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畜禽肉类安全问题频频被媒体曝光.瘦肉精、抗生素、激素在畜禽养殖中的不当使用大大降低了畜禽肉类的安全性.肉类食品质量问题存在于从养殖、屠宰、流通到餐饮消费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问题出现与国内竞争环境恶化、商家过度逐利、高密度和低成本养殖、监管不严和惩处过轻等众多因素有关.重点强调了从餐饮与进口环节把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庄嘉良 《科技信息》2013,(17):91-91
为了提高大型动物肉类食品的安全性,将动物的虹膜识别技术引入食品供应链管理中,构建基于虹膜识别的动物肉类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达到大型动物肉类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及出现安全问题后的个体溯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肉类保水性对水分快速测定的影响与改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肉类中水分存在的形式与肉类水分快速测定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肉类保水特性及畜禽品种、肌肉部位、肌肉温度、pH值、宰后时间等影响肉类保水性的因素,探讨了肉类保水性对水分快速测定准确性与重复性的影响,提出了克服肉类保水性差异影响的多传感器多点观测肉类水分信息融合方法和基准值区别种类、品种方法,为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的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研制的RSY-1肉类水分快速测定仪解决了国内外肉类水分快速测定的技术难题,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遂  张瑞 《创新科技》2002,(12):30-31
<正> 放心肉商机无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肉食品的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猪肉在城乡居民的肉食消费总量中占有65%至75%的比重,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菜篮子"骨干商品。河南省是猪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也是猪肉产品的消费大省。河南省"放心肉"工程的成效,不仅关系到全省城乡居民的食肉安全和身心健康,而且蕴含着极大的商机。据中国肉类协会预测,今后10年,中国肉类消费将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肉类消费持续增长为肉类工业提供了商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无论是猪肉产量或者是猪肉消费量均占肉类总产量的70%以上,猪肉的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它不仅仅是食品的安全问题,现已提升到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的政治高度,不能不引起社会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畜、禽肉影响人类健康的异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类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研究表明肉类的消耗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具有关联性。本文在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外肉制品营养和安全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比较分析了畜肉、禽肉及其加工制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探讨了肉类加工储藏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以及肉制品中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有害元素等对人体健康风险的一致性影响,阐述了肉中脂肪酸含量、N-羟乙酰神经氨酸、血红素铁等物质因肉种类不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差异性影响,分析揭示了培根、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为人们合理搭配畜、禽肉制品,健康、均衡饮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对肉类的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个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世界.其中某些微生物会对肉类造成污染,导致肉类变质.本文将综合论述微生物对肉类的污染源、污染微生物的类型及肉类腐败的实质,污染阐述了控制微生物污染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理论探究了无产品担保、仅原制造商(OEM)实施新品担保、仅经销商实施再制造品担保以及双方均实施担保四种模型下的产品定价、担保水平和成员利润,对比了四种模型的均衡解和利润,并分析了关键参数的影响。当产品担保敏感系数处于中高水平时,从OEM视角,无论经销商是否实施再制造品担保,在旧品返还率低于(高于)相应阈值情况下,OEM选择实施(不实施)新品担保。无论OEM自身是否实施新品担保,仅当旧品返还率较低时其可能希望经销商不实施再制造品担保,否则在其他情况下经销商提供再制造品担保对OEM更有利。从经销商视角,无论其自身是否实施再制造品担保,均希望OEM提供新品担保。系统总体与OEM(或经销商)的个体在担保策略选择方面具有一致性;当产品担保敏感系数较低时,双方均无意愿实施担保。  相似文献   

