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经CT证实的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与CT分析。12例中,男11例,女1例,年龄为1~15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运动障碍等。CT扫描表现为脑外均匀的低密度区,呈圆形,椭圆形或类方形,增强后无强化效应。囊肿部位多发于颞极,枕顶部及外侧裂。  相似文献   

2.
鞍结节脑膜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鞍结节脑膜瘤的(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CT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肿瘤呈等密度3例,稍高密度12例,肿瘤均匀强化者13例,不均匀强化者2例,14例可见脑膜尾征.病理诊断:上皮型脑膜瘤9例,纤维型3例,合体细胞型1例,血管型1例,混合型1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鞍结节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RM对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椎管内蛛网膜囊肿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行横断、冠状及矢状面MR SE序列扫描,8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囊肿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40例定位、定性诊断全部正确.结论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MRM表现较具特征性,可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并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积液是发生在小儿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 ,硬膜下积液主要是外伤后所致的疾病。现通过对 5 0例病例的临床研究分析其 CT表现 ,讨论发病机制 ,动态变化及鉴别诊断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脑)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CT是较先进检查方法,图像逼真清晰,检查快速简便,安全而无痛苦,对许多疾病尤其是颅内疾病的诊断有着巨大作用。临床上,我们常见到头痛病的要求作CT及有些医生对凡是头痛者均行CT检查的现象。头痛患者果真都要作CT检查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的CT影像特征,提高CT对肝血管瘤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2例肝血管瘤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大多数肝血管瘤在CT上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影,增强后动脉期明显环形强化,延迟期呈填充改变.结论:CT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后颅窝肿瘤的MRI表现,总结后颅窝肿瘤的MRI特征,以提高后颅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后颅窝肿瘤18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本组180例肿瘤中,位于桥小脑角区88例(左侧53例、右侧35例),位于小脑半球49例(左侧22例、右侧27例),位于中线区43例,其中脑膜瘤42例、听神经瘤37例、胶质瘤30例、转移瘤22例、髓母细胞瘤7例、表皮样囊肿8例、蛛网膜囊肿7例、三叉神经瘤7例、血管网状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脊索瘤2例.术前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达97.2%.结论:MRI对后颅窝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后颅窝肿瘤提供详细的术前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薄层靶扫描在肾上腺疾病定位与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5例病人56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病变的CT影像资料,重点分析其形态、大小、密度及边缘情况。CT检查均为平扫与增强及薄层靶扫描。结果:肾上腺增生22例,CT表现主要为体积增大,其中髓质增生14例,肾上腺皮质增生8例,两者在形态及大小的CT表现无差别;肾上腺皮质增生中结节性增生4例,增强扫描后均为轻度强化;肾上腺皮质腺瘤14例,增强扫描后,轻度强化5例,中等强化7例,明显强化2例。34例肾上腺肿瘤性疾病的CT影像诊断符合率为77.14%。在定性诊断中,CT诊断与病理结果相一致有39例,误诊17例。结论:CT靶扫描在肾上腺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CT对大多数的肾上腺肿瘤性疾病诊断较为敏感;对于肾上腺髓质增生与皮质增生的鉴别,则没有明显的特异性;肾上腺皮质腺瘤可与皮质结节性增生鉴别。  相似文献   

9.
颅内肿瘤中,以胶质瘤和脑膜最为常见。前者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40%~45%,由于其多呈浸润性生长,可发生坏死、 变性、出血,钙化,故可形成复杂的CT表现,脑膜瘤约占15%左右(2),尽管其有典型的CT表现,诊断不难,但CT不能显示肿瘤血管状况及邻近的血管改变。因此,术前进行能反映肿瘤及其邻近血管结构特征的DSA检查, 对此类疾患的诊断及处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56例颅内肿瘤患者的DSA 资料,以探讨DSA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56例病人,男34例,女性22例。年龄14-72岁。 排外血液病及心、肝、肾等疾患,…  相似文献   

10.
27例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主动脉造影证实的27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5例,叶外型2例。所有病例都摄有胸部正侧位片,23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螺旋动态增强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删检查,3例行血管造影。结果: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21例)及囊性病变(6例)。CT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18例,病变为肺气肿所包裹5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83%)高于普通CT检查(59%)。MRI中4例为软组织结节或肿块,2例为含气囊肿,3例显示出异常的主动脉供血血管。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CT(尤其是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MRI可取代血管造影立体地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囊肿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例报告,并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总结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子宫腺肌病囊肿是一类在子宫肌层的较大囊性病变,其内充满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和血液,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结论 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子宫腺肌病相似,国内外报道极少,临床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MRI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价值(附1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表现,以提高桥小脑角区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一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120例,全部病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本组120例中,其中听神经瘤45例、脑膜瘤37例、三叉神经瘤6例、表皮样囊肿8例、蛛网膜囊肿7例、胶质瘤6例、血管网状细胞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肿瘤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占64例,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区占59例.术前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达97.5%.结论:MRI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作为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术前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的综合运用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41例经过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及其他结节性甲状腺疾病若干,全部行64排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加后续重建,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强化特点及有无侵犯和转移等,总结和归纳病灶的影像学表象及特征。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及其他结节性甲状腺疾病在CT影像上的表现可能少部分有所重叠,但大多数趋于不同,且有一定规律可循。结论:基于64排CT扫描技术的综合运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相似疾病的表象及特征,对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并重点探讨其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病灶体积较大失去了原病灶的典型影像表现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和误诊.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共14例,其中腹腔内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超级巨大型;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肠系膜囊肿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平扫,部分经过平扫加增强扫描或三维重建.结果:14例病人都诊断为囊腺瘤,腹腔内囊腺瘤的正确诊断例数为8例,其中4例未做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有2例误诊.结论: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具有相似的CT特征,在病灶体积较大的情况下病灶失去了部分典型影像表现,从而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定位定性诊断上经验不足,认识这些困难有助于掌握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在疾病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及CT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改变.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急性及弥漫性上腹疼痛、呕吐,均伴有血、尿胰酶及淀粉酶增高.CT检查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31例;密度改变18例;胰腺包膜改变11例;胰周间隙渗出26例;肾旁筋膜增厚及脾肾间隙模糊32例;并发假囊肿7例;少量腹腔积液4例等影像学改变.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及炎症累及范围显示细微、准确,其有效特征性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具有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胆总管结石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笔者回顾性分析了63例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胆总管结石的CT资料。结果表明:CT能较准确的显示胆总管结石的密度、形态、位置等,诊断准确率为87.3%,并依据结石形态、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结石、软组织密度结石、低密度结石、混合密度结石。CT是目前诊断胆总管结石最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并静脉窦损伤诊断、治疗、手术方法。方法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时修补静脉窦损伤,术中行明胶海棉压迫,硬脑膜悬吊8例,上矢状窦前1/3损伤断裂结扎1例,间断缝合、骨膜、硬脑膜翻转修补缝合5例,术中修补硬脑膜6例。结果本组治愈11例,上肢感觉障碍2例,死亡2例,1例死亡于手术中。结论对于静脉窦损伤患者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鞍区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笔者收集了264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鞍区病变。详细分析了鞍内病变、鞍旁病变和鞍上病变的MRI表现,并把鞍区病变按鞍内病变、鞍旁病变和鞍上病变三大类进行讨论,总结了鞍区各种病变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