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综合评价的一个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和系统自身的现实状态与系统自身的最佳状态相比较的原则为基本思想,综合使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及多元统计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系统内的综合评价与决策分析,进行几个系统间的排序分析。本方法的优点是直观、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价值"之于人类无比重要。然而,"何为价值"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系统哲学看,"价值"是主客体系统整体的特定涌现,简称价值"系统涌现论"。相对于价值"客体主义论""主体主义论""关系主义论""人是元价值论",价值"系统涌现论"具有更强、更好的说明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诸多系统哲学研究者将系统思考引入协商民主的解决之道,并从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视角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切克兰德以问题情境为分析导向,将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中的诠释主义进行结合,通过降低个体根本利益以调和冲突的世界观;哈贝马斯与乌尔里克以主体间性、批判性反思为根本,给予利益相关者平等协商的机会;斯塔福德·比尔以"理解的理解"为协商理念,构建循环对话的协商方式。通过梳理和对比,团组协调整合思想更加适合于复杂情境下的协商民主,成为多元治理环境下协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学价值评价是一个系统过程。从系统原理出发分析了科学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主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评价过程的整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考虑复杂社会网络高集聚性、无标度性以及"社团结构"的基础上,依据"囚徒困境"博弈,建立了基于多元偏好的复杂社会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创新性地将节点影响力运用于博弈策略的更新规则中,并利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从宏观特征和微观结构两方面,通过对照仿真实验,系统研究了多元偏好、社会网络的"社团结构"以及外部连接对合作涌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多元偏好特征下社团结构特征影响主体的异质性期望水平;"社团结构"可以促进合作行为的涌现;社团外部影响力对合作涌现的影响与社团规模有关。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决定了素质教育系统工的整体管理。整体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政策制度等管理方式将系统内不同内容和结构的要协调起来,达到整体效果优化。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对教育外部环境和教育内部实行整体管理,特别对教育内部,即学校内部实行整体管理,将学校教育的各种要素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协调起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7.
金融监管系统具有典型的非线性复杂系统的特征,依据"双峰"理论可划分为宏观审慎、微观审慎和行为监管3个子系统。选择我国2005~2016年的经济数据,分别构建协同度模型和灰色动态关联模型GM(1,n),对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微观审慎和行为监管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良好,而宏观审慎监管子系统整体处于无序状态;金融监管的协同程度水平较低;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主体的协同监管难以满足混业经营现状下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应突出宏观审慎监管在金融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微观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要在宏观审慎框架内运行。  相似文献   

8.
拉兹洛的价值论思想是其系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拉兹洛认为,当今时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的生存,价值基础是主体的自由,而价值规范则取决于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主体对环境的适应。拉兹洛的价值论思想具有明显的独创性和时代特征,对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和智慧城市的实施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治理的各种问题不断呈现,城市治理方式、效率、创新方面面临挑战,政府一站式治理模式期待改变。"信息化+"一核多元城市智慧治理模式是应对城市治理各种挑战的有效途径,并得到实践的验证。整个城市看作一个综合系统,以协同论和控制论为基础,建立动态治理协同控制系统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FCE法分析该模式在多维度下共参主体的不同效益体现,讨论其在不同发展城市应用条件,并得到智慧治理实践价值的若干启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乡村系统内部"半工半耕"的代际分工与小农经济模式并存的局面分析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在组织上具有委托代理关系下利益分配最优化、风险共担机制下风险分散最大化、供给社会化服务促进分工深化和嵌入乡村治理带来民主化效益的优势,还能够发挥多元主体总代理的职能,具有一定的阶段合理性,通过强的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弥补乡村系统内部的治理困境。最后提出在乡村系统内部应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主导型"的治理模式,主要通过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创新创建"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模式,完善信任机制处理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的关系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项目群化"在项目管理领域普遍存在。