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研究抽象群思想的历史演变:从对称性到群、从具体的群到抽象群。同时也探讨了抽象群的具体化问题。这对于结构数学的一般研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医药化学学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追溯了医药化学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代表人物在化学上的重要贡献,分析了他们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的特点,阐明了医药化学在古代化学向近代化学过渡中所起的重要桥梁作用,并通过史实剖析了医药化学学派在近代化学的形成、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广泛而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翔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7-11,17,125
本文分析最近卡特莱特和瑞德分别提出的两个科学抽象理论。论证两个理论的分歧来自于他们对抽象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同理解。这种分歧曾经十分清晰地表现在惠威尔和密尔的争论中。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解决不仅要求我们抛弃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关于抽象的观念,还要求将我们的出发点从理论转向实践。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克斯·米勒(1823-1900)说过:“语言中包含着凝固了的哲学”。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从具体事物上升为抽象哲理。人类的思维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这在人类的语言中留下了许多痕迹。例如,“鼓励”、“刺激”这些抽象名词都是来自具体动作:鼓、刺,尽管现在说话人说到“鼓励”、“鼓舞”时已经很少想到“鼓”,说到“刺激”、“讽刺”、“讥讽”时也很少想到“刺”了。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克斯·米勒(1823-1900)说过:“语言中包含着凝固了的哲学”。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从具体事物上升为抽象哲理。人类的思维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这在人类的语言中留下了许多痕迹。例如,“鼓励”、“刺激”这些抽象名词都是来自具体动作:鼓、刺,尽管现在说话人说到“鼓励”、“鼓舞”时已经很少想到“鼓”,说到“刺激”、“讽刺”、“讥讽”时也很少想到“刺”了。  相似文献   

6.
化学史:从历史的化学到历史中的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化学和历史的关系为轴线,从化学史自身的发展考察了化学史学史,提出化学史经历了历史的化学、化学中的历史、化学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化学四个形态,勾勒了化学史远离而后又冲击并汇入科学史主流的过程,文章亦旁及其他化学编史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类通过化学加深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且创造了数量庞大的新物质。在把化学系统引进中国之时,化学工作者创用了一批化学新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化学新字也在发生改变。文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使用但后来逐渐淡出的一些化学用字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硅、苷、蛋白质等几个专业用词的形成过程,并对其他一些化学用字如酰、醣、肽、镥、锿、镄等的形成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人类通过化学加深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且创造了数量庞大的新物质。在把化学系统引进中国之时,化学工作者创用了一批化学新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化学新字也在发生改变。文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仍有使用但后来逐渐淡出的一些化学用字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硅、苷、蛋白质等几个专业用词的形成过程,并对其他一些化学用字如酰、醣、肽、镥、锿、镄等的形成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化学生物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化学与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化学的工具和方法,包括合成的、结构的和分析的,被用于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民被用来解决化学问题。其主要策略是采用天然的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小分子作为探讨,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探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分子识别和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得到的知识不仅有助于阐明细胞过程的细节和调节机制、增进在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的认识,而且对于创制和发展新颖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MECHEM是一个机器发现系统,它提出了乙烷氢解反应的一个新的化学反应机理。本文介绍了MECHEM内部的算法和启发式,分析了它的人机交互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它在增长化学知识中的作用,为其合法性作了方法论辩护,并讨论了机器参与科学发现的条件,提出确认发现本身已经成为发现过程的一部分,人机交互的方式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郑贞文与我国化学名词统一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贞是我国化学名词统一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就致力于该项工作;国立编译馆成立后,担任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主任,起草的《化学命名原则》是我国名词统一工作的一大成就。统一化学名词的确立,是中西两种化融合的重要表征,为化学的中国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我国化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化学名词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并为汉语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具有深远的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于日本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化学史》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该书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时代性,概括了直到1992年以前的最新研究成果;(2)严谨性,运用文献丰富,以求得出严密结论;(3)辩驳性,注意从不同见解的争论中进行阐述,自然得出结论;(4)社会性,注意把化学发展置于整个社会中考察,揭示深层动因;(5)比较性,注意把中国化学发展置于世界范围考察,体现中国的特点和作用;(6)形象性,运用相当丰富的图片进行叙述,具体、生动;(7)日本视野性,以日本学者特有的角度阐述中国化学发展,具有独到之处。文章还指出了该书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13.
绿色合成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色合成化学不同于环境治理,是通过科学研究发展从源头上不使用产生污染物的化学来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原来不可协调矛盾。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起始原料和试剂的绿色化;(2)反应条件的绿色化(3)产品的绿色化。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绿色化学的主旋律即是合成化学,强调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及选择性,在绿色合成化学方面的研究将推动化学学科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将为化学工业带来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4.
化学理论计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理论和计算研究的重大进展,使整个化学正在经历着一场革命性变化,化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化学理论计算已经成为化学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计算机模拟实际化学体系的微观结构及变化过程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强有力的研究手段.本文对化学理论计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化学革命200周年的纪念,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考察它的意义,作用和影响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2年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防化学的需要,也兼顾了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译名.但是,其根本的动力仍然来自中国化学界内部交流的需要.参加讨论会的45位化学专家都曾留学欧美或日本,代表着国内主要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在这次讨论会上,与会者不仅以投票表决的方式约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议决案,而且发起组织了中国化学会.在讨论会议决案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化学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讨论会不仅是中国化学界的第一次国内集会,也是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化学名词委高分子化学专业组于2006年6月27日召开工作会议,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中关于定义的规定和说明,对定义拟写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若干共识。例如,注重名词定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可以参照IUPAC推荐的定义,但要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避免生硬翻译;对物质名词的定义,可以并行采用语言和结构式进行注释等。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化学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化学界的现状,特别强调了化学与人类安全的关系。提出化学发展的契机和可能 突破口,提出了学科重组的新思路和新世纪化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并强调了原始创新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是恩格斯的名论断之一,我国学 义耳在《怀疑的化学家》中提出了科学的元素定义,从而“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但是,据对原始献的研究,发现波义耳根本就没有提出过什么科学的、近代的元素定义。他根本上怀疑元素的存在,因此,上述见解肯定是错误的。那么,如何理解“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呢?本考察了波义耳的作《怀疑的化学家》和他的机械论哲学(或称微粒哲学)的主要论点,提出:波义耳建立了机械论化学,从而“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的化学有比较雄厚的基础。从历史上看,俄罗斯产生过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布特列洛夫、谢苗诺夫等闻名世界的伟大化学家。他们在化学领域具有重大贡献,特别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至今还对整个人类化学、物理学的发展、对生产实践以及对哲学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上述一些人的工作中理性思维起了一定作用,因而这也促进了前苏联化学家研究化学领域的哲学问题。例如Б.М.凯德洛夫、Н.Н.谢苗诺夫、В.И.库兹涅佐夫和Ю.А.日丹诺夫等均是著名的化学家、化学博士或化学教授。他们都写过一定数量的化学哲学问题的论文或专著,在前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领域和化学哲学领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