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长桥  吴佑实  方梅仙  孙瑛 《科学通报》1997,42(18):2008-2012
<正>用气体还原法在钢基表面上热浸镀Zn+5%Al+(0.01%~0.2%)RE合金是一种较新的热浸镀工艺,由于该镀层优良的耐蚀性能,极佳的成型性以及良好的生产工艺条件,从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并迅速投入工业化生产.国内对该课题也开始了长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作者用电解活化助镀溶剂法成功的研制出了生产该镀层的新工艺,并投入了工业化生产.从已大量使用该产品的电力和铁路部门来看,的确其耐蚀性能等技术指标明显好于传统的热浸镀纯Zn层产品.探索Zn+5%Al+(0.01%~0.2%)RE(下简称Zn+5%Al)热浸镀合金层为何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学者对其耐蚀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2.
鄢丹  魏丽  肖小河  周丹蕾  韩玉梅 《科学通报》2008,52(24):3075-3079
采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中药黄连中具有抑菌活性的3种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BAs)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在不同给药条件下, 以表达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半数抑菌浓度(IC50)、最大输出功率(Pmax)及达峰时间(tp)和总产热量(Qt)为指标, 对BAs抑制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地量化评价. 结果表明, k, Pmax和Qt均随BAs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减小; tp随BAs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延长; IC50分别为小檗碱806 μg/mL、黄连碱341 μg/mL和巴马汀236 μg/mL, 即抑菌活性大小顺序为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 结合既往研究结果, BAs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生长代谢强度按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的顺序依次减弱, 这与抑制青春双歧杆菌的强弱顺序正好相反.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C2和C3上连接的亚甲二氧基或甲氧基分别是其抑制大肠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主要功能团; C2, C3, C9和C10上连接的取代基对抑制痢疾杆菌的选择性较弱.  相似文献   

3.
磁场对酪氨酸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贵斌 《科学通报》1995,40(11):986-986
酪氨酸酶(Tyrosinase)又称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催化与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形成有关的一种含铜氧化酶.该酶分子中含有两个铜离子的结合位置,铜离子存在与催化活性有直接的关系.磁的生物学效应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们都试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磁的生物效应进行观察和研究,曾经有人研究了核磁共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增产效应,马逸龙采用生物传感器测定了H场磁化水对细胞内几种酶的活性影响.本文选用了广泛使用的H场磁化杯和流体磁化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首次比较研究了两种磁场磁化器对酪氨酸酶催化底物D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活性的影响.这一研究对于揭示磁场对生物体系内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影响及磁的生物效应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场、磁场处理水的研究和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电场、磁场处理水的物理性质做过反复的对比实验,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感到了水资源的宝贵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在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候,总结并进一步纵深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对于保护环境及充分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罗振国  韩庆国  张小云 《科学通报》2000,45(16):1763-1766
应用硝酸还原酶反应-分光光度法和组织化学技术对磁场处理后大鼠肾上腺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神经肽Y(NPY)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强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网状带、束状带细胞均呈NADPH-d阳性,部分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NPY阳性,不得髓内神经节细胞呈NADPH-d和NPY双染阳性,磁场可促使肾上腺一氧化氮量显著升高,并维持一定时间,神经肽Y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强度增强。对其相关机理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胡燎原 《科学通报》1993,38(2):162-162
莱氏衣原体作为一类缺少细胞壁的简单的原核生物,常被用来作为生物膜研究的模型。菜氏衣原体膜的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曲线,是确认生物膜存在由晶态转变为液晶态的一个有力的证据。但对菜氏衣原体膜精细DSC图谱尚无人进行研究。近几年来高灵敏度的差示扫描量热仪法的出现,为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它能清晰地显示膜上主要蛋白的热转变峰,用这种方法得到了许多天然膜结构的精细DSC图谱。我们在过去对菜氏衣原体膜上ATPase研究的基础上,利用  相似文献   

7.
王邦宁  谈夫 《科学通报》1996,41(18):1677-1680
在蛋白质溶液热力学研究领域,有两种温度变化诱发的变性。一种是最常见的温度增加诱发的热变性,它的进行伴有热量吸收和焓、熵增加。另一种是30多年前由Brandts用间接数据长程外推所预言的冷变性,也就是说,随着温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从天然态的紧密有序结构诱变成无序结构。冷变性的进行伴有热量放出和焓、熵减少。变成无序结构将增加混乱度,但熵反而减少。这一切使得冷变性现象似乎不可理解。这个热力学上的佯谬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NMR,CD,UV等波谱法不同,量热法可直接地、不依赖模型地测定变性焓。因  相似文献   

