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红素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阐述了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并从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出发,说明从血液中提取血红素的原理,即利用变性因素使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变性,使血红素上与珠蛋白结合的化学键发生断裂,从而使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分离;或利用各种蛋白酶在其适当pH和温度条件下将血红蛋白上的珠蛋白水解,对酶解液的上清或沉淀进行相关处理,获得血红素.本文还对血红素提取的新老工艺以及改进方法均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由抗坏血酸(维生素C)和血红素加氧酶系引起血红素降解的比较研究结果.由抗坏血酸引起的血红素降解是非特异性的,产物是胆绿素异构体的混合物;而血红素加氧酶系引起血红素的降解是立体特异性的,产物是专一性的胆绿素Ⅸ_α.  相似文献   

3.
CMC-血红素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以猪血为原料 ,借羧甲基纤维素 (Carboxymethyl cellutose,CMC)的吸附作用制备 CMC-血红素方法步骤 .结果表明 ,CMC用量及提取 p H值与血红素铁回收率存在一定关系 .选择适当的 CMC用量与 p H条件 ,可获得较理想的 CMC-血红素得率 .与其它提取方法相比 ,本法简便、经济、无毒 .  相似文献   

4.
痕量血红素的化学发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检测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血红素加氧酶、胆绿素还原酶及三者混合物催化血红素降解的产物.发现由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血红素加氧酶的联合活性使血红素氧化降解产生专一性的胆绿素Ⅸ_α.然后,这种胆色素又被胆绿素还原酶催化还原成胆红素Ⅸ_α,利用Sepharose-4B柱亲和层析,进一步证明上述三种酶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酶的三元复合物.这种复合物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产生原来的三种酶,浓度近似于等摩尔比.  相似文献   

6.
7.
以氯化血红素为原料, 经间苯二酚还原, 合成了次氯血红素. 采用多次重结晶方法, 使所得的次氯血红素质量分数大于95%, 收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8.
新法制备血红素及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红素是非常有价值的生化产品.在食品工业中,可代替人工合成色素及致癌的发色剂——亚硝酸盐.在医药行业中,血红素可用于制备抗癌药物.在临床上,血红素可用作补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症,易被人体直接吸收,可取代目前常用的其它补铁剂,  相似文献   

9.
血红素是从各种动物的血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十分贵重的生化药品,是制备抗癌药物血卟啉衍的主要原料。目前,市场售价在每公斤1.5万元以上,且供不应求。这里介绍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从猪血中提取血红素的技术。按照这种技术,据实验,一般说来,每300公斤猪血可以提取精品一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血红素铁的生物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氯化血红素催化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血红素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对H2O24AAPC6H5OH显色反应的催化活性.拟定的光度法可准确地测定0~6mg·L-1H2O2的含量,对样品进行分析,平均回收率为1017%.  相似文献   

12.
将氯化血红素接祓到苎麻纤维上,通过实验分析氯化血红素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从而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氯化血红紊质量浓度为1 g/L,焙烘温度为130~140℃,焙烘时间为3~4 min,是较佳的反应条件.对接枝前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氯化血红素在纤维表面的附着接枝和纤维内部结晶度降低形成的存留.  相似文献   

13.
酶解牛血制取亚铁血红素肽,并于酶解底物及产物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亚铁保护剂,考察其对产物亚铁血红素肽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型保护剂的性能明显优于单一型。与空白组相比,酶解底物添加2∶1(抗氧化剂/还原剂质量比)的复合型保护剂可使亚铁含量提高24.5%;酶解产物中添加复合型保护剂后(2∶1),亚铁含量可提高37.7%。  相似文献   

14.
详细报导了一种氯化血红素脱铁的TBP萃取新方法,在萃取时间1h,萃取剂TBP加入量为Fe量的10-20倍,盐酸加入量为硫酸体积的1/3,稀释剂选用非极性的苯和萃取温度40℃等条件下,氯化血红素的脱铁率和血卟啉及血卟啉衍生物的纯度分别达到了99.82%和97.85%.采用此方法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5.
16.
以氯化血红素为原料,合成了2种氯化血红素衍生物,用元素分析和FABMS,IR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它们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氯化血红素分子的轴向配位基以及卟啉环骨架平面的2个乙烯基团的改变均对催化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含血红素的过氧化物酶作为超分子受体在信生催化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动态分光光度分析法研究血红素蛋白质作为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和其在胶束中的类酶活性。通过对催化过程及反应活性中间体的分子吸收光谱研究,发现血红蛋白催化活性怀氢供体底物邻苯二胺浓度之间遵从米氏方程,并获得牛血红蛋白、血红素及其血红素的环糊精衍生物作为生物催化试剂所具有的类酶特征常数。  相似文献   

18.
施德恒 《今日科技》1989,(10):14-15
本文与笔者在本刊第五期上发表的“从猪血中提取血红素技术”一文相比,方法更为简便、快速,而且避免了价格昂贵的冰醋酸的使用。因此,此法更适用于乡镇小企业及个体户。一、生产原理脊椎动物的血液(如猪、牛、羊等的血液)可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约占全血容积的45%,血细胞中的主要成份是红细胞,红细胞中除含65%的水份外,主要成份是血红蛋白(约32%)。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复合而成的。由于血红蛋白很容易纯化,而血色素和珠蛋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法提取氯化血红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报导了氯化血红素提取新方法.在20%的加水量,超声溶血10min和提取15min的条件下,氯化血红素的纯度和收率分别达到了96%和90%.采用此方法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而且还避免了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氯仿和吡绽等物质.  相似文献   

20.
用Nafion修饰电极测定血红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