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人是机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信息化、数学化的同时。它是当今世界上确确实实发生着的一场新技术革命。此次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人类操纵、控制自然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有可能在更大、更深的范围内发展物质生产,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它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社会管理模式、产式发生巨大的影响。对这个影响舆论似乎有一致的看法,人们欢呼一个更加合理、富裕、舒适、例利和丰富多彩的时代即将到来。这肯定是不错的。不过在众口  相似文献   

4.
5.
自上期开展SARS的中文定名的讨论以来 ,读者朋友反应踊跃 ,纷纷投稿本刊。虽肆虐京城的“非典”已去 (但愿一去不返 ) ,但读者朋友的热心让我们感动 ,于是决定继续刊登讨论文章。此期的特点是作者大多来自语言学界 (上期大多是来自医学界的专家 ) ,他们从语言学角度 ,从词汇学角度 ,从概念定位模型角度 ,来分析SARS的命名。当然都是一家之言。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他们都不赞成用英文“SARS”来直接命名。  相似文献   

6.
今年72岁的瓦莱里·亚林尼奇退役前曾在苏联战略火箭兵部队和总参谋部服役。在接受美国《连线》杂志采访时,身材瘦长的瓦莱里·亚林尼奇穿着一件棕色的皮夹克,但他仍不时紧张的向身后望去。瓦莱里·亚林尼奇每天还是提心吊胆的躲避着俄罗斯特工组织克格勃的追捕。  相似文献   