8.
在静磁场作用后水的光学特性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波  庞小峰 《科学通报》2007,52(9):999-1002
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在静磁场作用下水的光学特性的改变.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得经磁场处理的水具有饱和效应与记忆效应, 即磁场处理时间越长, 磁场对水的影响越强, 但在中止外加磁场后, 这种影响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同时, 磁处理后的水在中红外区的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有明显变化, 在 5500~4000 cm&;#8722;1的近红外区也有同样的变化; 磁处理后水的紫外光谱在200 nm附近的吸收明显增强; 其 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磁场处理后的水的衍射强度也有一定增加, 在磁处理水中加入具有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后, 其衍射谱发生了谱线的移动和峰值的增加, 这清楚地表明水经磁场处理后具有一定磁性. 利用水的磁化理论和磁场与物质的作用特点简明地解释了经过磁场处理后水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与X衍射谱所发生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9.
恒磁场影响固定化α-淀粉酶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流水  朱元保  何双娥  曹祉详 《科学通报》1996,41(20):1852-1854
磁场生物效应是当代生物磁学的三大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应用生物磁学的基础。为了探索磁场生物效应,人们已利用不同类型的磁场对许多生物体及不同结构层次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以离体酶为研究对象的报道不多,有关磁场对固定化酶反应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价廉易得、性能优良的软聚氨酯(PU)泡沫为载体,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α-淀粉酶,制成酶反应柱,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考察了磁场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观察  相似文献   

10.
汪洋  汪集旸  马宗晋 《科学通报》1998,43(11):1191-1194
采用Pollack等人 1993年给出的全球热流场 12阶球谐系数 ,求出南、北半球以及0°半球、18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和热散失量 .计算结果表明 ,南半球平均热流值为 99 3mW·m-2 ,显著高于北半球平均热流值(74 0mW·m-2 ) ;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 (94 1mW·m-2 )也高于 180°半球 (79 3mW·m-2 ) .南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达 22.1× 1012W ,是北半球地幔热散失量(10.8×1012 W )的两倍;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为16.9×1012 W ,与18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16.0× 1012W相近 .大陆与海洋在全球的非对称分布是导致地球内部热散失量具有半球非对称性的原因 .热散失量的非对称分布是地质历史中的长期现象.  相似文献   

11.
高汝伟 《科学通报》1994,39(4):312-312
自第三代稀土永磁Nd-Fe-B合金出现以来,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永磁性能,开展了许多理论及实验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些作者就其成分配方,烧结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我们就烧结磁体制备过程中磁粉压型时的取向磁场对磁体晶粒的取向程度及其永磁性能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用气体还原法在钢基表面上热浸镀Zn 5%Al (0.01%~0.2%)RE合金是一种较新的热浸镀工艺,由于该镀层优良的耐蚀性能,极佳的成型性以及良好的生产工艺条件,从而引起国际上广泛关注,并迅速投入工业化生产.国内对该课题也开始了长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作者用电解活化助镀溶剂法成功的研制出了生产该镀层的新工艺,并投入了工业化生产.从已大量使用该产品的电力和铁路部门来看,的确其耐蚀性能等技术指标明显好于传统的热浸镀纯Zn层产品.探索Zn 5%Al (0.01%~0.2%)RE(下简称Zn 5%Al)热浸镀合金层为何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学者对其耐蚀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松若富夫 《科学通报》1989,34(9):680-680
极低温量热法是研究物质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顺磁性物质在低温下常表现出特征热容异常。如与自旋组态相关的能级分裂通常引起Schottky异常,而铁磁或反铁磁取向则明显表现出尖锐的相变峰。现在各种极低温实验已可方便地用~3He/~4He稀释致冷机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张少锋  鄢丹  唐慧英  杨明  王跃生  肖小河 《科学通报》2010,55(35):3384-3390
为筛选适宜的注射用增溶辅料、减少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嗜热四膜虫BF5为模式生物,建立基于微量量热技术的注射用增溶辅料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恒温28℃时,监测不同注射用增溶辅料(泊洛沙姆188、吐温80、吐温2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400)干预嗜热四膜虫BF5生长代谢的热谱曲线,抽提生物热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上述增溶辅料干预下,嗜热四膜虫BF5生长速率常数(k)、5%抑制浓度(IC5)、最大输出功率(P1,P2)、达峰时间(T1,T2)和发热量(Q)呈现规律性变化;且k与增溶辅料浓度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0.9),IC5依次是泊洛沙姆188为2.18mg/mL,聚乙二醇600为1.35mg/mL,吐温80为1.07mg/mL,聚乙二醇400为0.58mg/mL,吐温20为0.045mg/mL.主成分分析表明,参数k,P1和Q能够较好体现热谱曲线整体信息,可用于增溶辅料生物安全性的量化评价.这也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印证,即在相同浓度下,泊洛沙姆188对嗜热四膜虫BF5生长代谢毒性较小,而吐温20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厉怡  孙志恒  都有为  侯亚义 《科学通报》2020,65(13):1165-1172
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是生物体至关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期、增生期及重塑期3个阶段.机体免疫系统在每个阶段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通过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协同工作,以便调节组织修复及再生.近年,随着电子设备及磁性材料的普及应用,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且关于磁场对生物体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磁场,在多种疾病模型中能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通过改变巨噬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髓系抑制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功能与表型影响组织修复的进程.相比之下,磁场对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机体免疫系统为中心,对磁场影响组织修复和纤维化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便探讨磁场在组织修复和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寻找利用磁场治疗疾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热浸镀工艺以及工艺原理的分析及研究,并通过对热浸镀金属在海洋环境中耐蚀性的测试分析,认为热浸镀层对基体金属具有很好的综合保护性.  相似文献   

