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加拉国曾被戏称为"两个女人"的国度。前总统齐亚·拉赫曼的遗孀、最大政党民族主义党的领导人卡莉达·齐亚和另一位开国元勋谢赫·穆吉布·  相似文献   

2.
这是执政党对反对党的妥协,但对执政党有利。9月15日,孟加拉国就是否恢复议会制举行公民投票,结果1834万票赞成,338万票反对。此前的8月6日国民议会的306名议员(24名议员缺席)已一致投票赞成通过第12宪法修正案。国家行政权将从总统手中移交给总理及其内阁,从而结束了长达16年的总统制,恢复了议会制。孟加拉国现行的总统制是1975年由当时的总统穆·拉赫曼以宪法修正案形式废除议会制后强制实行的。废除总统制的主张在去年底的倒前总统艾尔沙德运动中就提出来了。现任总理卡莉达·齐亚夫人领导的以民族主义党为核心的8党联盟与其他两大联盟曾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31日,孟加拉国选举委员会宣布,现任总理谢赫·哈西娜领导的包括执政党人民联盟在内的14党大联盟在12月30日举行的孟加拉国第11届国民议会选举中胜出,共赢得议会300个席位中的288个,超过半数,可组建下一届内阁。反对党联盟民族统一战线共获得7席,其中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获得5席,人民论坛党获得2席。哈西娜内阁于2019年1月3日在首都达卡宣誓就职。哈西娜的胜选在孟加拉国创造了历史记录,自孟加拉国1991年恢复议会选举制度以来,没有任何一位领导人能够赢得第四个任期,这也是哈希娜第四次出任孟加拉国总理。  相似文献   

4.
大事记     
15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参加竞选下届总统。同日,俄共推举久加诺夫为总统候选人。孟加拉国举行大选,执政的孟加拉民族主义党获胜,但主要反对党抵制了此次选举并拒绝承认选举结果。 16日为期3天的南部非洲经济一体化会议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  相似文献   

5.
由81个党派参加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第7届国民议会选举尘埃落定,最高立法机构国民议会300名直选议席也各有其主。孟加拉国人民联盟(下称孟人联)夺走146席,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下称孟民党)掌握116席,民族党获得32席,伊斯兰大会党捞到3席,其余3席被民族社会主义党、伊斯兰统一阵线及一位独立人士所分。孟人联作为议会第一大党离组阁所需的议会简单  相似文献   

6.
苏加诺     
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在访问苏联和东欧之后,最近将来我国访问。 1901年6月6日,苏加诺生于爪哇的泗水。他在万隆工学院毕业,得到了工程师的学位。在学生时代,苏加诺就从事政治活动,他鼓吹民族主义,提倡不合作运动,以反对荷兰的殖民统治。他是印度尼西亚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在1926—27年间任该党主席。 1929年,荷兰殖民者禁止印度尼西亚国民党的活动。1930年,苏加诺被判处徙刑四年。他在1932年出狱后,参加了印度尼西亚党,任该党主席。 1933年,荷兰统治当局禁止印度尼西亚党的活动,并逮捕了苏加诺,把  相似文献   

7.
●10月7日美国和英国部队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10月14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逝世。●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10月1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一起严重爆炸事件,致使100多人伤亡。英国政府下令冻结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在英总额达6000万英镑的资产。3日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领袖、前总理卡莉达·齐亚领导的四党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俄罗斯总统普京1日~3日访问比利时并出席第八次俄一欧盟首脑会晤。  相似文献   

