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巴渠风物传说,是指那些解释巴渠地方山川古迹、地名物产等由来的传奇故事。人们运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将深厚的情感寄托于地方风物,赋予山川古迹物产以个性和生命。它是巴渠劳动人民对于地方性事物的集体审美评判,反映了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情感、文化心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巴渠文化的风采,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顾炎武《日知录》抄本卷十七或刻本卷十三主题论风化、士习,卷首"周末风俗"、"秦纪会稽山刻石"、"两汉风俗"、"正始"、"宋世风俗"五条蝉联相接,历论五个时期的风俗、风化,实际上可以视为一部古代风俗简史。  相似文献   

3.
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一种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地方风物古迹等密切联系的口头故事。它不是一般的故事,而是介乎神话和民间生活故事之间的故事。传说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是人类的历史意识觉醒之后按一定的逻辑创造的口头文学。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神话产生的基础削弱了,而社会生活更日趋纷繁和复杂。在政治、军事斗争、生产斗争及日常生活中,许多英雄豪杰、名人巧匠、重大事件等等,引起了人民传述自己历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说逐渐产生并兴旺起来。 常常有人将神话与传说统称为“神话传说”,这是不妥的。对此,茅盾在《神话杂话·神话的意义与类别》里阐释道:“传说(legend)也常被混称为神话。实则神话自神话,传说自传说,二者绝非一物。神话所叙述者,是神或半神的超人所行之事,传说所叙述者,则为一民族的古代英雄(往往即为此一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乌古斯可汗传说》的内容入手,探寻古代维吾尔族的宗教观念、英雄观和审美情感,进而揭示其古代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包公生前就有口碑 ,身后名声愈高 ,逐渐成为宋代以来最著名的清官代表。传说的包公经历了从生活原型到艺术典型化的过程 ,传说内容以折狱断案为主 ,艺术形式则以说唱表演为主。伴随传说故事的发展 ,包公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艺术形象逐渐形成。包公传说的来源大致有三 ,即引申发挥、移花接木、想象杜撰。包公传说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渗透 ,其中影响最大、渗透最深的当是民间流行的宗教迷信与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儒家伦理道德。包公故事不断扩增或翻新 ,反映了人民的理想与愿望 ,凝结着公理与正义。人民崇拜包公 ,也就是崇拜法治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川东北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1923年,王维舟即在宣汉县清溪场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9年,四川最早的农民革命武装“川东游击军”在万源创建。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入川,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王维舟、王树声、廖承志、张琴秋、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陈再道等,曾在巴山渠水间进行过浴血奋战。当年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红军用枪杆子打出来的。根据地的历史,就是武装斗争的  相似文献   

7.
湘西“巫傩”风俗与湘鄂川黔边民族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对湘西民间传统体育的发生发展与其巫作风俗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内研究民俗文化,既要注意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又要注意汉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既要注意民俗志的研究,又要注意民俗史的研究。研究中国风俗史既要注意民族性,又要注意历史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是由我主持申报并获立项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西方现代接受美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参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古代文论中蕴涵着的极为丰富、极有价值的接受诗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清理和阐释,对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发生、演进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对中国古代接受诗学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进行深入的发掘,为建构有民族特色的当代形态的文艺学寻找有价值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巴渠劳动人民创作了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笑话故事 ,用以讽世警行和自我娱乐。讽刺笑话揭露世间的假、恶、丑 ,以笑醒人 ;幽默故事给人生带来欢笑 ,见出巴渠人的机智聪颖和乐观风趣。笑话故事中的巴渠妇女形象性格鲜明 ,才智德行胜过男子。人民永远需要讽刺和幽默 ,笑话故事在巴渠大地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长工与地主的故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 ,是劳动人民对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所作的艺术反映。故事的模式表现为 :长工“智斗”地主 ,最后总是取得胜利。尖锐泼辣的讽刺、幽默风趣的嘲弄 ,构成它特有的艺术风采。故事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经济、文化、民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它具有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同时也有明显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明代温州知府何文渊是一位能臣、清官,但在温州民间传说中却被丑化为一个心胸狭隘、凶狠毒辣的封建官吏。历史与传说之间呈现出一道扑朔迷离的鸿沟。通过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关系,运用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等相关理论,解读何文渊传说,探讨历史与传说的关系。研究表明:何文渊传说是明清以降温州人族群认同的形象表述,是温州民众对当地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传统社会里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思想互动,使中国文化具有历史与民俗传统交融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我国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我国传统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具有深远影响,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贯穿于中国古代民居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莱昂内尔·特里林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他认为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哲学都涉及道德问题,并且把小说置于社会、政治和现实中来考察风俗世态、道德与小说的关系.特里林认为,道德现实主义小说影响了众多的现实利益,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潜在的情感,使他们不容易变得麻木或漠然,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氛围,使得不公正的现象难以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7.
《阐幽明微:中国古代文化的多维观照》包括析微与建构、图像与阐释、文本与细读、视角与互动、辑补与考辨、发掘与漫谈六个专题,用意在依凭一个个精心择选的视点、焦点与拐点,聚焦问题意识和多维视角,勉力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拓展的可能性与实现的具体路径。这一部看似散章连缀的论文集,通过层出迭见的问题和异彩纷呈的灼见通往文学、文化的深幽之处,颇具形散神聚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渗透于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就其本质而言,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同时融汇了易学、儒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思想精髓的兼容的思想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中,"道"、"器"应是其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两个字。本文历数了"道""器"关系的起源、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杜贵晨学术新作《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详尽考辨,探讨古代小说的某些规律,把理论思辨与直觉感悟相会通,力求构建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在多方面均给读者带来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