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3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73例患者进行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动脉血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2%,相比对照组(8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有较大幅度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患者的PaO_2水平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aCO_2和pH水平变化不明显,不同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较传统开胸手术损伤轻微、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动脉血气影响也相对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验观察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对瑜伽完全呼吸的急性反应及慢性适应.方法:采用MCA-3C心脏(功能)信息综合检测仪记录分析比较了女大学生(n=9)完全呼吸锻炼前、中、后10分以及五周完全呼吸训练(每周5次,每次30 min)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完全呼吸前自然呼吸状态相比,完全呼吸中心率显著加快(P=0.074),SD及P50极显著性增加(P<0.01).LF.S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HF.S则呈显著性减少(P<0.05),T.S及LF/HF也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当完全呼吸结束恢复到自然呼吸状态后10分钟上述改变则显著性逆转.②对照组(n=7)各项指标五周前后两次测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瑜伽完全呼吸组后测与前测相比,P50显著性降低(P<0.05),LF.S显著性减少(P<0.05),LF/HF显著降低(P=0.09).结论:完全呼吸时心率变异性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升高;完全呼吸训练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降低及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期间L-精氨酸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先天性房缺、室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精氨酸组(T组)(15例)于麻醉后切皮前将L-精氨酸20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经颈内静脉用微量注射泵以99ml/h的速度泵人体内。对照组(C组)(15例)中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泵人等量5%葡萄糖注射液,但未加任何药物。在麻醉后切皮前(基线值t1)、CPB后30分钟(t2)、CPB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24h(t5)检测两组病人血小板数(PLT),电镜观察血小板形态及超微结构;记录术后24h胸腔引流量。结果:切皮前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两组血小板数于t2~t4各时点均下降(P〈0.05);T组血小板数的下降幅度较C组低(P〈O.05)。术后胸腔引流量较C组明显减少(P〈0.05)。C组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明显,T组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较C组明显减轻。结论: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期间血小板超微结构异常改变,易致术后出血;L-精氨酸在CPB术中可以起到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评价依据静态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设置全身麻醉下单肺通气(OLV)的呼吸末正压(PEEP)对开胸手术患者的保护性作用.方法:选择48例ASAⅠ~Ⅲ级择期行单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前双肺通气(TLV)3min,描绘准静态P-V曲线,确定P-V曲线吸气支的低位拐点对应的压力值(Pinf),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例,对照组C组给予Vt=10mL/kg,PEEP=0;P0组Vt=6mL/kg,PEEP=0;P1组给予Vt=6mL/kg,PEEP=Pinf+0cmH2O;P2组给予Vt=6mL/kg、PEEP=Pinf+2cmH2O.分别于TLV、OLV各20min后,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查,推算肺内分流率;分别于TLV、OLV各15 min评估呼吸力学平稳后记录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以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分别在OLV开始时与OLV结束时采取外周血测定血管血浆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与TLV比较,OLV后各组呼吸力学指标显示气道平台压、气道阻力升高,肺顺应性减低(P0.05);开胸OLV呼吸力学平稳后,与C组比较,P0、P1组呼吸力学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气道平台压升高,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升高,PaO2升高(P0.05),在OLV结束时,与C、P0、P1组比较,P2组vWF、hs-CRP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OLV期间,小Vt(Vt=6mL/kg)结合Pinf+2cmH2O设置PEEP值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显著降低术前肺功能正常或轻度减低患者的气道阻力,改善肺顺应性,提高氧合效率,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手术疗效,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5.
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20例,随机分为超滤组(n=180)和对照组(n=40)。采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测定两组转流前、超滤前和超滤后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e)、肺顺应性(CL)。于超滤结束后30min检测血红蛋白压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记录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结果全组无死亡,未发现与改良超滤有关的并发症。超滤组Ppeak和Pplat在超滤后较超滤前明显下降(P<0.05),CL则明显升高(P<0.05)。超滤组HCT、PLT、FiB超滤后半小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超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超滤可明显提高HCT,并能改善呼吸功能,还明显减少围术期库血用量、胸引量、缩短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探究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根据手术选取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KPS功能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比较,观察组KPS评分(72.63±5.89)分、(90.47±3.20)分均高于对照组(56.42±7.24)分、(82.56±4.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P0.05)。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探究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5月庄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以腹腔镜疝修补术质量,对照组以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清IL-6与CRP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与对照组相比较轻(P0.05),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多(P0.05);术后24h,2组血清IL-6与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机体损伤小,利于术后恢复,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失血性休克复苏家兔血浆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和意义及牛磺酸可能的防治作用,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动物模型,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2组(n=8):休克组、牛磺酸治疗组,连续观察休克前、休克1.5 h、复苏后1h、2h、3h血浆(NOS)活性、NO代谢产物(NO_2~-/NO_3~-)含量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限血浆NOS活性、NO_2~-/NO_3~-含量均明显高于休克前及休克1.5 h(均P<0.01),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限MAP明显低于休克前(均P<0.01);牛磺酸(40mg·kg~(-1),iv)可显著缓解复苏后各时限上述指标变化(P<0.01)。