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在日本冲绳县发现了一种蜗牛。这种蜗牛能够像蜥蜴一样切断尾巴躲过捕食者的追捕。尽管人们已经知道螃蟹、蚯蚓等生物也能够切断躯体部位来逃生,但这是首次确认蜗牛也有类似行为。负责这项研究的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细松前说:"在没有蛇类生存的地区,我们没有发现当地的蜗牛具有这种防御行为。人们认为,这是适应行为的特殊例证——由防御蛇类的需求进化而来。"这种蜗牛被称为"萨摩蜗牛",生活在中八相山的石恒岛和西表岛地区。细松前还研  相似文献   

2.
科学幽默     
速度一只蜗牛正在路上行进,结果后面来了一只乌龟从它身上压了过去。后来,蜗牛被送医院急救,警察向它了解当时的情况。蜗牛回答:"我不记得了,一切都太快了。"  相似文献   

3.
杨华 《科学之友》2005,(2):51-51
差不多所有的蜗牛都属于肺螺亚细。蜗牛的肺实际上是一个位于壳内套膜里的高度血管化的腔。它通过一条有开口的管子与外界相连。这条管子被称作虹吸管,位置接近蜗牛的前部。套膜内的肌肉通过虹吸管吸进和排出空气。当蜗牛缩进壳里时,显然不能再用虹吸管呼吸,但蜗牛还能通过潮湿  相似文献   

4.
墨鱼及其近亲--章鱼都很善于伪装自己,能在几秒钟之内改变自己无骨之身的形状和皮肤的颜色。科学家最近发现,对许多渴望当"爸爸"的雄性墨鱼来说,这一伪装技巧十分重要。雄性澳大利亚大墨鱼常常会为争夺雌性配偶而打得不可开交,然后还会满怀戒心地守护配偶,直到后者产卵。那些体型瘦小的雄性墨鱼为避免"打光棍",竟然通过隐藏自己的一些"胳膊",或者改变一些"胳膊"的形状,以及改变身上的斑点来将自己伪装成雌性,然后偷偷潜近雌  相似文献   

5.
蜗牛在人们眼里总是慢的象征,形容速度、进展慢,人们常爱说“真是慢得像只蜗牛”。其实,根据科学家的最新发现,某些蜗牛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那么慢、那么落后。在进化方面,这些蜗牛前进的速度快得惊人,从这个角度上,完全可以说它们是飞速前进的蜗牛。一种进攻型海洋蜗牛就是飞速进化的动物。令科学家无比震惊的是它拥有世界上进化最快的基因。 锥形蜗牛的生存策略 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锥形蜗牛拥有足以毒死人的剧毒毒素。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托马斯说,观看有毒锥形蜗牛“钓鱼”的过程真是非常精彩:它躲在大石头下面,伸出它那长长软软的像蠕虫一样的吻在水中飘来荡去,饥饿的鱼会以为这是食物而被诱惑到这种蜗牛藏身之处,说时迟那时快,蜗牛会猛地向鱼刺出它那像鱼叉一样的“武器”──有刺的利齿,然后迅速射出毒素,鱼立即就会被毒得不能动弹而瘫倒,于是它便成了蜗牛的美餐。 虽然锥形蜗牛通常并不袭击人,但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仍然记录有30多起人被锥形蜗牛刺伤甚至毒死的案例。大多数锥形蜗牛是没有毒的,但也有一大种群的锥形蜗牛能分泌毒素。这种有毒蜗牛也被称作“一支烟蜗牛”,是指一旦人被它刺了以后,只需一支烟的功夫就会被毒死。 几十年来,托马斯在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14,(5):67
<正>这些品种的蜗牛是世界上最小的,同时也是最美丽的。不过不幸的是,有些品种刚被生物学家发现,就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生物学家们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发现了31种蜗牛。在这31种蜗牛中,有10种是最新发现的,这些蜗牛体型非常袖珍,宽仅1~2 mm。虽然体型很小,但这些蜗牛却进化出了美丽的颜色和螺旋结构,就像美丽的宝石一般。泰国莱顿自然生物多样性中心研究员托尔·森刘目前正在荷兰的一所大学读博士,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这些蜗牛。这些蜗牛的壳有霓虹橙、淡  相似文献   

7.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哒,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充满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8.
植物能"看"     
说起动物,大家已经知道它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那么植物呢?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已经接近死亡的人称为"植物人"。其实,植物远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无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相似文献   

9.
梁永红 《科学之友》2007,(16):103-104
针对当前外语教育界看轻"输入"、偏重"输出"这一现象,通过理论上的推理,试图辨认出外语学习中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一个新的外语学习模式,使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科技生活     
《科学24小时》2011,(3):49-49
速度 一只蜗牛正在路上行进,结果后面来了一只乌龟从它身上压了过去。后来,蜗牛被送医院急救,警察向它了解当时的情况。蜗牛回答:“我不记得了,一切都太快了。”  相似文献   

