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讨论了我国外债规模与结构最优控制的目标及一些约束条件的确定,进而建立了我国外债规模与结构最优控制的非线性目标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防范外债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该文运用现代投资理论中的有价证券组合理论 ,根据债务的实际成本 ,在综合考虑了外汇储备结构和外贸收支外汇结构的条件下 ,提出了一种中国外债的最佳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实际统计数据 ,用这种方法计算了中国外债的最佳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计算结果与中国外债状况基本相符 ,如美元债务占中国外债总额的 60 %~ 70 %。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研究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最新的外债动态观点,从外债的期限结构入手,详细研究了各种期限结构的累积效应,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各种期限结构的“混合累积效应”,在此基础上又详细分析研究了外债系统最重要的变量:负债额D(t)和还本量A(t)的动态变化规律,提出了“实际期限结构”和“动态互补式期限结构调整方法”等新概念和新方法。本文最后还依据模拟软件计算的结果,对我国外债动态控制的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廖世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学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从1919年至抗战前的19年期间,他一直致力于中学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在主持光华附中工作十余年间,他不仅把光华附中办得有声有色,还潜心于理论研究,在中学教育目标、学制和课程改革、教育管理制度革新、中学师资任用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有见地的观点,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这些对我国当时的中学教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8.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9.
11.
12.
长期以来,无论学界中人还是普通百姓,谈到甲午海战大都将矛头指向北洋海军腐朽.但“北洋海军腐朽说”由于佐证材料的不充分,并不能被认定为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源.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根源应该是封建皇权专制与近代海军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运用辩证法,对中外大量档案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重新考察了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发动的五次收复海城战役,否定了清军统帅准备不足,指挥无能,军队纪律松弛等片面结论。肯定了清军官兵的爱国行动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刘志勤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1(4):11-13
在中国近代的对外战争中,12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场战争.从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来看,当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对战争结局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文中对海上保障起决定作用的财务保障、物资保障、卫勤保障、军事交通运输保障以及组织实施保障的后勤指挥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总结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经验教训,不仅能够激发国人捍卫国家安全、促进改革开放的坚强意志和信心,还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军事软实力的视野,总结了甲午海战溃败的原因。认为北洋海军的战略思想落后、情报信息收集不力以及官兵素质低下是导致拥有硬实力优势的北洋海军战败的主要因素。以史为鉴,提出了人民海军在保持战略思想的先进性、制信息权及提升官兵素质等软实力建设方面的建言。 相似文献
17.
魏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1(3):9-13
探寻甲午战争的失败应该有社会转型的思路和视野。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讲,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甲午战争之前各自对本国社会近代转型的推进程度是不同的。明治维新通过全面的变革初步实现了包括军事转型在内的社会整体的近代转型,而洋务运动有限的改良根本改变不了清军整体的古代军事形态。从甲午战争的史实看,正是由于两国在各自近代军事变革中的不同作为所导致的军力代差注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的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18.
政治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动员活动,在局部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相对于日本政治动员的效果,清政府仍具有全方位的差距,即存在体制落后、目标不明、手段单一等明显缺陷。正是缺乏有效的政治动员这个很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最基本的条件,成为清政府输掉这场战争的重要原因。从中还可窥见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变革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只迈出了引进舰船、枪炮的第一步改革,而没有跟进更深入的体制变革与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19.
20.
汤小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122-124
民众对川军的评价为"双枪军"(步枪和烟枪),"草鞋军"(武器低劣、装备不足、单衣薄裳、赤脚草鞋),只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围剿红军。抗战前,川军被国人认为是"中国军队中最糟的军队"。抗战后,广大川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作战、吃苦耐劳以及流血牺牲精神,不仅在众多杂牌军中首屈一指,就是和装备精良的蒋介石中央军相比,也毫不逊色,给全国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改变了川军只会打内战的"双枪兵"形象,树立了"国军旁系的有力部队"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