提示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过量产生的NO可直接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血压进一步下降,牛磺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循环低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评估搏动性导管(PUCA)泵对急性心力衰竭绵羊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16只绵羊进行左心衰竭诱导,其中10只诱导成功,诱导成功的绵羊随后行PUCA泵辅助,辅助时间为3 h.分别于心力衰竭前、心力衰竭时及辅助后每隔30 min监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10只绵羊中7只成功支持达到规定的时间,另3只绵羊因技术原因未能完成实验,其中1只PUCA泵导管未能通过主动脉瓣而进入左心室,1只因导管插入太深致使导管瓣膜亦位于左心室,1只辅助1 h后,因低血钾突然心跳停止死亡.成功的7只绵羊在支持期间血流动力学逐步恢复并趋向稳定,血压接近正常的基线值.SBP从(86.57±17.03)mmHg升高到(124.00±25.94)mmHg (p=0.004),DBP从(7.71±12.62)mmHg升高到(89.29±16.67)mmHg(p=0.002),MAP从(68.86±15.23)mmHg升高到(105.14±19.13)mmHg(p=0.001),但CO、CVP、RVEDP、LAP和LVEDP没有明显的变化.首次用PUCA泵辅助成功地维持急性心力衰竭绵羊的血流动力学3 h.因此,对稳定急性心力衰竭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如进一步改进PUCA泵的制作工艺和植入途径,该泵有望应用于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以维持其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富硒螺旋藻对肝叶切除大鼠肝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富硒螺旋藻(Se-SP)对大鼠肝叶切除术后肝细胞的抗氧化效应。方法:采用W istar大鼠复制67%肝切除模型,3个不同剂量组的大鼠于术前连续7 d按每天每公斤体质量灌胃150 mg(H)、50 mg(M)、15 mg(L)的Se-SP,另设生理盐水(P)和假手术(F)对照组。在手术前(0h)及术后12 h和48 h等不同时间点取大鼠肝细胞,检测肝细胞中硒(Se)、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浓度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P、F组相比,H、M组肝细胞中Se、GPx和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Se水平与GPx活性呈明显正相关(R2=0.75,P<0.05)而与MDA呈明显负相关(R2=0.70,P<0.05)。结论:Se-SP对肝切除大鼠肝细胞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保护效应,对GPx活性具有明显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is contraindicated without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METHODS: Some 153 IABP patients in the King Abdulaziz Cardiac Center (KS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Anticoagulation group (Group A) consisted of 71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heparin intravenously with target aPTT 50-70 seconds. Non-anticoagulation group (Group B) consisted of 82 patients without intravenous heparin during balloon pumping.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platelet count, D-dimer,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and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 were checked respectively at the point of baseline, 24 hours, 48 hours and 24 hours post IABP counterpulsation. Clot deposits on balloon surface, vascular complications from IABP including bleeding and limb ischemia were recorded. RESULTS: Platelet count and PAI-1 level decreased at 24 hours and 48 hours in both groups (P<0.05). D-dimer and FDP level increased at 24 hours and 48 hours in both groups (P<0.05), but returned to the baseline level 24 hours post IABP removal (P>0.05). Three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2 patients in Group B developed minor limb ischemia (P>0.05). No major limb ischemia in either group. Two patients in Group A suffered major bleeding and required blood transfusion 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whereas no patient had major bleeding in Group B. Eight patients had minor bleeding in Group A, but only 2 patients in Group B (P<0.05). No clot deposit developed on IABP surface in either group. CONCLUSION: IABP is safe without routine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Selecting appropriate artery approach and early detection intervention are key methods for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评价吸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TPED)手术效果是否存在影响,选择62例诊断为LDH的患者行TPED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为对照组和吸烟组。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和6个月,通过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生活质量,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统计比较两组之间ODI评分、改良MacNab标准和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BMI、病程、住院时间、随访时间、腰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布、严重程度及手术入路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 257、0. 282、0. 693、0. 050、0. 616、0. 761、0. 884、0759)。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手术时间略长(t=1. 014,P=0. 319),出血量略多(t=1. 517,P=0. 141)。吸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 8%)高,复发概率(5. 9%)也高;而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 2%)低;复发概率(2. 2%)也低,但是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 223和0. 476)。所有患者ODI评分显著下降(F=345. 429,P=0. 000)。吸烟组患者术后ODI评分改善不如对照组明显(F=4. 490,P=0. 043)。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3. 