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遗传算法与改进的FCM聚类算法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英 《甘肃科技》2006,22(3):122-124
模糊C-均值聚类(FCM)对初始值很敏感,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点而不能搜索到全局的聚类中心,而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搜索方法,本文通过改变隶属度约束条件由FCM算法得到一种新的模糊聚类算法PCM,并将其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明显优于传统FCM算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GA和FCM的岩体结构面的混合聚类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和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岩体结构面混合聚类方法.利用GA的全局搜索性能,求得初始聚类中心:在此基础上利用FCM算法,根据精度要求再作进一步求解.该方法避免了人为划定分类界限的主观性,消除了FCM聚类算法的局部最优的弱点,解决了采用普通遗传算法聚类时搜索速度和聚类精度的矛盾.结合实测数据,对应用该方法进行结构面组识别的步骤、参数选取、分组有效性、优势方位的判定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受初始化影响较大,在迭代时容易陷入局部极小,鉴于遗传算法(GA)的并行全局搜索能力,文章将遗传算法引入进来对FCM聚类算法加以改进,并对所提出的新算法与经典算法的迭代步数和运行时间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FCM聚类算法相比收敛速度更快,迭代步数更少。  相似文献   

4.
聚类算法是数据挖掘算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在分析了FCM算法和基于遗传聚类算法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单亲遗传和模糊C均值的混合聚类算法,克服了FCM的局部最优问题以及普通遗传算法聚类时的搜索速度和聚类精度的矛盾,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改进遗传算法在模糊文本聚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传统模糊聚类FCM算法和基于遗传聚类算法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单亲遗传和模糊C均值的改进遗传聚类算法,克服了FCM的局部最优问题以及标准遗传算法聚类时的搜索速度和聚类精度的矛盾,并将该算法用于文本聚类,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模糊C均值算法(FCM算法)难以达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引入了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遗传算法以解决聚类问题,并在标准遗传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该算法运用于IR IS数据的聚类,实现了较好的聚类,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聚类模型和自适应模型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进化后期,自适应遗传算法有助于保存种群中的优秀模式;但在进化初期,对适应度值大的个体的保护,易降低种群的多样性、减弱算法的搜索性能。基于聚类的遗传算法可以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搜索性能,但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取定值,易使优秀模式在进化后期遭到破坏,难以收敛到全局最优。在遗传算法中同时引入聚类模型和自适应模型,有利于继承两类改进型遗传算法的优点,克服各自的不足。使用经典的测试函数对引入聚类模型和自适应模型的遗传算法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同时引入聚类模型和自适应模型的遗传算法比引入聚类模型或自适应模型的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8.
免疫进化模糊聚类算法在边缘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图像处理中的模糊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免疫进化模糊聚类算法.该算法在传统遗传算法全局随机搜索的基础上,借鉴了生物免疫机制中抗体的多样性保持策略,改善了遗传算法的群体多样性,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很强的模糊边缘和微细边缘检测能力,而且可以减弱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在遗传后期的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FCM算法在图像分割中存在的过度依赖初始聚类中心、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结合层次聚类与直方图峰值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FCM图像分割算法.首先根据图像灰度直方图统计信息对图像进行层次聚类,然后将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FCM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对图像进行分割.该算法无需预先设置聚类数目,能自动搜索全局最佳聚类中心.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FCM算法和峰值检测的FCM算法,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分割效率,而且分割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和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BBO-FCM).该算法结合了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和FCM算法快速局部搜索的特点,利用生物地理中的迁移算子来进行各解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有效地克服了FCM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将BBO-FCM算法用于图像分割,实验表明,新算法的聚类效果评价指数更好,聚类效果明显优于原始的FCM算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算法)进行了讨论,说明FCM算法一般得不到全局最优分类,因此结合FCM算法提出了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求解,从而将遗传算法用于模糊聚类分析,最后的实例表明,遗传算法在处理多样本、多属性、多类别问题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hybrid methodology of automatically constructing fuzzy cognitive map (FCM). The method uses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to learn the connection matrix of FCM. In the algorithm, the DNA coding method is used and an immune operator based on immune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nd the experts' knowledge are abstracted as vaccine for restraining the degenerative phenomena during evolu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algorithmic efficiency. Finally,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provided, and it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thod is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FCM model.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是遗传算法中重要的参数,自适应遗传算法中Pc和Pm能根据个体适应度差异自适应地调节其大小,在快速收敛和全局最优之间获得了较好的平衡,但自适应遗传算法对于进化初期不利.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避免了进化初期较优个体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分别用3种算法对典型的测试函数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最优解方面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4.
浅析遗传算法与进化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的算法模型,着重讨论了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性,并分析了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指出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有待解决的问题和二者可以联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适应差异演化的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聚类分析中,模糊C-均值聚类(FC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算法,但由于它是基于梯度下降的,本质上是一种局部搜索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且对初始值很敏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异演化的模糊聚类算法(FCBADE),该算法利用差异演化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在全局范围内寻找最优解的近似解,然后由FCM算法在该近似解的周围进行局部搜索,最终得到全局最优解.同时为减少手工设置控制参数对DE算法的影响,采用自适应方式调整DE算法的控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有效克服了FCM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而且明显地避免了对初始化选值敏感性的问题,也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模糊C均值聚类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但该聚类算法本身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对初始值敏感的缺点.本文提出基于蝙蝠算法与模糊c均值算法相结合的BAFCM聚类算法,并通过数值实验对比,说明BAFCM聚类效果优于FCM、PFA.  相似文献   

17.
为了求解最大独立集问题,通过对求解最大团问题EA/G算法的分析,从初始解选取、种群的构成、遗传策略等方面对EA/G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自学习进化算法,并在DIMACS基准图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结果比EA/G算法所求结果有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在初始端点固定和初始端点不固定两种情况下航天器双冲量交会问题的优化模型,确定以燃料和时间加权作为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差异演化算法进行仿真计算.最后从收敛性和搜索的准确性两个方面对改进的差异演化算法与基本遗传算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差异演化算法在求解航天器双冲量交会问题时具有收敛速度快、优化能力强、算法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