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并与自然和社会科学进行着广泛交叉而相互渗透着的自然科学,其影响所及已远远超出了生态学本身的学科范畴。伴随着生态学的迅猛发展,除了其原有的术语外,又产生了大量的新术语。其原有的术语,也因为学科本身的发展而赋予了某些新的科学内涵。为了满足国内外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使用科学内涵明确、简明易懂、用词规范并统一的生态学名词,实属一项紧迫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对“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两词的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初期,审定专家们对生态学名词的选定原则,曾进行过多次讨论,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系统收录生态学科专有的、常用的,并有科学内涵的名词,由于近十余年生态学发展迅猛,产生了大量交叉科学和边缘学科名词,要收录能反映当前生态学学科发展水平的新词。”本着这个原则,我们在2002年7月召开的审定专家会议上,对初步选定的14008条名词,  相似文献   

3.
环境文化与环境文化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文化是一个表征着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历史范畴,包含环境技术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规范文化和环境心智文化四个子系统。环境文化学是以环境文化作业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极为丰富,环境文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够促进环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协同和融合,其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考察过去一个半世纪生态学演进的历史,1976年之前以求真取向为基调,致力于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生态学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1976至1990年代初是生态学学科建构阶段,前沿领域以求真为主。1990年代初至2015年,生态学前沿出现了显著的求善取向,致力于保护多样性、应对栖息地破碎化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2000年至2015年,生态学前沿领域呈现出求真与求善融合交织、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恢复生态学是当前科学界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前沿学科.本文综述了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存环境的行为规范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孕育、创生和演进历程,环境伦理学已经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环境伦理学作为介于环境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分支学科,与环境科学、伦理学的其他一些边缘分支学科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在今后的发展中,环境伦理学有可能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汇融合中形成一系列次级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点外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张宇婷都会格外留心包装材料。从2017年开始,她就和导师温宗国一起,尝试从3500万份外卖订单中,分析外卖包装的材料组成和环境影响。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结合点和协同创新的前沿。一批青年科研人员矢志不渝、持续创新,正在把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生态学是门新的边缘学科,其概念和原理来源于生物生态学。该学科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环境管理观念2。研究工业生态学有以下五个视角:地球的长期可居住性、全球区域、自然系统的控制和脆弱性、质量流动分析和节约能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研究主题的分裂是导致其至今不能成为一门成熟科学和没有发展出一般理论的根本原因,消除这一障碍则构成了生态学走向成熟的逻辑起点。生态学究竟是以种群和群落还是以生态系统作为其研究主题,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事实上,只有生态系统是与生态学的研究主题唯一相对应的实体存在形式,因此,基于生态系统建构一个统一的生态学的理论框架是可行的:首先基于生态系统作为生态学的理论框架的概念母体,可以实现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学的概念分类体系的建构,它由纵向和水平两个分类体系构成;进而通过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科学抽象,可以得到一个建立在生态系统间的不可归并性基础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形式,即多样性理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促使生态学、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形成了从认知到行动的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三者分别在其中承担着各自独特的学科任务。然而,在这个逻辑链条中明显地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它们对这个逻辑链条的运行构成了阻碍。这些障碍就存在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中。生态学中的最大问题在于生态学是否是一门成熟科学的争论,具体表现为传统意义的生态学与"新生态学"以及生态学能否或应当满足何种意义上的科学评价标准的争论。生态哲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清以及疏离科学、甚至反理性和反科学的激进环境主义倾向。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审慎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钱正英院士、沈国舫院士、刘昌明院士向中央提出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国务院要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该名词组织讨论,提出意见。2005年5月17日,全国科技名词委邀请在京生态学、环境科学的有关专家共同讨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用法和翻译等问题。与会专家经过充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各自对这两个名词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的提法在国内广为流行,对这一提法我并不认同,也不使用。“生态”与“环境”是两个不同概念,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又有不同内涵。生态的重点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离开了“相互关系”的内涵,那么就分别成为“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是一门生物与环境的交叉学科。我曾试图解读“生态环境”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并与自然和社会科学进行着广泛交叉而相互渗透着的自然科学,其影响所及已远远超出了生态学本身的学科范畴。