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组成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2006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7年2月(冬)在东海中南部外海(26°00′~28°30′N,126°00′E以西)海域虾类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季节变化和空间格局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季节间相似性指数较低,各季节贡献率较大的有长角赤虾、戴氏赤虾、东海红虾和假长缝拟对虾等种类。东海中南部外海虾类种类组成可分为A、B两个组群,A组群主要分布在126°00′E以西100 m等深线附近海域,主要以戴氏赤虾、长角赤虾、假长缝拟对虾、高脊管鞭虾和东海红虾为主;B组群主要分布在126°00′E以东100 m等深线附近海域,主要以脊单肢虾、日本异指虾和九齿扇虾为主。两个群聚类型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群聚边界,但密集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东海剑尖枪乌贼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4-1996年和2004-2006年东海大陆架25°30′-33°30′N,128°00′E以西海域调查资料,对剑尖枪乌贼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剑尖枪乌贼渔获量高峰期出现在夏季,其资源密度指数达到20.3kg/h,其次是春、秋季,均为5.1kg/h,冬季最低。中心渔场在27°00′-28°30′N,122°30′-124°30′E和28°00′-30°30′N,124°00′-126°30′E。渔场表、底层水温分别为28-29℃和18-21℃,表、底层盐度分别为32-34和34-34.5。该种生命周期为1年,5月份出现性成熟个体,6-10月性成熟个体出现率较高,性成熟度Ⅳ期和Ⅴ期达到41.3-63.5%,有春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之分,夏秋季出生的群体,经过越冬后,翌年春夏季长大进行繁殖,并与春生群、夏生群一起,成为夏秋季的主要捕捞对象。为合理利用该资源,宜在夏季渔获量高峰期发展光诱作业或鱿钓作业,以提高其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依据单拖网渔船2010年在舟山渔场进行捕捞作业时渔捞日志所记录的统计数据,开展了总渔获量以及渔获优势种时空分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总渔获量在1~2月产量下降,3~5月产量在持续上升.禁渔期过后,9月产量显著上升,随后10~12月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总渔获量空间分布为,春季在30°18′~31°00′N,124°18′~25°18′E范围内渔获量相对较高;秋季渔获量最高分布在30°18′~31°00′N,123°00′~123°18′E之间;冬季在29°00′~30°00′N,125°00′~125°18′E范围内渔获量相对较高.秋季渔获量较春季和冬季明显增加.渔获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大于随空间变动的趋势.渔获物中优势种类包括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e、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获比例分别达到16.88%、7.58%、4.58%.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是影响优势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带鱼的高产季节为春季,小黄鱼高产则主要出现在春季和秋季,红娘鱼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冬季.从各优势种产量的空间分布看,舟山渔场单拖网作业带鱼高产区主要分布在29°05′~31°18′N、123°00′~125°13′E范围内;小黄鱼产量主要分布在29°00′~30°34′N、122°34′~125°34′E范围内;红娘鱼产量主要集中在29°00′~31°10′N、123°00′~125°09′E区域内.  相似文献   

