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括(1031—1095)是北宋时代的大科学家。英国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日本人认为:在中世纪的科学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同他相比。当我们要谈论他的科学成就的时候,首先应该指出,在有阶级的社会内,科学技术总是为政治服务的,同政治背景是不可分离的。沈括的科学技术工作也是如此,是伴随着政治上的王安石变法运动而进行的,是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  相似文献   

2.
苏颂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他有多方面成就,而在天文学和药物学两个领域的创造性成果,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他与沈括齐名,是同时代人,长沈括十一岁,成名略早于沈括。沈括是杭州人,苏颂当过杭州知州。沈括晚年终老于镇江,苏颂早于沈括定居镇江并自称丹阳(今镇江)为第二故乡。沈括在镇江的梦溪园留下辉煌的科学著作,苏颂也在镇江整理过自己的著作和学术成  相似文献   

3.
沈括     
介绍沈括其人及其时代政治环境;论述沈括的科学思想与本体的关系,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关系,民事事务对沈括科学和技术的影响,沈括的自然观及其他知识.  相似文献   

4.
[说明]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不仅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进步政治家,是一个法家。王安石变法期间,沈括担任了三司使(主管财政经济)等职,积极参与了新法的制订和实施,“朝廷新政规画,巨细括莫不预”(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3)。沈括一生的科学实践是同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积极为推行新法服务的,如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就由沈括负责调查规划,他的测量成果,对汴河疏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少年沈括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小时候就喜学好问,母亲是他的第一位老师。他最爱听妈妈讲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他常常偎依在妈妈怀里,仰望当空一轮皓月,问妈妈:怎么不见嫦娥出现?他遥指银河隔岸相对的牛郎、织女星,要妈妈告诉他搭桥的喜鹊从哪里来,牛郎织女真的能相会吗?问着问着,妈妈回答不了,只好说,"这是老天爷的事情,小孩子能管得了吗?还是去多读书做文章吧!"妈妈给沈括翻检出自己儿时读的《千字文》、《诗经》、《论语》、《春秋》……让儿子诵读,不时从旁指点讲解。小沈括游弋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到新鲜、兴奋,分外畅快。他尤其喜欢读天文、地理、医药、兵法的书,有许多的问题都在书里找到了答案。一天,少年沈括读到了两句诗:"人间四月  相似文献   

6.
沈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沈括其人及其时代政治环境;论述沈括的科学思想与本体的关系,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关系,民事事务对沈括科学和技术的影响,沈括的自然观及其他知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纠正了以前文献[1]、[2]对沈括刻漏形制的误解,并从水力学原理分析了他的刻漏精度,得出每昼夜误差约20秒的结论,肯定沈括的“百刻有余,有不足”的论断的正确性:他是把真太阳日与“匀速太阳日”相比,不是与平太阳日相比。本文还反驳了所谓沈括的妥法是以黄道为椭圆的说法[3],认为这是一种以黄道为正圆的几何方法或粗疏的球面三角法。  相似文献   

8.
沈括是我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法家和博学多才的自然科学家。《宋史》认为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则把沈括视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他于1031年出生在北宋时期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死于1095年。  相似文献   

9.
公元一○九五年(宋哲宗绍圣二年)沈括在润洲城外梦溪园溘然长逝,走完了六十五岁的人生旅程.他一生成就是多方面的,史载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论著”(1),其中《梦溪笔谈》一书已被公认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此外,作为北宋官僚阶层中的一员,沈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领域均有建树,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全才.日本学者三上义夫曾作过形象描绘:“其为地方官,颇有治绩,精战术,为筑城术大家,且能实际筑城.又括腕力甚强,堪为武将,善能鼓舞士气”(2)下面试就沈括的军事活动及成就作专文探讨.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曾经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沈括就是北宋时代地主阶级的进步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军事家。他积极参加王安石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相似文献   

11.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人,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进步的政治家。他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的法家。沈括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内忧外患交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封建统治基础已经动摇的时期,也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地主阶级革新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地主阶级守旧派斗争非常剧烈的时期。沈括从一开始就坚决站在以王安石为首的地主阶  相似文献   

12.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他的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地理学。《梦溪笔谈》609条中,属于地理学的约有37条。此外,在沈括的其他著作(如《长兴集》)中,也有关于地理学的记述。这里,我们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沈括在地理学上的贡献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法家沈括(1031-1095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在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所写的《梦溪笔谈》(以下简称《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沈括不是书斋里的学者,而是“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的进步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热忧拥护王  相似文献   

14.
沈括作为北宋的一位政治家、科学家,在其从政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著成了《梦溪笔谈》。他对数学领域的精湛研究,不仅有独创精神,而且有重大突破和重要成果,因此沈括堪称一位数学家。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后世数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沈括(公元1031年一1095年)是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地方上的长官,母亲也稍有文化。沈括从小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就把家中藏书全部读完,后来随父离开家乡杭州,到过京都开封等地,较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有机会了解当时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增长了才干和知识。从二十四岁起,他  相似文献   

16.
北宋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王安石的变法运动,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思想领域上冲击了儒家保守派的桎梏,使这个高峰更加突出。沈括一生主要的活动是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紧密结合的。他积极参加了变法运动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7.
评述 沈括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虽然他没有专门著述,但从《梦溪笔谈》有关数学方面的笔记中,可以看到沈括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其对宋元数学发展的影响。 宋元数学不仅是中国数学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最丰富多采的一页。思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少儿科技》2011,(12):8-8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小时候,有一次他听到许多天在议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还嘲笑白居易写错了。理由是已经是四月了,怎么可能桃花才开?小沈括脑子里也冒出了问题:白居易究竟有没有写错?如果他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四月里山下的花儿已经凋谢了,而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呢?他去问母亲,母亲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名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国际和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对于认识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20.
沈括研究会成立大会6月12日在杭州举行。会上听取了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讨论了今后工作重点,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沈括,北宋杭州钱塘人,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均卓有建树,所撰《梦溪笔谈》一书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国及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