魏茂全 《潍坊学院学报》2006,6(6):109-110,113
合成了配体2-乙酰基萘酚缩-1,6-己二胺及其与Mg(Ⅱ)形成的配合物,分别在固态、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及甲醇溶液中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并讨论了溶剂效应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验以溴乙烷和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了离子液体中间体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优化了合成条件,即在室温下,回流2 h。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了化学结构的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考察了不同溶剂对离子液体中间体的影响,溶剂的极性和酸碱性对离子液体中间体的紫外光谱均有影响。考察了离子液体中间体在常用溶剂中的溶解性,得出EMIMBr在水、乙醇、甲醇、乙酸、乙腈、丙酮等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性;在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环己烷溶剂中不溶或难溶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为起始原料,与丙二酸二乙酯在135℃下搅拌反应,合成α,-β不饱和酯(1),收率为95.0%;然后与苯肼常温反应得到中间体N-取代苯肼(Ⅱ),产率达98.9%;(Ⅱ)在碱性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回流反应4小时即得到目标产物:1-苯基-4-乙氧羰基-5-羟基吡唑,经提纯后,收率为75.0%,总收率为70.5%;经红外、核磁等谱学方法鉴定了目标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芳醛、丙二腈和N-芳甲基-5,5-二甲基环己-2-烯酮为原料,在冰醋酸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N-芳甲基-2-氨基-3-氰基-1,4,5,6,7,8-六氢喹啉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后处理方便等优点.所有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表征确证.  相似文献   

1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钛酸丁酯为先驱物,乙醇为溶剂,醋酸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粉体纳米二氧化钛.综合考虑水,醋酸,乙醇,温度以及滴加方式对钛酸丁酯水解的影响,并结合纳米二氧化钛样品光催化试验、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的结果,找出制备二氧化钛的最优配比和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环戊二烯基羰基铁衍生物[C_5H_5Fe(CO)_2CH_2COOR]的质谱表明该衍生物可以从两条途径碎裂,最后降解为裸露的铁正离子(Fe~+),且C_5H_5Fe~+离子还可以脱去C_2H_5形成C_3H_3Fe~+离子。从铁配位化合物的质谱中观察到的足够亚稳离子确立了从分子离子到裸露的铁离子的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298.15K测定了甲醇—水—LiCl,乙醇—水—LiCl,丙酮—水—LiCl,丙酮—水—K_2CO_3四个体系在盐的物质之量分数保持在0.005左右时,不同溶剂组成的饱和蒸气压。数据首先用Barker法进行了关联,然后以盐在醇—水体系中非优先溶剂化的观点处理下,计算了各体系盐的溶剂化数。最后计算出溶剂组分自含盐体系转移到对应的不含盐的二元系过程中的自由能变化ΔGti,以此来作该溶剂盐析盐溶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生物滴滤法去除硫化氢与苯乙酸混合废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填充ZX03型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处理H2S与C6H5CH2COOH的混合制药废气。主要考察了不同进气浓度比例下H2S与C6H5CH2 COOH的去除效率,不同流量下的压力损失及气体停留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2S与C6H5CH2COOH进气浓度比例的提高,H2S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5%以上,C6H5CH2 COOH的去除率逐渐下降。当H2S与C6H5CH2COOH的进气质量浓度分别为P(H2S)〈400mg/m^3与ρ(C6H5CH2COOH)〈800mg/m^3,其最佳气体停留时间为30s。该生物滴滤塔压力损失小,无堵塞现象,可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配合物3([2,6-R2-C6H3N=C(CH3)C5H3N(CH3)C=N(3,5-R2)C6H2-CH2-(3,5-R2)C6H2N=C(CH3)C5H3N(CH3)C=N(2,6-R2)C6H3][FeCl2]2(R=i-C3H7)).经甲基铝氧烷(MAO)或三乙基铝(AlEt3)活化,配合物3对乙烯聚合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宽/双峰聚乙烯,且聚乙烯中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占优势.此外,所得聚乙烯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结晶度.13C NMR核磁共振表征显示,所得聚合物为线性聚乙烯.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ClO_4)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液相的检光率,结果表明有了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4La(ClO_4)_3·3(18C6)·12H_2O·9C_2H_5OH;La(ClO_4)_3·18C6·3H_2O·2C_2H_sOH和La(ClO_4)_3·2(18C6)·3H_2O·C_2H_5OH)生成。分离制备了两种配合物,经化学分析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a(ClO_4)_3·18C6·3H_2O与La(ClO_4)_3·2(18C6)·3H_2O;用IR,TG,DTG及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S-苄基二硫代肼基甲酸酯(H_2NNHCSSCH_2C_6H_5)衍生出的两种希夫碱——邻氯苯甲醛希夫碱O—CIC_6H_4CHNNHC(S)SCH_2C_6H_5和亚苄基丙酮希夫碱C_6H_5CHCHC(CH_3)NNHC(S)SCH_2C_6H_5为配体,合成了与镍和铜的四种新的螯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化学分析以及电导,磁性、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Ni(Ⅱ)与上述两种配体形成具有[NiA_2]和[NiB_2]形式的反磁性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其中配体为单价双齿阴离子配体。Cu(Ⅱ)与邻氯苯甲醛希夫碱形成反磁性的Cu(Ⅰ)配合物[Cu(HA)A]。Cu(Ⅱ)与亚苄基丙酮希夫碱形成室温下磁矩为1.44B.M.的双核配合物[Cu_2Cl_2B_2],其中每个Cl桥与两个Cu(Ⅱ)相连,每个Cu(Ⅱ)具有平面正方形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从S-苄基二硫代时基甲酸酯(H_2NNHCSSCH_2C_6H_5)衍生出的两种希夫碱——邻氯苯甲醛希夫碱O—CIC_6H_4CHNNHC(S)SCH_2C_6H_5和亚苄基丙酮希夫碱C_6H_5CHCHC(CH_3)NNHC(S)SCH_2C_6H_5为配体,合成了与镍和铜的四种新的螯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化学分析以及电导,磁性、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Ni(Ⅱ)与上述两种配体形成具有[NiA_2]和[NiB_2]形式的反磁性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其中配体为单价双齿阴离子配体。Cu(Ⅱ)与邻氯苯甲醛希夫碱形成反磁性的Cu(Ⅰ)配合物[Cu(HA)A]。Cu(Ⅱ)与亚苄基丙酮希夫碱形成室温下磁矩为1.44B.M.的双核配合物[Cu_2Cl_2B_2],其中每个Cl桥与两个Cu(Ⅱ)相连,每个Cu(Ⅱ)具有平面正方形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同步辐射(SR)和分子束质谱(MBMS)研究了两种含氮燃料(吡咯和吡啶)分别在贫燃和富燃条件下的4个低压预混火焰.通过测量光电离质谱和扫描光电离效率谱(PIE),鉴别了火焰中的燃烧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在富燃火焰中容易产生乙炔(C2H2),而在贫燃火焰中则更容易形成一氧化氮(NO)/甲醛(HCHO).在4个火焰中同时观察到了HCN、C2H4、C3H4、C2H2O、HNCO、C3HN、C3H3N、C3H5N、C4H3N和C6H6等稳定中间体以及CH3、C3H3和C2H2N等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