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U=255. 0,P=0. 045)。说明TPED是一个安全有效治疗LDH的手段,能够显著改善LDH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是吸烟对于术后效果有一定影响。实际临床工作中,为了获得更好TPED手术疗效,要重视围手术期戒烟。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下不同程度中暑大鼠血常规及肠黏膜的病理学变化。方法将SPF 级SD 雄性大鼠48 只,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 NC 组) 、轻度中暑组( LHS 组) 、中度中暑组( MHS 组) 、重度中暑组( SHS 组) 。置于“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的沙漠干热环境温度( 41 ± 0. 5) ℃,湿度( 10 ± 2) % RH,禁食禁水。分别于( 50 ± 5) min、( 100 ± 5) min、( 150 ± 5) min 造成大鼠轻、中、重度中暑模型后,立即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深度麻醉处死,留取静脉血及回、结肠组织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和病理学观察评分。结果大鼠随中暑程度的加深,白细胞数逐渐增加,SHS 组白细胞数较其它各组增加明显( P < 0. 05) ; 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MHS 组较NC 组、LHS 组增加明显,SHS 组较其它各组增加明显( P < 0. 05) ; MHS 组血小板数较NC 组、SHS 组增加明显( P < 0. 05) 。MHS 组、SHS 组回肠和结肠病理学损伤评分随中暑程度的加深显著增加( P < 0. 05) ; MHS 组、SHS 组内回肠病理学损伤评分高于结肠( P < 0. 05) 。结论沙漠干热环境造成中暑大鼠白细胞数、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小板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肠黏膜病理学变化随中暑程度的加深而进行性加重,其中回肠较结肠病理学损伤更为严重,提示预防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对小肠黏膜的保护尤为重要,而血小板数降低可能是反应重度中暑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观察老年人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加全麻插管下胆囊切除术中循环的稳定程度。方法:62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2)硬膜外加全麻,B组(n=30)硬膜外麻醉。观察术中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记录因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所用麻黄素和阿托品剂量。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患高血压和心脏病人无显著差异(P>025),手术中麻黄素剂量A组明显低于B组(P<005);阿托品剂量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结论:老年患者行胆囊切除术采用硬膜外加全麻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MIPPSO)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功能障碍指数、伤椎高度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所有手术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同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VAS)以及伤椎高度与Cobb角。结果 本次研究的45例患者胸腰椎手术均已完成。其中创面愈合时间为(7.34±1.23)d,手术时间为(83.98±6.22)min,术中出血量为(66.45±5.11)ml。术后6d与术后10个月,OD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6d与术后10个月,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Cobb角度明显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并有效减轻术后机体疼痛,值得临床应该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膨体聚四氟乙烯外科隔膜(SM)作为心包替代物在小儿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从597例应用实例中随机选出256例应用SM者与744例未应用SM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外科隔膜可预防术后心脏和近心大血管与胸骨后的粘连,从而减少再手术时的危险。SM组在术后出血、心包填塞、感染等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提示此种外科隔膜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并发症少的心包替代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肾动脉外膜消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RH) 血压的影响。方法 雄性 16 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 鼠 25 只,随机分为两组: 肾动脉外膜射频消融组( n = 13) 和假手术组( n = 12) 。采用自制射频消融仪对双侧行肾动 脉外膜行环状消融。结果 肾动脉外膜消融组术后 1 周大鼠血压为 120. 4 ± 14. 6 mm Hg,降低至正常血压水平,血 压下降幅度达 44. 6 mm Hg,与术前相比,P = 0. 00,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 3 周血压为 127. 9 ± 13. 0 mm Hg,血压下降 幅度达 37. 1 mm Hg,与术前 1 周相比,P = 0. 00,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血压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但血压 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外膜消融组术后大鼠心率降低,与术前相比,术后 1 周降低 22. 7 次/min,P = 0. 141,无 统计学意义; 术后 2 周、3 周进一步降低,分别降低 41. 2 次/min 和 60 次/min,与术前相比,P = 0. 009、P = 0. 000,差 别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心率也有降低趋势,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外膜消融组大鼠肾动脉直 径、肾动脉血流速度术后 3 周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别; 结论 肾动脉外膜消融能有效降低 SHR 血压和心率,对肾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及术中处理,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2例缩窄性心包炎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包剥脱术的麻醉经过。结果:全组病例均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无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心衰、心搏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可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包剥脱术,但由于患者全身情况及心功能差,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对心肌抑制轻、对循环影响小的药物,注意容量控制并适当强心利尿,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关于陆机《豪士赋》的写作时间,学界历来有两种分歧,一认为作于冏生前,一认为作于他被诛杀之后。笔者从齐王冏生前已成为社会舆论批判焦点的历史语境出发,结合对陆机个性与行事作风的分析,比较《豪士赋序》与其所作其他13篇序文风格之隐晦与明晰的差异,考察其与齐王冏有关的4篇作品情感之婉曲与激切的不同,以论,《豪士赋》当作于冏生前。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二尖瓣瓣膜病越来越趋向于应用右前外侧小切口(ALMT)替代胸骨正中切口(MS)进行手术,因为其史美观、微创。本文主要是比较分析ALMT组与MS组的手术参数及术后结果。研究方法:从1996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发表的英文论文中,选出1篇随机对照研究及4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重要结论: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相比较于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手术,右前外侧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