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文化转向"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文化地位得以确认。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从《爱玛》的两个中译本出发,可以窥测出译者主体意识对译文风格的影响,并可以得出承认和强调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译者主体性和翻译策略——比较《爱玛》的两个中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主体性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而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来比较刘重德和孙致礼的翻译策略,并对两个《爱玛》的中译本进行对比,可进一步说明译者主体性对选择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爱玛》的两个中译本出发,可以窥测出译者主体意识对译文风格的影响,并可以得出承认和强调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容易忽略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本文试从哲学阐释学理论出发,探讨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以关注和审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将性别引入翻译研究领域拓宽了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范围,给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注入了新鲜活力。本文选取女性译者祝庆英和男性译者黄源深的《简·爱》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发现女性主义译者和非女性主义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以及语言特色方面的不同之处,并以此来探讨翻译过程中女性主义译者和非女性主义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相似文献   

7.
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文化因素的影响、译者的价值观和对目的语的把握能力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受译者主体性的直接影响,这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和审美再创作的过程中。赵元任先生选择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作品的偏好,这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偏好影响其对译本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赵元任充分发挥了其主体创造性,再现了原文中诗歌、文字游戏等的语言美、形式美,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主导。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其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再现原作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2018-2021年郝玉青和张菁合译的《射雕英雄传》四卷英译本的出版,是近些年来中国武侠小说外译的初步成功,离不开两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文章从接受美学视角,以《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全四卷)为例,对武侠小说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展开研究,以期为未来武侠小说的翻译提供借鉴,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发现:译者具有原文读者与译文作者双重身份;作为原文读者,译者主体性体现在对原文的选择与理解上;作为译文作者,译者主要从结构、语言与文化三方面观照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合理应对召唤结构,积极发挥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翻译活动的执行者,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日渐凸显。现代阐释学对当代翻译理论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实践会对源文本和译文本带来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对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给予更合理的诠释,《浮生六记》林译本便是明证。该译本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于信赖会积极主动地对文本做出‘选择;同时,为了实现对源语更准确、全面的释义,译者会自觉地采用侵入、吸收和补偿的方式来阐释源文本。  相似文献   

10.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以林语堂先生翻译的《幽梦影》英译本为分析文本,以语篇分析为基础,从原文分析、翻译策略的制定、译文分析三个方面,运用翻译规范理论,深入分析译者在古文翻译过程中的决策行为及受制机制,以期探讨该研究对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理论研究中,译者的身份历来受到翻译理论家们的忽视.20世纪后期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就译者的身份作一历史回顾.探讨译者在翻译发展中的身份变化和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支持了翻译主体研究的学术“合法性”。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评价甚低反映了翻译主体研究的薄弱。对于“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文章从这一问题出发阐明了作者对此问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的同时,还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评价。表达主观性的手段则谓之主观化。它分布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当中,其中词汇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4.
假释作为对确有悔改并无再犯之虞的犯罪分子附条件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现已为世界各国刑事立法所采纳。运用比较的方法 ,结合世界各国有关刑事立法的规定 ,从假释的类型、适用条件、监督考察、撤销等方面进行探究 ,以期建立符合国际趋势、适合我国国情的假释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由于恪守三权分立与国家主义的观念,大陆法系国家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否定司法解释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陆法系的司法解释经历了从严格解释到自由解释的发展历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解释权一直是法官固有的传统权力。我国清朝之前,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司法解释。近年来司法解释体制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但我国司法解释的自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三个不同版本酵母基因组数据库的比较,给出了近几年酵母基因组中开阅读框架(ORF)和基因的变化情况;发现短的ORF变化不稳定。并给出造成这种不稳定的可能原因是序列的随机性;给出了TY*类ORF和以其它方式命名的ORF(*类ORF)的特点。对所有*类ORF在2001年和2002年的数据库中不复存在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解释学、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3个方面说明了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中译者主体问题,并认为受这3种文学思潮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经历了确立,再确立,直至张扬的过程。并由此指出后结构主义范式中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基于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探讨了翻译主体性因素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身体体验、认知和再现的过程,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发挥,并强调了体验和认知对译者的制约作用,从而凸显了译者主体性的本质:译者主体性是创造性和受动性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译者主体性这一双重属性,方能更好地理解对译者的隐身和显身这一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两本计算语言学著作进行比较,讨论了计算语言学的定义、方法、理论、资源和应用等基本问题.作者希望本文不但有助于理清这些基本问题,也有益于大学计算语言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各类计算语言学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比较英语和汉语视觉域中的概念隐喻。英语和汉语在视觉域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即从视觉域(属身域)向思维、情感、态度(属心域)投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这反映出不同的语言系统体现了相似的认知过程,人类的隐喻性思维方式具有基于其身体经验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