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1):108-1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体系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太极拳养生保健观念的形成、太极拳养生保健观念发展,并从修身养生、运动养生、生活养生四方面阐释太极拳养生保健体系,丰富太极拳养生保健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养生保健体系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太极拳养生保健观念的形成、太极拳养生保健观念发展,并从修身养生、运动养生、生活养生四方面阐释太极拳养生保健体系,丰富太极拳养生保健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和逻辑分析对先秦时期的养生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动以养生"、"静以养生"及"医家养生"三种观点具有与现代医学及体育学所证实的科学内涵.同时阐明了三种养生观点与现代风靡全球的瑜伽健身运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本文旨在交流、挖掘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所蕴含的精华部分,古为今用,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和体育科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瑜伽的健身运动,使这项东方古老的强身术在推动全民健身浪潮中焕发更强的光泽,以造福更多的民众.  相似文献   

4.
<正>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春季的养生保健也会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郭海英教授提醒各位老人,初春养生保健要记住六个字:春捂、养胃、护肝。春捂:捂好背、腹、脚。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提前增添衣物。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  相似文献   

5.
进补在冬至     
<正>冬至除了有浓浓的"年味"外,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时机。《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即是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因此,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的何迎春主任医师认为,此时节更应当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适当调理,从而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除了早睡晚起,适度运动、节欲保精,保持精神豁达乐观、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不妨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6.
裕固族在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中传承和积累了特有的养生保健方式,这些养生保健方式保留在传统医药保健行为、民族服饰、饮食习惯、歌舞和传统体育运动等娱乐活动以及祭鄂博和火葬等宗教民俗行为中.本论述挖掘和梳理了裕固族的传统养生及保健行为,力图构建裕固族的特色养生保健体系,大力推广裕固族人生活习俗中有益于健康长寿的行为,既可提高民族素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内涵,并以此来辩证地指导养生保健和临床证治,不但能够起到良好的养生防病作用,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该文在简单阐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渊源及理论的基础上,从指导养生防病的运用和审时施治上的运用两个角度入手,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临床运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们国家中医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对中医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把传统保健体育养生与中医院校的体育教学相结合,让传统保健养生中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特点融入到中医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专业的保健养生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保健体育与养生的好处,加强身体锻炼的意识,熟练掌握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9,(2)
元月6日,《医药养生保健报》创刊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蒋正华、卢嘉锡、万国权、马文瑞等领导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医药卫生界、新闻出版界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来宾,共2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方荣欣主持了大会,并致开幕词。《医药养生保健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管、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该报旨在普及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们运用科学方法自我养生保健,达到健康长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蒋正华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创办《医药养生保健报》的时机很好,符合时代的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道教养生理念,追溯道教养生文化内涵,为当今大众养生保健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道教养生文化所蕴含的"道""理""术"思想为依据展开分析,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视觉归纳总结道教养生理念的深刻内涵。结果道教修炼养生以体魄健康作为主要目标,其养生文化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奠定了道教养生理念的文化背景,是促进形成中华传统体育基本框架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道教的养生理念丰富而深刻,其赐予人的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让人领略生命的价值在于返璞归真。探索适合现代中国人的养生模式,可以从道教养生文化中汲取精华,返本开新。  相似文献   

11.
以前提到死海漂浮和黑泥养生,人们可能会觉得在以色列、约旦及我国山西运城盐湖才有.如今,"中国死海"来到了京城,坐落于京西世纪城,为北京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享受中国死海·运城盐湖的死海漂浮和黑泥养生等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方霞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22):108-108
 “养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在我国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同时,国人对健康和长寿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养生保健图书出版曾经一度出现乱象,以张悟本和他的天量销售读物为代表的奇人奇书非常高调地占领了大众健康或养生保健图书市场,吸引了大批跟风模仿者,对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国家不得不采取此类图书的出版资质准入制度。作为被国家赋予此类图书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不仅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的养生保健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应该尝试为养生保健类图书的潜在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学养培育。《张琪论养生与防病》可以被认为是向社会提供兼具上述两种功能的出版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庄子是我国最早关注个体生命的思想家,提出了全身保命、精神自由等养生问题。梳理庄子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经历,发现其养生哲学的核心是保全生命和获取心灵自由,"无用"、"无为"、"无欲"﹑"心斋"、"顺物自然"等心态和生活方式是个人实现生命存活和精神逍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国民对健康养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养生旅游正势不可挡地从众多旅游业态中脱颖而出,成为旅游的新趋势。古佛山养生旅游资源涵括4个主类,5个亚类和17个基本类型,资源单体数量36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养生旅游要素和深厚的禅宗养生文化积淀,形成了良好的禅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以禅宗"道"的本质为切入点,将禅修境界与养生诉求、环境资源、旅游活动相融合,突出禅宗养生旅游主题,依据养生的"精神性"核心需求,按照问禅养身—习禅养心—参禅养性的逻辑理念,构建了"天人合一,禅养五重奏"禅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并针对观光游憩旅游、森林健行旅游、休闲人居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禅宗体验旅游等特色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养生结合中医理论,阐述养生的特殊作用,提出在体育教育中开发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对提高大学生养生保健能力,增进健康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等都具良好作用,对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高校教育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逐年增加,民众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保健养生已经成为人们每天离不开的话题。在"互联网+"时代,各类传媒不时在发布各种养生保健信息、知识,这些知识的真伪、科学性有无保障呢?普通百姓难以辨别。为此,媒体提供、传播的医学知识必须靠谱,这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各种媒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方能通过新媒体把医学科学知识广为传播,进而唤醒公众的健康意识,改变公众对健康所持有的不科学态度,促进公众采取科学的健康行为方式,大众的健康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健身价值及其对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促进功能,把养生思想和锻炼手段相结合,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运动形式,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传统体育养生内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促使大学生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还能促使学生注意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身心并炼,真正达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虚者,心斋也——读《庄》漫笔之六王锺陵一如果说《养生主》篇是从个体存在的角度,对人间的不幸有所透现的话;那么《人间世》则是在展现残酷的人间图景的背景上,来对个体的存在问题作出说明的。“颜回见仲尼,请行。”此句说颜回欲之卫而见仲尼,但开头不明说请行的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抱朴子养生论》的分析,阐述了葛洪的养生思想及其方法,指出其为传统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并对今天人们的养生保健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庄子在《逍遥游》、《应帝王》、《大宗师》、《养生主》、《德充符》、《秋水》等内外篇中都曾论述过养生说。他在《养生主》中提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意思是说用手指来折断树枝做柴烧,柴有完了的时候,但是火可以传续下去,而没有穷尽的时候。庄子以柴来比喻人的形体,用火比喻人的精神,用来说明善于养生之道在手顺着自然的正道以为常法,才能保全身体,护全性分,奉养父母,享尽天赋的寿命。他并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对养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