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汉族民间叙事有神话、传说、普通民间故事、史诗、叙事诗等多种体裁,它们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也有部分散文叙事作品存在于书面记录中。汉族民间叙事以善恶报应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原动力,演化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一信奈的多种故事类型。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妖魔鬼怪构成民间叙事的重要内容。此外,某些民间叙事作品格调低下,宣泄人们的阴暗心理。  相似文献   

2.
张海兵 《科技信息》2013,(10):230-230
徐枕亚是清末民初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见证者,也是实践者,他的小说体现了这一时期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而叙事角度转变在《一小时之悲欢离合》中体现明显。本文着重从叙事者这一角度出发分析这一时期叙事模式转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儒家素有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武王伐纣平话》虽为讲史平话,但对怪力乱神的因素却情有独钟。该书具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在整体艺术构思上呈现出由正史向野史传说偏离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主要角色的替换、神怪因素的激增、战争场景的铺陈等方面。这既是其集以往民间叙事中武王伐纣故事之大成的结果,也与其诞生时的文化语境和审美风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从抗战到"十七年"文学的传奇英雄和"神化"形象谱系,逐渐显露出神圣叙事的典型特征,这标志着现代文学重心的巨大偏移:弃绝烟粉、突出教化、强化冲突、导俗入圣.革命叙事(从英雄传奇到阶级斗争故事)在把新的文化理想寄托在一系列英雄形象上,向民间借用语言、象征和想象方式的时候,已经为集体无意识打开了广阔的通路.  相似文献   

5.
《水经·汾水注》对于晋文公谋士介子推所隐之山(介山)有两种解释,一为介休绵山说(在今晋中市介休市),一为万荣孤山说(在今运城市万荣县)。二者之中,介休绵山说流传广于万荣介山说,然对于介子推究竟隐于何山,世人对此却多有争论。通过考证,认定晋文公时期介子推可能隐匿之"介山"为今山西万荣县孤山,而非介休市绵山。  相似文献   

6.
在幺正手征微扰方法下讨论了粲强子J/Ψ衰变的两种模式.第一种衰变模式是J/Ψ衰变为一个矢量介子和一个标量介子的过程,很多实验结果可以通过这一理论得到很好的描述,此时其标量介子被认为是通过赝标量介子-赝标量介子相互作用动力学产生的标量共振态.受此工作启发,这一理论进一步被推广到研究粲强子J/Ψ衰变为一个矢量介子和一个张量介子的过程,此时张量介子被认为是通过矢量介子-矢量介子相互作用动力学产生的张量共振态.讨论了这种新的衰变模式,通过比较理论计算结果和感兴趣的北京谱仪上的实验数据,发现只需要引入1个参数就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验上4个独立过程的衰变分支比,从而表明提出的这一新衰变方式可以合理地描述目前已知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一种重新求和方案,在N_f=2的NJL模型框架下,研究了标量σ介子、赝标量π介子的热质量.计算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σ介子的质量先下降,然后升高;π介子的质量一直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两种介子在温度约为0.2GeV时质量发生简并,这是手征对称性恢复的信号.π介子质量的连续变化表明相变是二阶的.化学势的提高对不同介子的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且使手征对称性恢复提前.计算结果与其他有效模型的预言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介子-介子混合的框架下,考虑到夸克偶素间的湮灭跟味道有关这种效应,给出了一种新的介子九重态成员间的质量关系.这种包含味道有关的夸克偶素湮灭修正的新的质量关系,不仅适用于理想混合的介子九重态,也适用于非理想混合的介子九重态.这表明,一个正确反映介子九重态(特别是非理想混合的介子九重态)成员间质量关系的公式,应该包含夸克偶素间的湮灭跟味道有关这种修正.  相似文献   

9.
自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了古代朝鲜半岛上的民间故事《旁》以来 ,在中韩两国民间的口头叙事领域一直流传着一大批“旁”故事的异文。对这些故事作比较研究 ,从中寻找其传承、发展、变异的轨迹 ,可以探讨故事类型学方面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老舍短篇小说《柳家大院》讲述了北平一个“狗窝”般的大杂院中,公公和小姑子虐待小媳妇至死的故事,其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建构了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距离与冲突,营造了“看与被看”的多重审视模式.《柳家大院》因此激发着读者的同情、悲愤、无奈与哀叹的道德反应,呈现了老舍小说叙事的民间伦理.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学视角观照《舍身崖》故事,可以发现它积淀着较为深远的历史内涵,故事中的“孝子”们的献身冲动和自戕而亡的叙事模式与远古时代部落农业祭祀大地母神和谷物母神活动中的“献牺”仪式相呼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人牺”意象逐渐被置换变形为孝子的“舍身”。  相似文献   

12.
弗.司.菲兹杰拉德的《大人物盖茨比》是形式导演成的一场“美国梦”幻灭的戏。小说的叙述者尼克被置于故事当中,且有他自己的故事。尼克的故事与盖茨比的故事的交叉与并列,构成了一个青年“美国梦”的梦幻世界。作者运用了各种叙事策略,如叙述时间,叙事情境及其转换,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经验自我视角与叙述自我视角交替使用。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突现一个美丽绝伦的“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13.
《祝福》中的鲁镇,被鲁迅设置为一个民俗文化空间,这一民俗文化的核心是“祝福”文化,它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它是“不祥、不洁”的寡妇祥林嫂的对立力量,因此,鲁镇对祥林嫂的拒斥与祥林嫂为了生活的谋求进入就构成了《祝福》叙事的深层动机,这也是小说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张力所在。而祥林嫂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被动地变成鲁镇人眼中的“不祥、不洁”之人,则加强了这篇小说的悲剧意义和思想力度。  相似文献   

14.
孙立故事在水浒故事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宋代就有了关于孙立的话本,由于文本佚失,其内容已不可考。将《青琐高议·王实传》与《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中有关孙立的情节进行比对,经过文本甄别、民间传承分析,推理认为,作为一个故事系统,《青琐高议.王实传》中孙立故事与宋话本石头孙立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可视为水浒故事源流的一部分,与《水浒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论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着重论述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潮出现的原因,文章认为,这一诗潮的出现,既是文学延续和党的文艺政策指导的必然结果,又是由接受对象的接受水平,审美情趣以及作家的素质决定的,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解放区民歌体叙体叙事长诗的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6.
论卡夫卡《变形记》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人变成甲虫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表现了现代人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承受了超负荷的身心压力,终被异化了的现实。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叙述视角、叙述风格、叙事结构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探讨“天鹅处女型”故事类型为何被布里亚特蒙古人当作族源传说的原因。文章认为人与动物婚配的异类婚故事在一些民族中被提升为建国神话或族源传说,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故事类型满足了建国神话和族源传说叙述模式的需要。而包括布里亚特蒙古人在内的北方古代民族的萨满教可以将异类婚故事中的动物配偶纳入到自己的神灵体系当中,从而在部落祖先和天神之间建立血缘纽带。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格萨尔王》是阿来以一个小说家的方式"重述"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故事新编"。现代视角的切入与作家个性化的叙事、阐释方式赋予了民间传说理性的高度和异常繁复的精神意蕴。从活态到固态,从民间传说到作家创作,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既保持着密切的"互文性",又经历着逐步疏离自身文类独有形态的差异性,体现了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精神与现代理性的审美错综。《格萨尔王》通过"插入文本"和"有意味的文字"重述神话,阐释历史,透视人性,同时融入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故事的外壳是"人、神、魔大战"的魔幻世界,深层意蕴则是关于神性与魔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寓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