4.
东海北部浅海渔场头足类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29°30′~32°00′N,122°30′~125°30′E东海北部浅海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头足类数量的时空分布和各类种类组成.结果表明头足类资源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鱿鱼成为头足类的优势种,6月为其捕捞高峰期,密集分布区在长江口渔场的东部;其次为章鱼类,其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密集分布区在舟山渔场东南部;乌贼比例最低,每年渔获量不超过5%,基本形不成渔汛.为今后更好地持续利用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的头足类资源,建议春、冬季对其进行保护,夏季高峰期重点开发;在拖网伏休的7、8月份可采用光诱作业和鱿钓等作业方式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5.
舟山近岸海域秋季浮游动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1月(秋季)在舟山近岸及邻近海域(29.0°-31.0°N,121.5°-123.0°E)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得到的浮游生物样本,对该海域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均匀度指数、多样性等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舟山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3种(包含浮游幼虫),其中种类数最多的为桡足类,共有30种,优势种共有20种,为小毛猛水蚤、小拟哲水蚤、大同长腹剑水蚤,双生水母,百陶箭虫,漂浮小井伊糠虾等。调查海区浮游动物丰度处于5.19~3 774.54 ind/m~3之间,其空间分布呈现近岸低,近海高的特征。本次调查海域整个水层的温度平均值、盐度平均值也呈现近海相对较高而近岸相对较低的趋势。在舟山本岛东部,由于台湾暖流的经过,温度和盐度较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6.
笔者2007年5月19、20日在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河西垅(E1141°25′0″、N262°93′0)″和湘洲(E114°161′0″N26°365′)″,海拔500米上下,进行蝶类资源考察中发现并采集标本50余号,经整理鉴定,以及查阅有关文献记录发现,其中灰蝶科:冷灰蝶Rayenna niyea(Nire)、虎灰蝶Yamamotozephyrus kwangtungensis(Forster)为江西新记录种,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2017,(1)
正近年来,在全球许多海域,尤其是近海和河口地区,都出现了水母数量剧增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水母暴发"。水母暴发除了危害沿海工业、海洋渔业和旅游业的正常运行,还会对浮游生物群落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水母暴发的危害我国是水母暴发的重灾区,近年来,在青岛、烟台和威海等海域都有报道海月水母暴发;广东珠江口和厦门湾九龙江河口在春季都会发生弗洲指突水母暴发;黄海和东海在夏季多会发生沙海蜇暴发。  相似文献   

8.
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水域春、夏季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年5月和8月进行的东海区主要渔场重要渔业资源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选取舟山渔场及其邻近水域(27°00′~31°00′N,121°30′~126°30′E)为研究海区,通过聚类分析和非参数多维标序方法(NMDS)分析调查海区鱼类群落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调查海区大致可分为两种群聚类型:近海群聚和外海群聚,且两种群聚类型具有较稳定的空间格局。近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为带鱼、刺鲳、小黄鱼等;外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为带鱼、鳄齿鱼、六斑刺鲀等。单个环境因素(水深、底层温度、底层盐度)中,鱼类群聚与水深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域水螅水母纲一新种和一新记录记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2007年1~2月在东海和2006年6~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发现的花水母亚纲(Anthomedusae Haeckel,1879)高手水母科(Bougainvillidae Lutken,1850)单肢水母属(Nubiella Bouillon,1980)一个新种--中华单肢水母N.sinica sp.nov.和2006年7~8月在北黄海发现软水母亚纲(Leptomedusae Haeckel,1866)侧管水母科(Dipleurosomatidae Russell,1953)侧管水母属(Dipleurosoma Boeek,1866)一新记录--正型侧管水母D.typicum Boeck,1866.  相似文献   

10.
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反映的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2孔(27°05.4′N,121°24.1′E,水深62m,岩芯长34.1m)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粒度分析和14C年代测试,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区的海平面及沉积环境的变化.14.0ka左右,海平面已经到达现今海平面下62m等深线的位置,大量沉积物在此沉积.13.0~4.2ka之间,受海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少量沉积物在此沉积.4.2~3.2ka之间,现代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主体在该岩芯附近快速堆积.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体由北向南,由内向外逐渐形成,具有阶段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9年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17个站位的大中型浮游生物与水质参数分析,研究了大中型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长江口咸淡水混合影响下,长江口-东海陆架断面浮游生物物种数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随盐度增加而增大,且淡水及低盐度站位与高盐度站位的优势物种存在显著差异。长江口-东海陆架关键断面13个站位的大中型浮游生物密度及生物量与叶绿素a无显著相关性,与营养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上行效应并非控制该断面浮游生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在咸淡水混合所致多因素变化的复杂影响下,该断面大中型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呈现出盐度相关的区域性差异。首次利用浮游生物在线成像和分类设备(CPICS)在多个高盐度站位开展原位观测,获得了多种大中型浮游生物的原位影像,可对夜光藻、双生水母等大型浮游动物鉴定至种,对桡足类鉴定至亚纲。CPICS垂直布放原位观测与野外垂直拖网采样分析结果所反映的物种数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7年5月在台湾海峡(20.849°~27.056°N,114.920°~121.241°E)水域采集的标本分析结果,发现了软水母亚纲二新种,即粗手十盘水母,新种(Staurodiscus crassonema sp.nov.)和宽球十盘水母,新种(Staurodiscus latibulbussp.nov.).现将新种形态特征描述如下,为今后编写水螅水母动物志及海洋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自然环境宁夏地处祖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海拔1090——5344米),位于东经104°10′—107°30′、北纬35°25′—39°25′。贺兰山纵贯本区西北部;东北部为宁夏平原,地势呈西南—东北方向。黄河从西南向东北流经本区(497公里),引黄灌区历史悠久,湖泊沼地星罗棋布,排  相似文献   