伴随着生态学的迅猛发展,除了其原有的术语外,又产生了大量的新术语。其原有的术语,也因为学科本身的发展而赋予了某些新的科学内涵。为了满足国内外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使用科学内涵明确、简明易懂、用词规范并统一的生态学名词,实属一项紧迫的基础工作。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得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并在业务及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体审定委员和有关专家的鼎力支持,使我国第一部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的《生态学名词》(含释义)得以顺利完成。这对我国生态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对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生态学名词编纂与审定工作的回顾我国生态学名词的编纂与审定工作起步较晚,在上世纪50年代曾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委托北京大学生物系林昌善教授编写《动物生态学名词》(不含释义),并邀请沈嘉瑞、林昌善、武兆发、马世骏、曹骥、费鸿年、蔡邦华、刘崇乐等8位专家组成动物生态学名词审查小组,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审查工作并于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正式出版。进入上世纪80年代,王梅峒编纂了《汉英生态学词典》并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上世纪90年代,安树青、林金安等20余名生态学专家编纂了《生态学词典》,并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此后,科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王孟本编纂的《英汉—汉英生态学词汇》,2004年又出版了王孟本等编纂的《英汉生态学词典》。由于新的生态学词书大量涌现,对生态学名词进行审定和统一,就成为一项紧迫而繁重的任务。1999年,中国生态学会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委托,于当年11月组成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全国9所高等院校和10所科研院所的41位生态学各分支学科著名专家组成(其中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4人),45岁以下的年轻专家14人名,约占专家总数的三分之一。所以,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名副其实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班子。根据生态学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成17个分支学科组,即生态学总论,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包括农、林、牧、草原),水域生态学(包括淡水、海洋、湿地),生态工程、生态产业及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2年)为确定生态学选词原则和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选词工作。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生态学词书、专著、教科书和杂志,从中选用的生态学名词共计14008条,于2002年编印了《生态学名词》(讨论稿)。第二阶段(2002~2003年)为对已选入的名词进行精选。筛选出拟进行释义的词条共计5800条,确定释义的注意事项和格式。第三阶段(2003~2004年)为专家初审阶段,每一分支学科领域,组织4~5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各分支学科完成的释义词条进行初步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由各分支学科组主要负责专家按初审专家的意见进行修订;然后再召开生态学名词定稿会,由17位分支学科组主要负责专家对初审后提交的4082条名词进行集体审定。第四阶段(2004~2005年)为终审阶段,由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专家,对《生态学名词》(释义稿)进行终审,并将专家意见提交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复审,最终由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会议终审定稿,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核批准后,予以出版公布。二、审定工作的几点体会(一)充分发挥全体专家的积极性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并与自然和社会科学进行着广泛的交叉而又相互渗透着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特点是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众多,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可能是绝无仅有。一些老的分支学科如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可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一些新的交叉科学如免疫生态学等还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面对如此庞杂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态学,个人的知识就显得十分贫乏,而必须依赖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各分支学科专家们集体的智慧和积极性,才能完成名词审定的任务。(二)通过《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讯》交流信息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及直接参与审定的专家约有35位,他们分散在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由于经费所限,不可能经常召开全体审定专家会议。为了及时沟通信息,开展交流,我们创办了《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讯》,共发行12期,及时报道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对审定工作的具体要求,各分支学科名词审定工作进展等信息。为了介绍各分支学科专家对名词释义的不同理解和讨论,我们还开辟了“争鸣”专栏,刊登有关审定专家对一些有疑义名词的正确汉文译法和正确释义的文章。如:(1)metapopulation一词在国内对应的汉语译法就多达七种:麦塔种群(音译)、meta种群(英-汉组合)、异质种群(意译)、联种群(意译)、聚合种群(意译)、复合种群(意译)、集合种群(意译)等。经过大家深入讨论,确定统一采用:集合种群。(2)在我国,关于allelopathy意译的汉语译名就多达五种:相生相克、他感作用、生化他感作用、植物互感作用、互感作用等。上述译法都比较接近allelopathy的原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能给出简明准确的科学释义。在最近出版的《昆虫学名词》(2000年,科学出版社)中将allelopathy译为“异种化感”并释义:“一种生物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对他种生物产生的影响。”化学生态分支学科专家对此提出疑义,认为这里强调“异种”和“他种”是不全面的。因为allelopathy的作用对象既包括与产生化学物质者不同种(异种)的生物,也包括同种的生物。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同种其他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自毒作用)是相当普遍的。