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过程及多糖变化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PAS法和铁矾苏木精染色,观察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胚胎发生的类型属于藜型;合子发育为直线型四细胞原胚和近似T型的四细胞原胚;胚乳发育为核型;在胚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球形原胚后期不进行子叶的分化,胚体呈椭圆形生长.胚发育过程的营养来源于珠心组织积累的可溶性多糖、胚乳组织等;从胚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应分析,出现异常发育不是营养缺乏所导致的.胚后期的异常发育可能是驼绒藜种子败育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沙冬青种子发育过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沙冬青的柱头上具纤细的长指状乳突细胞,空心花柱细长;2)邻近珠柄的子房壁内侧表皮细胞内所贮淀粉粒随受精及胚的早期发育而消失;3)胚乳母细胞早于受精卵发育,属核型胚乳;4)胚柄细胞内均有“圆球状”体,基部区域外层的细胞壁发生内突;5)胚胎发生为茄塑,胚从心形期发育至鱼雷形期,发生了90°旋转;6)成熟种子中,种皮由外珠被构成,胚乳细胞残留1~2层。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体细胞胚胎(胚状体)发生。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可直接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继代培养中发生胚状体。多数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的表层细胞和表层之下的几层细胞,少数产生于愈伤组织的较深层。胚状体发生于单细胞,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大致相似。多数胚状体发育正常,具有一个芽端和一个胚根端。少数胚状体形成具多个芽端而共用一个胚根端的次生连体胚。胚状体发生不同步。胚状体只有在分化培养基上才能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切片观察表明:小麦的胚状体发生有两种方式,表面发生和内部发生.胚状体来源于愈伤组织中的单个原始胚性细胞.胚状体的发育经历了单个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团、球形胚、心形胚、成熟胚阶段.木实验支持胚状体单细胞起源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种子与吸器起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锁阳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胚为球形原胚,合点端细胞大,珠孔端细胞小.胚细胞中含有油滴、蛋白质及淀粉.胚乳细胞的细胞壁较厚,由纤维素组成;中心及近胚的胚乳细胞壁内突生长,细胞腔呈不规则形;胚乳细胞内含油滴、淀粉.种皮由几层细胞组成细胞壁未木质化.吸器起源于珠孔端的胚细胞.吸器由外被薄壁细胞的分生细胞区和伸长区组成;吸器细胞含有细胞器,多糖颗粒及一些膜包被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葡萄(VitisviniferaL.)的花药和花丝为实验材料,观察了葡萄离体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葡萄的花药和花丝经诱导都可形成胚性和非胚性两类不同的愈伤组织,与外植体来源无关,胚状体经胚性愈伤组织产生.(2)胚状体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表层或表层以下的单个细胞,这些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染色深,在表层者易于脱落而处于单个离散状态,它们的第一次分裂有均等分裂,也有不等分裂,经2细胞、3细胞、多细胞原胚等阶段发育为成熟的胚状体.(3)葡萄胚状体具有与双子叶植物合子胚相似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途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在表面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较小,大小均一,多以细胞团形式存在,呈球形;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不易成团,细胞之间孔隙较多。