18.
1.5~5.0GPa压力下冰-水平衡的超高压差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有生 《科学通报》1995,40(23):2175-2175
众所周知,微量水对矿物和熔体的物理性质会产生重大影响:强度和粘度降低,扩散速率和电导率增大,地震波衰减,固相线由于水的加入而降低等.这种广泛的影响无所不在,使得水成为所有地质体系中最活泼的成分,可用以解释整个地球的演化和动力学.水的PVT关系是其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冰-水相平衡系统中,水的P-T稳定范围由熔化压力线范围限定,沿着这条曲线,水与冰的各种变体处于平衡.水和其它固体样品不同,必须就位测量其物理化学性质,这就增大了实验测量的难度.尽管水在地质上很重要,有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李志元  张欣 《科学通报》2019,64(8):中插1,748-760
细胞骨架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主要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在维持细胞形态、调控胞内物质运输、调节细胞分裂和细胞迁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生殖发育和肿瘤发生等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是细胞生物学以及肿瘤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关于稳态磁场对真核生物细胞骨架影响的研究在理论解释和实验观测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理论解释方面,研究者不仅计算了肽键的微弱抗磁各向异性,而且进一步计算了微管多聚体较强的抗磁各向异性.在实验观测方面,研究者发现不仅体外纯化的微管或微丝能够沿着强磁场方向排列,并且细胞内由微管或微丝构成的相关结构也会受到稳态磁场的影响,例如纺锤体、精子和草履虫纤毛等.相比之下,磁场对中间纤维的影响研究较少.随着高场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的研发与应用,以及稳态磁场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在应用的逐步开发,进一步研究不同参数稳态磁场与体内细胞骨架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和解释磁场对肿瘤发生和生殖发育等的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辛羽飞  武炳义  卞林根  刘舸  张玲  李韧 《科学通报》2012,(30):2872-2881
利用气候模式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CAM3.1)作为工具,在保持模式陆-气之间能量、水量守恒的状况下,通过在其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3.0)中引入了未冻水过程,改变了冻土中的水热属性,分析了欧亚区域气候对冻土变化的敏感性、东亚季风对冻土变化的响应等相关问题.研究发现:(1)未冻水过程较为显著的改变土壤中冰、水比例,其对地表温度、土壤温度有显著影响.(2)欧亚区域(包括东亚)气候对冻土变化较为敏感,1月海平面阿留申低压有所加强,500hPa乌拉尔阻塞高压减弱,东亚大槽减弱.7月阿留申群岛地区海平面气压显著减弱,500hPa位势高度大陆有显著的负异常,海洋有显著的正异常.(3)1月东亚地区850hPa风场南风分量增大,冬季风减弱;7月大陆气旋性异常,海洋反气旋性异常,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风加强.(4)东亚夏季降水有显著改变,其中青藏高原南部、长江流域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降水显著增大,华南、海南岛地区显著较少,我国中部、华北地区减少,但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30°N附近,有显著的空气上升运动,其南北两侧有显著的下沉运动,中高纬度太平洋暖湿气流在东北与北方冷空气汇合,这些因素是上述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