许多作物“重茬”就长不好,早已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化学生态学分支学科专家组初审时,大家同意将allelopathy译为“他感作用”,其释义为:“植物、微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上述释义中的“其他”,既包括“异种”,也包括“同种”;该释义中的“生物”,既包括植物、微生物,也包括昆虫等动物。这样的译名与释义可能更符合原义、更符合实际、更能表达allelopathy一词的科学内涵。(3)长期以来,在我国出版的学术著作、教科书和文献中,关于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这两个术语有多种翻译,并且多数没有将这两个术语区别开,其对应的汉语译名五花八门,如“顺应”、“习服”、“适应”、“服习”、“风土驯化”、“服水土”、“驯化”等等。专家们为了搞清这两个术语的科学内涵及其区别,查阅了大量文献,根据其科学内涵,将acclimation译为“驯化、实验驯化或室内驯化”,将acclimatization译为“气候驯化、野外驯化、自然驯化或季节驯化”等,既符合术语所表达的科学含义,又将二者区分开来。他们的上述见解,得到了初审和终审专家的认可。此外,审定专家们还在《简讯》上,对“生态环境”一词进行了评论;对“gene flow”一词的正确译法展开了讨论;此外对适应(adaptation)一词科学内涵的正确理解和释义等发表了新见解,引起大家的关注。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上述事实表明,《简讯》在生态学名词审定过程中,对交流信息并开展学术探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坚持全国科技名词委提出的“三审”定稿的规定在各分支学科完成名词释义后,要坚持组织专家进行初审,一般要求组织4~5名本领域的专家对释义初稿进行逐条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各分支学科组组长应按照初审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如有不同意见,可保留至复审(即二审)时提出讨论,并申述保留的理由;复审又称二审,由17名各分支学科组组长和特邀的专家组成,对各分支学科经专家初审通过的初稿,进行集体定稿;集体定稿后的稿件呈交全国科技名词委,再由全国科技名词委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终审,全国科技名词委再将终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反馈给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相关的专家进行修改。这个程序虽然有点繁杂,但实践证明,“三审”定稿的规定,确实可以起到层层把关的作用,对保障名词审定的质量是必不可少。三、对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展望(一)通过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科学名词的统一、规范化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一门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交叉,相互渗透的时期还在继续,新的术语将会继续涌现,而一些被实践证明已难以表述客观生态规律的术语将被淘汰,这一进程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所以,本次完成的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现在开始,就要组织一批专家对生态学名词的演变进行追踪观察,并定期进行增补和删除。在此,我建议可否初步确定生态学名词审定的修订工作(包括增补、删除和修改)每3~5年进行一次。(二)要加快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的汉语译名统一的工作,在目前可参照《海峡两岸昆虫学名词》的做法,先暂不要求进行统一,可以相互对照,以推进两岸生态学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构词法、国际共识和中国实践,再次讨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并认为:“生态环境”不应成为环境领域和生态领域的术语;“生态”与“环境”的具体含义应视其用于生态学抑或用于环境科学而定;“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恢复)不应包含“新建”与“创建”;应放弃“生态环境建设”而保留“生态建设”,后者应主要用于人工生态系统,并可英译为“ecological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名词     
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态学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6.
生态学名词     
分子生态学 molecular ecology 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态学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生态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在其学科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基础问题,包括研究主题和概念的模糊性、模型、规律和理论的精确预见性等问题,它们构成了近几十年来生态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并由此导致了一门重要的科学哲学的分支学科即生态学哲学(Philosophy of Ecology)的诞生。为推动生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7):123-128
环境科学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学科群,其性质体现在"应用科学论"、"交叉整合论"、"社会建构论"和"新范式革命论",其新意不仅在于"它应用整体观和系统论",也不仅在于"对旧有学科研究范式的同化、综合从而产生新质的过程",而且还在于新范式中体现的"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揭示的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由此,考察环境科学的体系结构论,发现"1+4+X"的环境科学体系结构论,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首先,它的建构,基于自然科学分类的类比,没有考虑哲学门类。其次,根据钱学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自然学科"的分类类比,把环境科学体系概括为"I+II+III",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自然科学和环境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层次和结构,其发展有五大特征。由此,建议建立"大环境科学学术共同体",形成"跨范式"的环境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4):109-112
从传统生态学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中,生态学整体论和还原论的争论不断演化。这一争论的产生既受学科多元发展趋势的影响,也受自身概念语义含糊等方面的影响。从不同层面考察该争论:本体论层面,生态学整体论者和还原论者均认同物质构成的一致性,但对属性的可还原性持不同立场;认识论层面,二者的争论在于生态学研究应侧重下向解释路径还是上向解释路径,但这两种立场并非处于对立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现今生态学家对博物学的呼吁持续升温,强调它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博物学作为西方传统的重要学科,在学科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度受到排挤、质疑并逐渐衰落,于是形成"博物学无用、与实验科学对立、无法对科学实践产生价值"等等的论断。这些质疑的声音干扰了人们对博物学的科学理解,并产生了错误的思考方式。通过从历史的角度来追溯生态学研究中博物学的发展及其相关争论,对长期以来博物学备受争议的一些问题进行澄清和探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