8.
民族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利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但由于它定义含糊,常常被填充侵略主义、沙文主义等内容而被认为是和平事业上的障碍,本文以民族主义的自然意义为基础,从民族主义促进国家、地区独立;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并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现代民族主义的进步性三个方面来论证: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但从本质上即它的自然意义上讲,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利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但由于它定义含糊,常常被填充侵略主义、沙文主义等内容而被认为是和平事业上的障碍,本文以民族主义的自然意义为基础,从民族主义促进国家、地区独立;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并不是自然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现代民族主义的进步性三个方面来论证: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但从本质上即它的自然意义上讲,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6月1日,主张立即实现民族独立的桑给巴尔民族主义党同桑给巴尔和奔巴人民党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并且联合组织了桑给巴尔的第一个责任政府。这是桑给巴尔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一个发展。企图继续维持对桑给巴尔殖民统治的英国老牌殖民主义者,和企图在这个国家扩张势力野心勃勃的美国新殖民主义者,竟借口发生“种族冲突”,在桑给巴尔策动暴乱,并镇压桑给巴尔人民,以扼杀桑给巴尔的民族独立运动。美英帝国主义的狼狈为奸和对桑给巴尔人民的挑衅,燃起了他们更加炽烈的反殖民主义怒火。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的民族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历政治风波后中国民众在外交领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并且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逐渐崛起并迅速高涨起来的,进而成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之一,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是随着国力的强大,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上主张和平与发展。中国根据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征强化民族主义,已成为外交政策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20世纪后期形成的新民族主义,并分析其特征及对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由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树立新的“国家观”,塑造近代社会理想人格“新民”形象;二是摆脱了传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束缚,主张各民族平等,共同奋发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倾其多半生精力研究的民族主义问题,既有其理论价值所在,也有失之偏颇之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杨度始终认为民族思想、民族主义是宗法社会的产物,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他主张在中国塑造具有一体化特征的现代国民,进而建立五族合一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4.
民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在今年3月18日举行的民主德国人民议院选举中获得40.91%的选票,一举夺魁。该党主席德梅齐埃正在同自由民主联盟和社会民主党谈判联合组阁。基民盟于1945年6月26日宣告成立。苏联军事占领当局当年7月10日对基民盟的成立予以批准。该党现有成员约14万人,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以及基督教新旧两个教派的神职人员。该  相似文献   

15.
孟加拉国独立后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推行“世俗主义“原则,实现了政教分离,走向了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孟加拉国政治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伊斯兰教最终成为了孟加拉国的国教.孟加拉国政治文化中的世俗化具有反复性、平等性、法制性、外来性、政治性和大众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本期杂志送印刷厂付印的时候,英国脱欧公投正在进行中。而一周前的6月16日,英国主张留欧的工党议员考克斯惨遭杀害。目击者称,袭击者曾大喊"英国优先",而"英国优先"是英国一个极右翼民族主义团体的名称。近年来,欧洲极右翼的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政党呈上升趋势,其共同特点是反欧盟、排外、反对欧洲一体化,充分代表了欧洲日益凸显和壮大的"分"的力量。未来的欧盟是分是合,既要看成员国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夏宇梁 《科技信息》2011,(13):577-578
小说《一个叫亨利的名人》是爱尔兰著名作家罗迪.多伊尔1999年出版的一部历史小说,该小说以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亨利20世纪初参加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经历,揭示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中存在弊端和矛盾,作者也从亨利的视角对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发起反思。本文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特征。第二部分分析近代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根源。第三部分结合历史背景和小说情节,讲述主人公亨利参加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经过、结果并对解析亨利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认识。最后一部分则结合作者罗迪.多伊尔和亨利对待民族主义的态度,分析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第三条道路党于1995年6月成立。该党是从工党分裂出来的,由原工党内部强硬派人士组成,该党成员主要是退役将军,他们在阿以和谈上认为拉宾政府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让步过多。党的领袖是议员阿维格多·卡哈拉尼。他强调要在确保以色列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和平进程,既反对以色列吞并全部占领土地,也反对在战略要地和耶路撒冷等问题上做任何让步。党内经常发生争吵,许多元老(一些有影响的军界人物)相继离党而去。在本届大选中,该党获4席,并已加入内塔尼亚胡的右翼新政府。第三条道路党的基本政策主张是:  相似文献   

19.
孙林 《世界知识》2013,(14):42-43
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已经影响到了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的政党政治生态,2013年4月14日,由部分德国学者和经济界人士组建的“德国的选择”党在柏林举行了成立大会,该党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欧元,有序地解散欧元区。截止6月1日,“德国的选择”党已拥有超过7500名成员,正积极在全德16个州建立、缝全州级组织,并计划参加今年9月22日举行的联邦议会大选。学者与实业人士建党,对政治的影响向来特殊且重大,尤其是在德国大选年上半年这个时段。  相似文献   

20.
济南事件后"抵货"效果之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制日货乃是济南事件后国人反日救国诉求的核心表达。中日双方有关"抵货"经济效果的分歧性报道彰显出两国舆论的民族主义考量。计量检视表明抵制日货可以打击日本经济,但通过"抵货"制止日本侵略的政治目标则难以实现。基于中日两国经济之间强关联性而提出的抵货救国主张,仅可视为民众民族主义的情绪化表达,必须谨慎评估其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