胚性细胞迅速增殖,其中一些细胞形成体胚的原始细胞,依次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发育成完整植株,在体胚发育过程当中保持较好的同步性和独立性。杂交鹅掌楸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体细胞胚尤其是成熟体胚与愈伤组织结合较松,易自行脱落。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从虎耳草幼花轴培养中诱导出胚状体并再生为完整植株所需的条件。对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胚状体形成的几种因素作了初步探讨。并描述了胚状体发生过程中的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了一些与合子胚发育类似或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采用电镜制片的方法对羊草的双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羊草的双受精属有丝分裂前配子配合型。开花后约4h精子进入胚囊。两精子几乎同时进卵核和极核之一,精核分别在卵核和极核内松散,同时出现1到2个雄核仁。合子时期雌雄性核仁不融合,直到合子分裂前期仍为多核仁。羊草胚胎发育为紫菀型。一般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但偶见有斜分裂。合子未见有极性,在二细胞原胚后期见有极性表现,超微结构显示,顶细胞和基细胞中圆球体大小和发育时期不同。胚发育经过原胚、椭圆形胚,再经胚分化期和成熟期发育为成熟胚。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蒙古绵羊胚胎胃的组织发生,主要对5-550mm胚胎胃的组织结构及主要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5mm胚胃芽呈梭形膨大;胚胎发育到70mm胃的外形同成体的基本一致; 5mm胚胃壁由复层上皮和多层胚性结缔组织细胞构成;8mm胚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下为大量的胚性结缔组织;30mm时瘤胃和网胃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瓣胃和真胃上皮仍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腺开始发育;90mm胚网胃皱襞开始形成; 164mm胚真胃胃小凹底部形成强嗜碱性细胞群;195 mm胚瘤胃瘤状突开始发育,真胃出现壁细胞;252 mm胚网胃出现平滑肌带;290 mm胚真胃腺体可分辨出壁细胞、主细胞、颈黏液细胞;335 mm胚网胃黏膜肌可见并进入皱襞;550 mm胚网胃平滑肌带清晰可见,网状皱襞及其乳突从外形上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1.
黄刺条为核型胚乳,胚乳细胞质沿胚囊周缘分布,中央为一大液泡.球形胚后期,胚乳细胞化从珠孔端开始.合点端胚乳不形成细胞壁.在鲁雷形胚的早期,合点端形成具游离核的胚乳吸器,成熟种子中,留有一层胚乳细胞.合子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基细胞纵横分裂形成多细胞胚柄.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成熟胚的子叶中具大量淀粉和蛋白质.种皮由外珠被发育和分化形成,在发育过程中,随着胚的发育,外珠被中的淀粉发生变化.本文还讨论了发育胚及其周围组织间营养物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祝光苹果的生理落果期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的落果高峰。第一个落果高峰出现在盛花后第二周。此期正常果的胚株内,胚已发育至线形胚阶段;胚乳处游离核时期;珠被、珠心细胞和胚乳游离核周围均有淀粉粒分布。而此期落果中,多数胚珠的珠心和内球被退化,没有胚和胚乳的发育;仅存的外珠被中也未见淀粉粒。第二个落果高峰出现在盛花后第五周。此期正常果的胚珠内,胚处于心形期至鱼雷期;胚乳已细胞化:胚囊和珠心组织中淀粉粒消失;珠被中淀粉粒增多。而此期落果的胚珠内,胚处心形期;胚乳出现退化迹象;珠被中淀粉粒较少;承珠盘细胞内出现棕褐色沉积物。  相似文献   