14.
根据舟山海洋渔业公司近3年在东海南部暗鳍兔头鲀钓作业记载的日志和生产统计资料,初步分析了东海南部暗鳍兔头鲀渔场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暗鳍兔头鲀渔场的变动和渔获量与水温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密切.当水温在17~23℃时,暗鳍兔头鲀渔获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致增加;当水温高于23℃时,暗鳍兔头鲀渔获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降低;黑潮、台湾暖流、冷水团等海流的变化影响着暗鳍兔头鲀渔场范围大小及其移动,近3年渔场基本稳定在26°0'~28°30'N,122°30'~126°00'E的海域;浮游生物的分布与垂直移动影响暗鳍兔头鲀栖息集群及鲀钓渔法,暗鳍兔头鲀作业渔场的浮游生物量为25~50 mg/m3.  相似文献   

15.
成都位于我国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海拨高度为500米左右。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0°23′~30°54′,东经103°47′~104°52′。年平均温在16°~17℃之间,年降雨量约150~160mm,因而空气湿度较大,也许是盆地的关系,风速很小,属于亚热带气候,因此该地区的现代植被应该属于亚热带的常绿林区。由于多年来人类活动的结果。这里的原始植被大都已不复存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大西洋和北冰洋的露水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水母。它们有的呈红褐色,有的呈黄色,在游动时伞盖直径可达2.5米。露水母伞盖边缘伸出的触手可  相似文献   

17.
记录了中国海域的十字水母、立方水母、冠水母、旗口水母和根口水母35种,隶属于是16科23属,其中东海及南海的种类多于黄渤海.  相似文献   

18.
1 植被发育的生态环境泰山位于N36°5′—36°15′,E117°5′—117°24′,北距济南、南离曲阜大致都八十公里左右,泰山南麓约1公里处就是泰安市。泰山成陆时间古老,燕山运动时期隆升成山,后又经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多次抬升,才形成今日海拔1524米的中山,主峰为天柱峰,海拔1545米。由于剥蚀、风化、折皱、断裂较为强烈,故形成许多深谷。泰山属南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12.9℃(而山顶年平均温度却降为  相似文献   

19.
五寨县的植被资源与其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条件五寨县位于晋西北部黄土高原之上,介于北纬38°44′—39°17′,东经111°28′—113°00′之间。其北临县川河,南依芦芽山,分别与宁武、神池、偏关、河曲、岢岚县接壤。全县境内高度多在1200米以上,最高的芦芽山海拔2784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显微镜观察桃花水母结构,针对桃花水母的触手、平衡囊、平衡石、生殖腺和食性,拍摄大量图片和视频;制作浸泡标本;针对校园两个不同池塘(水母发生池)和(星海池)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周围环境、水体(颜色、可见度、光照、水温、PH值、溶解氧、浮游生物)等方面进行调查、实验和对照比较分析,探索桃花水母最适合的生存环境条件。研究中,我们拍摄了大量桃花水母的图片和视频,弥补了目前相关资料的不足,对人们认识、了解、研究这种珍稀物种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发现了华英学校水母池桃花水母的生物特征、喜欢富营养化环境,发现我校桃花水母体内含有一特殊浮游生物—车轮虫,国内未曾报道。针对桃花水母分类和保护提出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