7.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提出关于碳和炭在科技术语中用法的意见,以求形成一个规范。本文源于此。首先,笔者认为,取消碳字,而将它归并于炭字,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我国绝大多数化学工作者难以接受的。用碳作为元素周期表第6号元素的中文名称由来已久。用一个汉字为元素中文名称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氨水与氢氧化铵的表述在国内外现行化学教材、专业词典、国家标准、化学化工相关文献中体例不统一的现状,认为最新修订的化学试剂氨水国家标准对氨水性状的描述过于简单,中文名称与化学式不一致,而且国内外对氨水和氢氧化铵的英文用词有多种,通过检索英文用词很难统一两者的中文表述。文章对如何规范“氨水”和“氢氧化铵”的表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叫“排dǎng”;根据不同的速度挂不同的dǎng位;根据汽车变速器的不同,可分为手动dǎng和自动dǎng。这些dǎng究竟写成“挡”还是“档”,多年来众说纷纭,各种工具书的写法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排挡”还是“排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叫“排dǎng”;根据不同的速度挂不同的dǎng位;根据汽车变速器的不同,可分为手动dǎng和自动dǎng。这些dǎng究竟写成“挡”还是“档”,多年来众说纷纭,各种工具书的写法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曾望 《科学大观园》2009,(11):41-41
由于武器系统的智能化以及兵员减少等因素,在未来的陆地战场上,已不可能出现类似二战时期的大兵团作战了。从上世纪末开始,欧美各军事强国纷纷着手打造下一代单兵作战系统。韩国作为后起之秀,也于日前宣布将在20年内打造出本国的“机器战警”。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盛大召开,Greenwich的两个中文译名"格林威治"和"格林尼治"频频出现于新闻报道中,如格林威治公园(格林尼治公园)、北格林威治体育馆(北格林尼治体育馆)、格林威治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威治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等。这两个词究竟哪一个才对?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格”这个科技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当这个看似熟悉的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很多困惑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读者还不清楚“网格”究竟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优点使之受到了如此的重视,大家想知道究竟“网格”的“格”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格”这个科技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当这个看似熟悉的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时候,很多困惑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读者还不清楚“网格”究竟是什么,究竟有什么优点使之受到了如此的重视,大家想知道究竟“网格”的“格”到底是什么?是我们印象中的线条纵横交织呈菱形的网眼吗?公认的网格概念“网格”其实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名词,但是目前在国内却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版本。“网格”作为IT界普遍公认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8年,由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Ian Foster和Carl Kesselman研究员在其著作《The Grid: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中提出。“网格”这个概念的提出,其思想来源于另一个专业:电力网。“网格”的英文原文叫“grid”,这个“grid”取自“power grid”,而“power grid”就是电力网。电力网虽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但它的一条设计思想却一直非常实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力的方式很简单,正常情况下接通电源即可获得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不需要关心电能是从哪个发电厂送来的,是三峡还是大亚湾,也不需要知道这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还是核能发电,而只需为自己使用的电能支付费用就可以了。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电力网把全国的发电厂、输电站和变电站用输电网络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了。“网格”就是想借用电力网这种概念,将网上的所有资源综合集成起来,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数据等资源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让人们像从电力网获取电能一样获取高性能的计算能力。我们再看看IT界专家眼中的“网格”是什么。Ian Foster给“网格”下的定义是:“在动态变化的多个虚拟机构间共享资源和协同解决问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院士认为:“第一代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第二代互联网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作为第三代互联网的‘网格’则试图实现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由此可以看出,“网格”的“格”与“格子”毫不相干,它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才与“格”挂上钩的。“网格”是利用网络技术的“网”字与英文“grid”的另一个意义“格子”,组合成的一个具有新的含义的新的中文科技名词。这个名词及其概念目前已经得到信息技术领域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普遍认可,并衍生出了网格计算、网格存储、服务网格、知识网格、教育网格、气象网格、科学数据网格、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等派生词。目前,无论是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商业领域,“网格”都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概念。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都在组织对“网格”的研发,其中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大学等单位参与研发的“中国国家网格”(CNGrid)是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建设的网格示范平台。而各大商业企业,如IBM、惠普(HP)、甲骨文(Oracle)等公司,更是紧紧抓住网格这个浪潮,推出了若干支持网格技术并包含中文“网格”名称的商业产品。此网格非彼网格就在IT业界大力推广“网格”这一概念和应用的时候,最近又出现了一个看似像“网格”派生词的概念: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模式,或称网格管理模式。2005年2月,北京电视台推出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专题系列节目,报道了北京市东城区采用的“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据报道,该模式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科技部已将其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的示范工程,认为新模式对国内已建成城市的市政设施管理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北京市科委也在进行项目鉴定,准备在北京市大力推广。由于我们上文所说的“网格”概念已推广多年,IT业内人士对此报道的兴趣多半来自对“网格”技术应用的好奇,了解之后才知道此网格非彼网格。这里所说的“网格”才和“格子”有关,即网状单元格,而与我们上文所说的“网格”一点关系没有。“网格管理模式”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1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东城区所辖的25.38平方公里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同时明确各级地域责任人为辖区城市管理责任人,从而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达到90%以上,保证了城市管理中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使管理工作在城市的每个地方、每个时段都能准确覆盖,从而实现精确、快速、高效的城市管理目标。虽然“网格管理模式”这一概念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与“网格”同为信息技术领域出现的新名词,而它们又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出现的时间也相差不了几年,这样势必会给读者造成概念上的误解,也会给新名词的审定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我们希望有关单位在制定新名词时,能够与相关机构协调,以避免推出的新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6.
近日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常出现“情报门”、“凯利门”等词。前者指伊拉克武器情报事件 ,后者指武器专家凯利自杀事件。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 ,但盛传一时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却一直没有找到 ,一些批评家怀疑有关情报部门故意“渲染”伊拉克武器的威胁程度 ,以便于为英美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寻找理由。这一事件在英美等媒体上称为Intelligencegate。接着 ,英国国防部武器专家戴维·凯利被怀疑曾向BBC记者透露英国政府在伊拉克违禁武器报告中的情报使用问题 ,还被召唤到英国下议院外交政策委员会的有关听证会接受质询 ,三天后凯利自杀。西方媒体…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口译工作中 ,偶尔发现一些汉译不妥或者完全译错了的英语词汇 ,如eagle即是一例。“动物名称在科技术语中为数不少 ,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少。”[1] eagle作为动物名称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频率远比在科技术语中出现的频率高 ,因此造成的误译也更多。大学英语词汇表 1~ 4级词汇中列有eagle一词 ,其译义为“鹰”[2 ] 。当给学生指出此乃误译时 ,一些学生便查阅他们随身携带的各种词典 ,包括《朗文英汉双解活用词典》 ,给出的译义皆为“鹰” ;有的年轻同行试笔的译文在投稿前请笔者过目 ,我便将译文中的“鹰”(e…  相似文献   

18.
“绝密”与“机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密级。在俄汉双语词典中,密级“совершенно секретно”经常被译作“绝密”。通过分析“совершенно секретно”在俄罗斯、苏联国家秘密等级中的位置,可以发现,该密标如果单独使用,应当译作“机密”。造成俄语密级翻译失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汉语中表示密级的术语往往被视为通用词汇,而不是专用术语。  相似文献   

19.
我们心理门诊常常遇到这样一些老人。在来心理门诊之前,他们都已经在医院其他专科做过多种医学检查,没有实质性的疾病,但客观地讲,他们确实是患了疾病,他们患的是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这些都是应该认真重视、及时治疗的疾病。  相似文献   

20.
在人文主义机器哲学这一学统中,刘易斯·芒福德占据着关键位置,在其机器哲学中,"巨机器"思想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从"巨机器"对人类造成的异化影响和机器时代人的救赎这两个方面对刘易斯·芒福德的机器哲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把芒福德置于人文主义机器哲学这一学统之中来分析,指出了其机器哲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