9.
基于联盟区块链的水产养殖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品作为人体所需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其食品安全一直广受人们关注。以水产养殖品为研究对象,采用GS1—128条形码标准、PBFT共识算法及hyperledger智能合约链码,设计开发了分层次多用户的水产养殖品质量追溯系统,利用Linux环境予以部署实现。系统提供了质量信息上链、追溯查询等功能,有效解决了食品质量信息的不透明和信息可篡改的问题。使消费者能够信任食品信息,同时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快速溯源追责,保障水产养殖品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农产品质量认证推动农业标准化,从源头上改善农产品质量,解决市场信用的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三品一标"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质量监管,简要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监管工作,认证监管工作需要严格审查,严格监管,全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构建肉类食品追溯安全体系,减少肉类安全问题造成的危害,对肉产品加工供应链采用分两段管理模式,在饲养至屠宰阶段采用RFID耳标管理,在屠宰至零售阶段采用一维条码管理。RFID耳标选用M1芯片,无需数据的支持,能独立存储供应链各环节的日志。通过M1卡加密算法的数学计算,当控制码设置为"70FF0869"时,即保证了日志公开透明,又保护了日志不被篡改。试用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在饲养阶段不需要远程通讯的支持,可实时监控屠宰过程,符合中国国情,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艳  邓阳  胡昱清  韩笑 《河南科学》2023,(1):123-128
以深圳市2019—2021年抽检的肉类食品为样本,研究肉类食品安全风险的生成路径及监管优化策略.基于供应链视角,从作业和监控两个层面分析确定了肉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前因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csQCA方法分析确定了肉类食品安全问题的5条组态路径,并归纳分析得到3种肉类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类型,即腊制品过加工型、卤制品生物污染型和生鲜源头风险型.针对3种不同风险类型问题的生成路径,提出监管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重结晶法精制植物甾醇的溶剂选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甲醇酯化、冷却结晶工艺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分离制得的植物甾醇粗品为研究体系,探讨了精制植物甾醇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特性和植物甾醇粗品在不同溶剂中的结晶、分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丙酮和环己酮适宜用作粗植物甾醇重结晶分离提纯的溶剂。该研究为植物甾醇粗品的重结晶法精制过程工业化中溶剂的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信息处理的肉类新鲜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找出一种快速、有效、科学的检测肉类新鲜度的方法,分析了肉类新鲜度检测辨识机理,构建了一套基于电子信息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的智能检测辨识系统.通过对猪肉样本的测试与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实时准确地识别肉类新鲜度.此外,该方法可应用到其他相关检测领域,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肉类新鲜度检测识别机理,构建了一套由气敏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单元、神经网络组成的智能检测辨识系统.通过猪肉样本的测试与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实时准确地识别肉类新鲜度.  相似文献   

16.
假设废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再制造成本,因此再制造商采购的废旧品数量需要超过再制造的需求量,以便从中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废旧品从而降低单位再制造成本。文章在随机需求情况下建立了带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K-T条件求得废旧品采购量和再制造量的最优决策,最后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结论,并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最优决策及目标函数的影响,从而为公司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现状 近年来,我市实施国务院统一部署的“菜篮子工程”,畜牧生产获得了持续、协调的发展。1992年,市区继水产品、家禽、牛羊肉多年放开之后,猪肉、禽蛋供给取消了票证,实行肉类放开供应。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计划的宏观指导下,近年来肉类有效供给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1994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8.3万  相似文献   

18.
浅谈肉类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类食品的保鲜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生活方式和节奏的改变,传统的肉类食品保鲜技术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深人研究肉类的防腐保鲜技术十分重要。国内外学者对肉类食品的保鲜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也创造性地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肉类保鲜技术,但发现任何一种保鲜措施都有缺陷,必须采用综合保鲜技术才能发挥各种保藏技术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肉制品消费在全球食品消费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肉制品国际贸易量激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别,导致以非关税壁垒形式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中美、中欧、中日等食品贸易中的影响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中国肉类食品的出口。介绍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澳新、日本、东盟十国的肉类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分析了各国和地区在法规制定、监管执法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共性、差异及特点。研究发现:由于基本国情不同,我国肉类食品的技术法规主要是规定微生物限量、农兽药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指标,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关注畜禽及其加工产品的不同质量特性;我国肉类的食品安全监管更注重对最终产品的检测,而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实现有效的过程监管,贯彻“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我国可参照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建立肉类食品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努力做到全民参与,杜绝行业潜规则,建立可行有效的追溯体系,真正实现肉类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控制肉类食品的掺杂掺假。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品与再制造品有差异的情况,利用博弈论对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建模,着重分析在分散决策方式下,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以及回收再制造成本对产品销量和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很高时,回收再制造是制造商和零售商获利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很低时,制造商的理性选择是不考虑进行产品回收再制造;当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认可度中等时,是否进行产品再制造则要视回收再制造成本而定,当回收再制造成本较低时考虑进行产品的回收再制造,当回收再制造成本较高时则不考虑回收再制造,只生产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