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已从单个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聚战略演化,产业集聚通过协同效应显示出新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产业集聚形成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集聚的方式,另一种是自然集聚方式.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FDI的集聚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产业集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跨国公司在我国产业集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跨国公司FDI的集聚共生模式基础上,论证了这种模式对我国地方产业发展的积极效应和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金融发展对IT企业的R&D投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实证检验模型,运用IT上市公司和中国工业经济年鉴等数据,研究产业集聚和金融发展对信息技术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大,产业集聚对IT企业R&D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所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对IT企业R&D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理论视阈与现实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文明 《科技与经济》2011,24(6):106-11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也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然要求。与其他学者理解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战略、新产业和新技术三个层面而谋定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是在关键核心技术驱动下,服务于国家战略目的,具有辐射范围广,反映全球竞争力的集聚区。基于我国的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应以"重大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聚区创新体系建设""三位一体"为目标,并在集聚区规划、市场体系、财政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金融产业集聚是指金融产业成长和发展进而形成金融地域密集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向少数中心城市的集聚。本文分别选定三大经济圈的金融中心,通过分析信贷资源、保费资源等的占比,发现环渤海经济圈的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在三大经济圈中是最高的,最终得出发展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及其影响,推动环渤海经济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工业集聚伴随着近些年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也初步显现。地区的不断开放成为长三角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国际贸易对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有多大的推动作用?是否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该文选择长三角制造业中六个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对以上问题做了实证检验。结果证明这种正影响在某些行业中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科技信息》2009,(20):I0320-I0321
当前我国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发展滞后,实现城市化目标的主要约束是缺乏核心产业作支撑。突出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容易实现,人口集聚的产业依托力量不足。而我国东部部分地区产业集聚现象日趋突显。产业集聚成为了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力量,有效地推动了这些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文中系统分析了产业集聚对我国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文章从定性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的内涵,分析产业集聚的作用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区位熵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产业集聚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发展存在较高的产业集聚水平,但近期集聚水平有所下降.产业集聚现象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有扩散效应,并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但也应重视反集聚经济对海峡西岸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从资源整合,分区规划及跨省区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0—2020年我国24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空间溢出视角下产业集聚与经济集聚对制造业低碳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专业化集聚与经济集聚显著提升本地制造业低碳创新绩效,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区域制造业的低碳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作用,而产业多样化集聚阻碍地区制造业低碳创新绩效的提升;经济集聚调节产业集聚与制造业低碳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是衡量一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处于劣势地位,集聚程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需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依次降低,并针对相关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包含九省两市的长江经济带获准设立为国家发展战略带,我国将形成"沿海一纵"和"沿江一横"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考察我国珠宝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给珠宝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珠宝产业发展布局之间的关系。认为"沿海一纵"及"沿江一横"T形发展格局在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由线(带)到面、自东向西纵深发展的同时,将可能使我国珠宝产业由近于带状分布的三足鼎立向东西南北中多极化发展,为正处于调整期的珠宝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及空间,有利于原有珠宝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形成溢出效应。新的长江经济带活力的形成和释放,必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珠宝产业走向国际主流市场;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有可能利用其资源、财政及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及区域品牌,从而提升处于调整期的我国珠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会对东部沿海带原有的产业集聚形成一定的冲击,原有产业集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12.
传统煤炭区域经济规模经济有效性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现有煤炭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是我国目前煤炭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传统煤炭区域规模经济有效性发展策略的探讨不仅对现有的煤炭经济发展现状有较大的改观,而且对我国煤炭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章从煤炭区域的规模经济的发展现状与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原理出发,提出了我国传统煤炭区域规模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提出产业集聚概念的基础上,指明了分析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出发展产业集聚的措施及对策起到重要作用,分别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水平、政府政策引导规划、区位优势及交通环境、特色优势资源、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等宏观因素和企业决策、经营、管理水平等微观因素如何影响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发展,为河南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河南各地建设更加符合本地发展特点的产业集聚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对2016年全国30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和高技术产业规模经济程度进行测度。构建计量模型,研究规模经济、运输便利度、人力资本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度的影响作用程度。结果表明:规模经济、运输便利度、城市化是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积极因素;而人力资本水平则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推动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撑,因此探索我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测算我国省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Dagum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法等,研究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区域格局;(2)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竞争集聚位居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障碍因子排名前列,说明产业集聚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自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3)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四大区域间的差异,组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在空间溢出效应下,中低、中高、高类型的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更容易发生“等级锁定”。  相似文献   

16.
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产生了显著的推动力,但也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即贸易开放对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拉动力较强,而对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还显示,技术人力资本是拉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所在,R&D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分别是拉低中部和西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内在机制 产业集聚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它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一般包括同一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类产业的集聚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中国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集聚及测量以及促进我国产业集聚的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2):112-116
选取2010—2016年数据,计算湖南省林业产业区位熵指数,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引入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作为控制变量,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计量模型,研究湖南省林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2010—2016年湖南省林业产业呈现集聚状态,集聚效应明显;林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与湖南省林业产业集聚程度逐年降低、缺乏联动效应等原因有关.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湖南省林业产业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9—2019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环境污染条件约束下的超效率SBM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均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多呈现出高高集聚(H H)现象,中西部地区多呈现出低低集聚(L L)现象;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提高本地区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但抑制了临近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对本地区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对临近地区经济效率的抑制作用,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总体绿色经济效率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