13.
应用树脂薄切片的甲苯胺兰O-PAS反应结合苏木精整体染色法,对秦艽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胚珠发育早期,其任何部位均未见淀粉料,稍后首先在合点区出现淀粉粒,再从合点向珠孔端逐渐扩大分布范围,开花前,珠被细胞中出现淀粉积累的两个高峰:大孢子母细胞时期;成熟胚囊时期,珠被细胞中淀粉粒增长迅速,数量多,个体大。胚囊成熟时,卵细胞内,次生核周围也积累许多淀粉粒。受精后,珠被及胚囊内淀粉  相似文献   

14.
锁阳(C.songaricumRupr.)的胚乳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种子成熟后,胚乳多层,壁内突的胚乳细胞在中心围绕着胚.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形成珠孔端基细胞和合点端顶细胞;基细胞具液泡,顶细胞纵裂二次,分别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以后进行各方向分裂形成球形原胚,基细胞参与胚体形成球形原胚,基细胞参与胚体形成,成熟种子中胚为球形原胚  相似文献   

15.
植物种子的大小和品质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控制种子籽粒大小发育的相关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通过分析种子发育缺陷突变体或QTL等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发现许多控制种子发育的重要基因影响着种子的大小和产量.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的研究发现,许多调控种子发育的功能基因通过整合到植物激素的代谢或信号转导途径起作用,说明植物激素在调控籽粒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关作用的分子机理及其遗传调控网络待阐明.该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发育研究为例,着重介绍植物激素调控种子籽粒大小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及发育和土壤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微区分析法测定了莲果皮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含有Na,Mg,AI,si,P,S,Cl,K,Ca等9种元素,偶见Mn与Fe。在发育过程中Ca的含量递增,而K,Cl,S,P 4种的元素含量递减。在不同组织中,上述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如外表皮中Ca含量最高,而内表皮中K的含量最高。土壤对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影响很大,莲的同一品种磨山红栽种于武汉及北京两地,其Si,Al,Mg和ca含量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影响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胚的发育状况、外种皮的结构以及种子各部分抑制物质相对活性.结果表明种子形态成熟时,种胚基本成熟,离体培养可以生长成苗;外种皮的不透气性和胚乳中的某些抑制物质可能是抑制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因素,但ABA不是萌发的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The embryo and endosperm development inRanalisma rostratum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zygote divides by a transverse wall to form basal and apical cells. The larger basal cell undergoes no further division and becomes the basal suspensor cell. The embryo development conforms to the Caryophyllad type. In the mature seed, the embryo is U-shaped and forms the embryonic shoot apex accompanied by one intraseminal leaf. The endosperm development belongs to the Hebolial type. The primary endosperm nucleus (invariably lying in the chalazal part of the embryo sac) divides and forms a large micropylar chamber and a small chalazal chamber. The chalazal endosperm chamber remains uninucleate, and free nuclear divisions occur in the micropylar chamber. Cellularization of the endosperm begins simultaneously from the micropylar and the chalazal ends. The cellularization is related to phragmoplast and cell plate, and does not arise from the free growth wall. Accompanying the embryo development, the endosperm degrades and does not exist in the mature seed. In the proembryo developing stages, the basal suspensor cell and chalazal endosperm cell grow to a considerable size. The nucleus and cytoplasm stain densely. Sometimes, binucleate or trinucleate was observed in both of the two cells. In the laterally concave embryo stage, they begin to degenerate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cellularization of the endosperm. They are presum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nourishment of the embryo proper in the early stages of embryo developmen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ang Jianbo: born in May. 1964, Ph. D.  相似文献   

19.
硬序重寄生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序重寄生(檀香料)主要寄生在显脉松寄生(桑寄生科)上,是全寄生性的细小灌木,有许多特化的形态和结构特征;胚芽退化;胚根发育穿透寄主的树皮,进入寄主体内,形成寄生根。寄生根分化成“皮层根”和行吸收功能的吸器根。由皮层根产生根出条,形成寄主体外部分。 根出条基部是一小段营养体段,其以上是在成熟时占大部分的生根体段。茎上互生鳞片状叶,无或很少次生结构。单花具有很短的花梗,成熟时簇生于鳞叶腋内,单花被,通常4片花被片,花被下常有4个很小的小苞片,单性雌雄异株,4枚雄蕊,四室花药,下位子房一室,特立中央胎座。果实具果皮、果肉和一果核。果核外附一层含胶质的细胞,内含一粒种子。种子无种皮,胚乳发达;胚乳内有一柱状胚。  相似文献   

20.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①胚珠发生为厚珠心类型,珠心表皮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多层珠心周缘细胞,胚珠有直生与倒生胚珠2种类型,具双珠被,珠孔在成熟胚囊时期为内外珠被共同形成;②胚珠内孢原细胞为单细胞,并直接分化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发生时,珠孔端一个细胞不分裂,合点端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大孢子发育三分体,为直线型排列.③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成熟后为7细胞8核胚囊,胚囊合点端有承珠盘.开花前,两极核融合为一个次生核,反足细胞退化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