11.
你见过天空飘落"钻石雨"的奇观吗?200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假说,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如果把甲烷放置于一个密封的容器内,用激光来增压加热,形成一个类似海王星的内部环境,那么甲烷中的氯原子会首先游离出来,碳原子则彼此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动态点击     
<正>美好的记忆是每个人都希望珍藏的,而痛苦的记忆则都希望从脑海中删除。能够抚平人们痛苦记忆带来的创伤,听起来似乎是难以实现的事情,但是有美国科学家声称,他们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一种潜在删除大脑记忆中创伤的方法。这些研究人员专注于研究海蜗牛体内的一种与记忆相关的蛋白质PKM,因为该蛋白质是一种简单的认记结构体。他们通过研究来理解PKM活动性的精确详细状况及如何维持长期记忆。他们发现海蜗牛负责感应的长期记忆可以通过抵御PKM活性被清除。这个发现的应用前景广阔,比如在戒毒过程中记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这项研究可帮助人们治疗戒毒。此外它还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长期记忆混乱病症等。  相似文献   

13.
昆虫世界奇异多姿、神秘有趣,其奇特的取食方式就令人叹为观止。萤火虫醉食蜗牛萤火虫是一种有名的发光昆虫,被称为"活灯笼"。全世界约有2500种萤火虫,它们发出的生物冷光有浅蓝色、玉白色、淡黄色和桔红色等。萤火虫最喜欢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般生活在潮湿的草地或水边的草丛中。一遇到蜗牛,萤火虫就用纤细的颚片在它身上点来点去,  相似文献   

14.
谢玮 《科学之友》2007,(6):134-136
通过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分析,阐释它在现代"人性化"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走在被雨水冲刷一新的步道上,心情格外美丽。叶儿绿了,花儿艳了,连蜗牛都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因为平时很少能见到钻出壳的蜗牛,我便蹲下仔细观察起来。它趴在那里,探出头部,伸着触角,好像在动,又好像没动。或许是身上有黏液的缘故,它的身后留下一串清晰的"足迹",似乎在昭示它的功勋。是啊,对于蜗牛来说,那大约5厘米的"足迹"或许真是值得炫耀的功绩。我不知道走出这样一段距离耗费了它多长时间,但就我观察的那刻来看,它用柔软的身体驮着坚硬的壳慢慢蠕动,走出了不到自己身体长度三分之一的距离。或许,对于蜗牛来说,走出自己身体的距离,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绵羊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愚蠢.尽管绵羊从来没有被视作很聪明的动物,但实际上它们非常机灵,能够做出"行政决策",还有着很好的记忆力,能够记住两年前的朋友. 据研究人员介绍,绵羊能记住面孔,不管是其他羊的面孔还是人的面孔,即使是看照片它们也能回忆起所认识的面孔.研究还发现,绵羊能通过猴子都经常会失败的心理测试.  相似文献   

17.
正仅仅依靠输入电缆,人类神经元就可以完成以前只能在整个神经网络中看到的复杂逻辑计算。这里重申一下:人类的神经元远比我们最初认为的更强大。如果深度学习算法——一种风靡全世界的、基于大脑的人工智能方法——能备受关注,那么人类神经元也可以。这些都是非常规的,带有火药味儿的话。70年来,神经元一直被认为是大脑的基本计算单位。然而,根据2020年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我们大脑皮层——大脑最外层的"硬壳"——中的神经元,似乎已经以一种独特的进化来维持它们的输入电缆中难以置信的复杂计算。这就好像有人最终找到了证据,证明了计算机的电线实际上是由微型处理器组成的,在将结果发送到CPU之前,每个处理器都执行计算。这很奇怪,也是有争议的。然而,这也是首次在人类神经元中发现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蛞蝓,通称“蜒蚰”、“鼻涕虫”,形状似去壳的蜗牛,为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的敌害。最近,英国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小蠕虫可用其奇特的方式捕食蛞蝓、蜗牛等软体动物害虫。这种小蠕虫是一种不到1毫米长的线虫,生活在泥土中,可通过蛞蝓等软体动物背部的一个小孔悄悄爬进它们体内。线虫身上携带的  相似文献   

19.
"黄金分割"律形成之源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钢 《自然杂志》2004,26(6):357-359,360
问题的提出: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黄金分割"现象?"黄金数"究竟与什么有关?导致"黄金分割"规律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在自然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能解释它们的原因,以致这一现象神秘化.本文将运用天体运动规律探索0.618这个谜.  相似文献   

20.
"垂钓"基因     
在基因工程中,常常需要将某一个基因从众多的基因中找出来,然后对它实施改造.那么,能不能像"钓鱼"一样,将某一个特殊的基因钓出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