从战略高度,充分尊重自治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协调主体间冲突是项目群调度整体优化的关键。考虑总承包商和项目经理间的纵向交互与项目经理间的横向竞合关系的共同作用,研究基于主体自治的项目群调度的协同优化问题。以二元并行项目为例,构建由承包商和两项目经理3个子模型构成的协同调度优化模型,令三方决策主体满意度最大化。设计了有效求解该问题的模拟退火启发式算法,通过迭代逼近于令三方决策者均满意的解。通过算例实验与分析揭示理论模型的特征,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得到管理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公众参与系统的要素,运用ISM模型剖析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关系,指出参与主体对参与价值的追求及参与主体成熟度的不断提高,促使公众参与系统内部产生正向协同效应,引导系统由低阶有序向高阶有序发展。在公众参与系统自组织过程中,政府应采取措施,培育和完善社会的自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思维是当代系统辩证法在思维领域的表征,而国际金融危机是金融理性系统思维的缺位或者破缺的直接显现,要尽快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对金融投资主体的理性精神进行重构,必须对金融的预期理性、价值理性和整体理性进行有机统一的整合与构建。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工业生产安全观念交互适应过程的基础上, 以海洋石油平台为例, 把海洋石油平台上的维修、生产、安全监督等类型的人员作为主体, 考察主体间安全观念的交互和协调过程, 依据安全观念与系统整体需求的适应度大小来判断协调的成功与否, 观念协调回报达到一定值后, 监督会根据实现安全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 从参与协调的观念中克隆一个相关联的新观念加入到主体列表中, 体现了安全需求实现过程中随机因素的影响. 采用SWARM2.1.1软件, 模拟安全观念的交互协调过程, 实证结果表明:观念网络化是工业生产系统内安全观念最优的组织形式, 主体的观念交互协调是工业生产系统安全控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基础设施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合理选择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基础设施的多系统复合特征,结合系统动力学和耦合协调理论,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效益仿真模型,通过调整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参数,设计出资金投入总额有限下的4种基础设施投资情景,模拟了北京市2018~2030年4种情景下基础设施效益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水平,提出了在模拟期内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的参考方案。结果表明:2018~2030年4种情景下基础设施效益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水平存在差异,整体处于上升状态,由低度耦合协调演变为极度耦合协调;均衡兼顾型和现状延续型情景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效益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水平分别在2018~2027年和2028~2030年两个时段内表现最优,更有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可将此两种情景下的城市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参数作为相应时段内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复杂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系统主体间的适应性造就稳定性,并通过单个主体的规则选择和多个主体之间的学习和应变来达到复杂系统的适应和维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通过主体间的适应性来分析复杂组织在涌现生成之后主体之间是如何组织在一起,并维持这个组织系统的稳定性,它为我们分析复杂组织的维生机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减少机场交通拥挤、降低航班延误,从系统角度研究战略层面的机场交通供需平衡问题.通过考虑单机场进场和离场间的相关性以及多机场联程航班间的关联性,提出了开放式多机场有向网络交通流系统;基于多元容量受限约束和联程航班约束,以最小化网络系统内所有航班的总延误为目标,建立了开放式多机场网络配流模型.结合国内三大机场的实际航班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对多机场网络系统流量与容量进行协调优化匹配,充分利用系统容量最小化系统航班延误;可为空管部门提供流量调配优化策略、为民航部门制定航班计划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DPCA联合MDCFT的双天线SAR运动目标成像系统.将MDCFT变换应用于经过DPCA杂波对消后的信号,在MDCFT幅值平面内同时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和多普勒参数的估计.建立了适合SAR系统的MDCFT模型,对杂波对消后回波数据的MDCFT幅度值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分数阶博立叶域进行滤波以消除杂波对相位的影响,进而利用通道间的相位差和多普勒中心频率对运动目标准确定位.利用大量的仿真实验对该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产地农业是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创新与系统建构,其概念能有效地传递各地各种农产品所具有的重要信息,包含了农产品的地域性、独特性、多样性、人文性等系统特征。在产地农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着眼于系统整体最佳目标,通过系统建构,促进该系统内各要素协调发展与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雪娟 《系统科学学报》2003,11(3):96-99,108
文化环境对公众理解科学的作用具有积极和消极二重性。建设能增进公众理解科学的文化环境应遵循系统整体原则,首先要明确整体目标,从部分优化做起;其次,要协调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注重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