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季风唐朝     
之所以叫季风,是因为循时而来,再按时而去。亚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并且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具有爆发性的突变过程,因循往复,伴随着季节的变化。对于依靠农牧的唐帝国及周边民族来说,风调则雨顺,意味着天下太平,国力强盛。也因此,帝国的兴衰亦随季风的突变,具有明显的转折。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基础科学》2006,8(1):34-34
Shp2络氨酸磷酸酶在造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儿童白血病患者身上曾发现编码Shp2的基因PTPN11发生显性突变。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徐荣臻研究小组对44个成年白血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尽管这些患者的PTPN11基因没有发生相应突变,但其Shp2表达水平相对于正常造血祖细胞有明显的提高。并发现,Shp2蛋白的数量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正相关而与分化程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突变的数学模型三百年以来,微积分所提供的数学方法圆满地处理了那些连续、平滑的变化过程,但一旦遇到突变问题,飞跃造成的不连续性把系统的行为空间变成不可微的,这使经典数学遇到了困难。有没有可能建立一种关于突变现象的一般性数学理论来描述各种飞跃和不连续过程呢?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约2780万,并以每年3万聋儿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30%的药物性耳聋患者由于存在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高度敏感,导致了生活中常见的“一针致聋”现象。  相似文献   

6.
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字生命是用计算机媒介来创造的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自然生命特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数字生命研究是指那些以计算机为媒介,以计算机程序为生命个体的人工生命研究。数字生命遵循着遗传和进化的规律,从而为深入考察生物的进化现象和复杂生命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手段。数字生命研究为我们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研究可以为自然生命生长发育和进化规律的研究提供计算机模型和网络支持环境。利用这种研究方法,探索人类生殖、遗传、进化的机制,有助于人类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研究和实施,进而有助于解决物种爆炸、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础科学》2012,(4):19-19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它具有转移和侵入临近或更远组织的趋势。肝癌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包括乙肝病毒感染,这在中国是十分普遍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韩泽广研究小组与合作者,对10位乙肝病毒阳性的肝癌患者(这些患者同时具有肝脏门静脉肿瘤转移)进行了外显子测序,以识别这些患者体细胞存在的突变。在331个非沉默突变中经常出现C∶G到A∶T和T∶A到A∶T的颠换。值得注意的是,编码SWI/SNF染色质重构复合体一个部件的ARID1A基因  相似文献   

8.
地学界已经发现气候变化具有多种周期,但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目的仍然无法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气候变化过程中常会出现突变,气候突变是随机出现的不确定事件,是气候变化更深层次的规律,提示突变的规律,比之认识周期性规律更为艰难,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渐变论思维定势的束缚,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气候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8,(5):62-62
本项目为食品应用型开发研究,所属行业为生物工程行业。采用突变育种技术和液体发酵技术,通过对4株酵母菌株:乳酒假丝酵母、乳酸克鲁维酵母、乳糖红酵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马克斯变种进行菌种诱导、选择培养和筛选等,筛选出产酶活力较高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马克斯变种,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射线、化学诱变剂联合突变技术对出发菌株进行突变、筛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并联式结构的消弧线圈,阐述了消弧线圈的整体结构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讨论了其动态调谐原理和工作方式。该消弧线圈具有16档调节功能。电网正常运行时监测系统对地电容变化,对地电容发生变化时精确计算电容电流;接地故障时投入可以精确地补偿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进行全补偿消弧,同时采用突变量选线方法进行故障选线,能够大大提高选线正确率。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证明该装置能够满足现场要求。它的推广将大大提高中压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恶化,造成生物的多样性迅速减少,这使人类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人类又在全力改造自身的营养和医疗水平等生存条件,使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达到了极其优越的程度,从而使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松懈到了极点,导致人类出现了遗传病种类和患的数量剧增,生育能力下降,抗病机能骤减等多种不断退化的现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加剧,却又无法逆转,使人类逐渐走向深渊。据此本作提出了人类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终结的观点,并阐述了通过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改善地球环境、以人工选择代替自然选择等对策,可以防止人类的退化,延缓人类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08,(8):59-59
2003~2005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磁场处理瓜菜种子的分子育种研究”(项目号:022057)于2006年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研究的关键技术是用强电磁场对种子进行辐射,实现“电子剪刀”的作用,使基因断裂、重组和突变。在强电磁辐射瓜菜种子的前期研究中已获得了黄瓜等果蔬的突变体,尤其是连续3年发现第三节以下开花结果的黄瓜突变株(一般是第五节开花结果),而且果形比原种长大,产量分别比对照组增产15%~20%。  相似文献   

13.
创新集群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超国家创新系统等概念比较,阐述创新集群的含义,并把创新集群概念与我国出现的产业集群现象结合起来,提出推动我国创新集群发展的一些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私人基金会及其支持科学事业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旨各异、数目繁多的私人基金会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科学事业是美国社会独有的现象,对美国的科学事业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本文试图考察美国私人基金会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发展现状,分析阐述其支持科学事业的主要特点,进而就相关问题对我国现行科学政策提出一些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5.
认知心理学研究心智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学在探索心智奥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知心理学对人的心智活动过程与机制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对心智现象及其内部过程的细微认知和理解。本文从阐述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沿革入手,揭示认知心理学关于心智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方法,并就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心智问题的研究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4,(9):18-19
正癌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据统计,一个突变细胞生长为恶性肿瘤所经历的时间,平均竟超过30年。而就在不经意间,你一个微小的生活习惯也许就在发挥着防癌或致癌的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提醒,记住饮食防癌"秘诀":粗、淡、烂、素,也许就能防止"癌从口入"。烂——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应煮烂、煮熟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护身体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在19世纪以前,主要研究的是细胞以上水平的生命活动。1897年生物化学诞生之后,开始了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生命之谜的征程。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人们主要弄清了有关能源物质的代谢过程,但对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最主要的生命物质的更新过程,特别是它们的合成缺乏了解。1953年,分子生物学诞生后,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决。生命活动在分子水平上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的活动。因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于最终揭开生命之谜具有决定意义。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系统,分子生物学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本文就其中几个问题发表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者木村资生于1968年提出中性说,对自然选择说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以下三个事实是与自然选择说的解释相反的:(1)存在着中性突变,中性突变能在种内贮存下去;(2)中性突变分子比有利突变分子的突变量大,且进化速度更快;(3)分子的进化速度一定。中性说提出之后,评价的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它“在原则上违反了达尔文主义的核心-自然选择说",是"击中要害"的,又有人说"中性说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有人则干脆断言"不可能有这种既不好又不坏的中性突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思科诉讼案”为契入点,对现代高新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的公共技术标准私有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技术原因、制度原因和社会原因,并且探讨了这一现象对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杨宁 《科学大观园》2014,(16):43-44
<正>演化驱动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多样性。从微生物到金刚鹦鹉,随机的突变和自然选择为生命的无数问题提供了绝妙的、就地取材的解决办法。在数十万年、几千世代的演化中,恐龙的祖先们能够演化成鸟,猿类的祖先们能演化成人。演化也许很漫长,且终究是盲目的,但毫无疑问,它强大得难以置信。我们不难理解为何许多科幻作品会借助演化的概念来塑造其中最有名的角色。如果自然过程能够让蛇体内的消化酶变成一种神经毒素,那为什么不能幻想让演化造出冰人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