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科学方法论思想为指导,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综合考察、分析比较与理论论证等方法,在全面介绍斯腾伯格的创造力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文章首先简要介绍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产生的社会与理论背景,随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发展脉络,最后对斯腾伯格创造力理论的重要贡献,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与剖析。  相似文献   

2.
解题理论与解题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造悸思维方法学研究,离不开对解题活动的探讨,依据认知科学成果,国外学者提出了较为成熟的解题理论,这些理论在目标,过程,方法等方面,为具体的解题训练提供了原则性依据。本文对解题理论作了简要分析,并讨论了国外解题训练,尤其是创造性解题训练的方案设计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振宁是当代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在科学研究上也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他对科学创造中的方法论问题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本文就杨振宁关于科学创造的非逻辑侧面、数学美和科学研究风格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书题名为<科学创造方法论--关于科学创造与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探讨>①,至少标示了以下几个要点:其一,这部书属于科学技术哲学,且主要是科学技术哲学中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范畴;其二,在科学方法论方面,这部书所侧重的是科学创造这一视角,而并非一般意义的科学方法论探讨;其三,在关于科学创造的方法论探讨中,这部书乃是以"科学创造"与"创造力研究"这两个方面为其探讨的支点,或者说,它既是关于科学创造方法问题的方法论探讨,也是关于科学创造主体的创造力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探讨.而将以上三点概括起来看则表明,这部书所研究或所探讨的内容,应属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创造哲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动态能力理论是近年来战略管理界兴起的前沿理论,但至今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对其思想渊源、理论基础、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基于理论整合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技团体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造力研究属于心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重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一直放在个体层次上,团体水平的创造力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方向。本文在创造学和管理科学的语境下,分析了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的时代特点及意义,概述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现状,并对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原则进行了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创造心理学范式,论述了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模型建构的问题.所建构模型对于我国各级各类科研管理决策层预测和检验科技团体创造力水平以提高管理科学性,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创造力的机器发现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发现是结合科学哲学、科学史、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对科学创造力进行研究的领域。这个跨学科的研究进路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作为创造力研究的新进路,机器发现研究从方法、视角和对象等方面推进了对科学创造思维的探索,也因其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特征引发了争议与挑战。本文在对上述诸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也对该研究进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论科学理论基础的虚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理论基础具有虚构特征,这种观点对于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活动都有一启发性,本文根据爱因斯坦的有关论述和科学创造活动,分析了这种观点的含义,考察了这种观点的科学认识基础,探讨了这种观点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工程伦理学界的重要领军人物,迈克·W·马丁的"工程作为道德创造"思想具有独特的理论旨趣。他揭示了科学和工程中的道德创造悖论,并指出如何消解这一悖论;批判性地解读了工程创造中的道德运气,展现其对科学家和工程师道德评价的独到见解;诠释道德领导的内涵,阐明道德领导在工程创造中的重要性。对马丁工程道德创造思想的梳理和分析,展示了从工程创造活动本身探寻内在道德之维的工程伦理进路,对深入理解工程伦理的多元化愿景和进一步推进工程伦理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造力5A模型引入可供性概念是相当可取的探索,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可供性理论对于人类创造机制的解释潜力:(1)可供性理论强调人与物的互动来解释灵感的产生过程和知觉的解题功能;(2)可供性理论揭示了知觉与动作的关联,可诠释创造的具身性过程机制;(3)可供性知觉有助于打破语义分类障碍。同时,可供性理论还提供了新的创造方法论:可供性强调有机体知觉到环境信息的价值,确定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根源性;说明知觉体验是创造心理学的基础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叙了麦克林托克对玉米遗传学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其中重点叙述了麦克林托克建立转座理论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麦克林托克的理论长期不被接受的原因;由此引伸出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在思想及方法上的不同;并且对麦克林托克本人的思维特点及研究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国内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科研管理角度,研究和评估科技团体的创造力,对于积极开发和利用这种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如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探析群体的创造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测评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从管理学角度评估科研成果的创造性及学术价值等,作梳理和评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作必要的前期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14.
国内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科研管理角度,研究和评估科技团体的创造力,对于积极开发和利用这种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主要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如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探析群体的创造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测评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从管理学角度评估科研成果的创造性及学术价值等,作梳理和评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作必要的前期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15.
创造者(Creator),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基督教中,唯一的创造者就是上帝,而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的主体不是神,而是人。但是.一个人只有在具备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和个性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创造者。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格,必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系统科学和创造科学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试就系统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同型性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机器发现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获取了其他创造力研究方法无法获取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精确证据,但同时遭到了创造力系统观持有者的质疑.双方观点的代表学者H.西蒙与M.西克森特米哈伊就此展开了一场创造力研究史上不可忽略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创造力是问题解决还是问题发现?计算机能否复制人的创造性过程?争论的实质在于这两种创造力研究新视角在创造观上的分歧.这场争论弓j发了学界对创造力本质的深入探讨,同时也给创造力研究带来了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员的压力分析及压力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变化和竞争的日益加剧,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感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探讨和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科技创造心理学和压力管理理论,运用逻辑推理分析方法对科学研究人员的压力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若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陈甫+方撰写《农书》的哲学指导思想,追求新的农学体系,对土壤和施肥理论的新发展,以及重视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其农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物资源伦理观念的调查及决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未来从业人员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状况及其决定性因素,采用测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被调查群体的作物资源伦理观状况和伦理观念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评价和意识寻踪。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群体的708份调研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意识、元认知引发、深层技术动机等5种因素决定个体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本位与自我的思维模式、技术动机中普遍而浓重的逐利思想以及缺乏对本土传统农业思想认知的意识与动力,是本次调查反映出的作物资源伦理观念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造力研究属于心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重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一直放在个体层次上,团体水平的创造力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方向.本文在创造学和管理科学的语境下,分析了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研究的时代特点及意义,概述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现状,并对建立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原则进行了概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