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愿意加入“1+1”志愿者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已所能,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更多的人一起“共享健康,分享未来”,为建设一个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三生“爱心1+1”志愿者誓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府院争雄总统辞职社会名流面对公堂往往构成魅力独特的社会新闻。然而,巴基斯坦政府总理纳瓦兹·谢里夫11月17日在伊斯兰堡最高法院的露面,其轰动效应已远远超出了社会新闻的界定,因为他不仅是巴基斯坦第一位因“蔑视法庭”在最高法院受审的现职总理,而且“11·17”事件是巴各方政治势力围绕国家体制去向而  相似文献   

3.
“梦”与“花”,分别是顾城和海子诗歌文本中重要的意象。在“梦”的世界里,在“花”的掩映中,深藏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渴望。顾城在他的“梦境”中表达了对“未来”和“远方”的追寻,而海子诗歌的“花朵”开放在“返乡”的路途,“回望”和“留守”是他的精神姿态。顾城用“梦”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海子则用“花”营造了一个“神性世界”,他们诗歌的书写方式就是他们生命的书写方式。“梦”与“花”,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语境分别构成一种“对抗”和“超越”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冲击波”是20世纪末出现的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河北的“三驾马车”的作品是其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都客观真实地描绘社会现实、作家也亲身去体验和观察社会,并且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充分显示了“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现实精神。  相似文献   

5.
汪淏的小说里,差不多都有一个与作家本人经历极其相似或在性格上极其相近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人物的共同的性格全都是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虽然极力想为社会做些事情却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所遵循的精神是与现实完全不能相容的。汪淏小说中的所有矛盾冲突都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具有着共同身份的知识者和广大的市民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关系而展开的。而且其中的对立主要在于他们各自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互不相容。小说主人公们大都以精神上的追求高于一切,甚至可以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顾一切,不惜一切。汪淏理想的小说就是所谓诗意的小说,而他所追求的诗意的小说,又是以“语言”为根本要素,以“叙述”为根本技巧,以“故事性”为核心构成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6.
胡文学的小说《挂呀么挂红灯》从用词、歌曲《挂红灯》出场的意境、主人公借钱花钱还钱的行为等几个方面着手,建构了小说中“游”的意境,展示了小说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游”的精神。这种精神与现代契约社会有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马宇宏 《科技智囊》2011,(12):I0010-I0015
在物质和精神充斥的人类社会中,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若要大众接受,除了自身的“货真价实”、“物美价廉”之外,营销必不可少。有一点不容忽略的是在营销过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配和左右市场竞争,这种力量来自于市场的客观环境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老子》中的“自然”范畴指一种状态,一种自本自根自成的状态。天地万物全体的自然就是“道”,这种本然状态就是“道”的根本属性。而这种状态却是言说不尽的,故老子的态度是“希言自然”。究其实,自然状态是万物内在目的和内在超越性在自由状态下的实现,这种万物内在的自发性是“道”所蕴含的特有精神,也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学生正处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善于接受知识,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他们善良纯朴,模仿力强,极易受英雄模范人物的正直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激发起自己内心的高尚情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的。同时我们也确实看到,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教育的不当,使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识别、抵制社会不良反气的能力较差,易受不良现象的迷惑和感染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有些中学生认为“尽情享受,吃喝玩乐”这样的一生才算有价值有意义.许多中学生对社会理想和人生意义的理解都带有追求个人前途的色彩,他们既要名又要利,既讲奉献又要索取,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索取多于奉献。另一项对上海市4000余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处理公私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上,主张“公私兼顾,既利己又利人”的占863y0,赞成“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令人利人”的仅占8%.他们对不正之风缺乏原则态度。如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有权,也会这样干的”,“不正之风是丑恶的,但如果是我的亲朋好友,我也会支持他们的.”此外,在文化价...  相似文献   

10.
王岩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121-122
“团风”精神是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志存高远、立志成才的宝贵精神财富和资源优势,具有“爱国、敬业、奉献”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形势下,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团风”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发挥其在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资源优势,关键在于对深化学“团风”活动有效途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农业大学发扬优良传统,几代师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近农民,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坚持“太行山道路”,弘扬“太行山精神”,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追求兴校、育人、富民目标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李秀成的“保民为乐”与洪仁玕的“革故鼎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后世两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即李秀成的“保民为乐”思想和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保民为乐”提倡尊重他人的人生价值和人格,是一种人道精神、人本精神;“革故鼎新”建立在对近代社会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仿效“西法”,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精神。李秀成和洪仁开是同时代的人物,但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李秀成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改朝换代”的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不可能将中国推向富强。洪仁开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提出了《资政新篇》;从太平天国本身说,《资政新篇》没有得到实施,但是,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整体来观察,其所规划的各种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大多数得到实践。但《资政新篇》过分强调“法制”,丢掉了“伦理道德”。李秀戍的“保民为乐”思想弥补了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两者都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13.
长征是中国人民为之惊叹的壮举.我们子孙后辈,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祖国腾飞的今天,我们更是要发扬长征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为祖国的建设多做奉献.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要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全面贯彻新课改精神,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利用国庆节假期在高一全体学生中开展一次“安仁历史遗存调查”活动。这次活动效果之好、收获之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诗人。毛泽东"长征诗"是其创作的第一首七言律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被国内外媒体所披露的作品。"长征诗"是毛泽东对火热战争生活的一种诗性解读,艺术地概括了长征这一艰苦卓越、影响深远的历史壮举。它的问世、公开发表与传播过程较为复杂,且与时代结合紧密。"长征诗"所折射出的生命姿态和精神张力远远超出了其文本意义,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闪烁着永恒的魅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16.
在俄罗斯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有两种人一直为俄罗斯人所景仰和效法。一类是“苦修士”,另一类是“维吉亚斯”——勇士。前者是以对东正教的虔诚和奉献为准则,清心寡欲,隔世潜修;而后者则以勇猛、威武、奋战、牺牲为人生最高境界,张扬国威,拓展疆土……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但“维吉亚斯”精神却绵延不绝。为此,本文作者踏上了寻访当今俄罗斯“维吉亚斯”的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7.
付俊 《奇闻怪事》2007,(12):5-6
“原生态”即物质的初始形态。教育的“原生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自由释放个体精神及生命活力。少年儿童的发展是在自由和依赖这种生态性的互动中从天然的自由本真状态发展到在社会中存在的自然状态,每个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是我们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遵义科技》2009,37(5):28-30
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科技惠农”的发展理念,传承“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敬业爱所”的农科精神,以“科研开发为动力、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对知识“碎片”的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碎片”,并分析了其表现形式:校园知识“碎片”、社会知识“碎片”和网络知识“碎片”。为了帮助独立学院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碎片”,本文构建了第一校园、社会课堂校园和网络校园等三个校园平台。学生通过第一校园的课堂、宿舍、社团组织,第二校园的家庭、企业和政府,第三校园的互联网、手机网和电视网,他们能够获得对其终身有用的各类知识“碎片”。  相似文献   

20.
“疯癫”作为一种叙述对象或是编码进文本效应写作意图的叙事策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长廊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知识谱系学,如“疯癫”的形象谱系、“疯癫叙事”所阐发的各种形式效应及其衍生的审美内涵等。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叙事学的意义之外,“疯癫”作为一种与理性相互映衬的精神姿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文本中也建构起了自己的话语体系,书写着自己的疯癫“精神史”。因而,探究嵌入于文本长河的“疯癫”精神链有助于明晰疯癫的文学书写所承载的文化内蕴与社会政治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