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研究泵控马达电液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分三阶段实施的模糊控制策略,并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模糊控制的不精确性和易振荡性,且在相当宽的惯性负载情况下,系统的特性都是令人满意的,中说明了三段式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其用于泵控马达电液伺服系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参考模型的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时变负载泵控马达电液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探讨了参考模型的选取对系统瞬态的影响,给出了理论上的仿真结果,并通过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在负载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选到参考模型,系统均能获得优良的动态性能,同时还提出了改善系统瞬态响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分析阀控马达位置伺服系统被控对象的数字模型,对电液位置伺服采用伪微分反馈级联控制方法,对控制系统分层推导控制参数计算公式,并对该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实现了预测控制在泵控马达电液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控制中的应用,并在负载时变的条件下,做了该系统的实验研究.将预测控制和模型参考算法在实时控制中综合起来,提出了模型参考预测控制新方法.系统的阶跃响应试验和时变负载下的跟踪试验表明,此算法在控制精度和控制的鲁棒性方面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车载自发电电站液压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其研究现状以及电液比例泵控马达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过程,以此建立液压传动系统的数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AMESim仿真软件进行动力传动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电液比例控制方案的泵控马达系统能够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时发电机的转速输出要求,同时也能达到自发电电站的性能参数指标,具有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液速度伺服系统PDF级联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阀控马达电液速度伺服系统建立数学模型,提出采用伪微分馈级联控制方法,导出控制系统控制参数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性能试验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的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阶跃响应性能,抗负载干扰能力强以及鲁棒性能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闭式泵控马达液压系统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式泵控马达液压调速系统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油液不易被污染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功率的工业场合。为了分析闭式泵控马达液压系统效率,文章以设计的闭式变转速、变排量大功率泵控马达液压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泵控马达调速系统的效率计算模型和2种调速系统的AMESim软件仿真模型。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负载工况条件下,闭式变转速泵控马达液压系统效率始终要比变排量的高,在高速、重载工况下两者效率接近,在低速、轻载工况下变转速泵控马达调速方式节能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离散变结构控制的新方法及其在液压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离散变结构控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伺服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变结构控制策略--IVSC。它由积分控制和变结构控制复合而成,因此当系统存在外部干扰和参数变化时仍可获得准确的跟踪性能和良好的鲁棒性,应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泵控马达速度伺服系统进行控制的数字仿真和实验表明,控制效果是相当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为减小泵控马达系统中参数时变、外界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对调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控制方案,并设计了泵控马达系统调速性能测试试验台.给出了泵控马达调速系统的整体数学模型并得到其单输入单输出的传递函数.建立了泵控马达系统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对广义预测算法进行推导.在液压马达转速受负载扰动、转动惯量变化两种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案以后泵控马达系统的调速性能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图4,参10.  相似文献   

10.
无磁液压马达伺服系统的长管道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磁液压马达伺服系统对无磁环境的特殊要求,需要将能产生电磁干扰的伺服阀和无磁马达通过长管道远距离配置.为了研究长管道对无磁液压马达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在精确管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有管道效应的阀控马达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分析了管道效应对伺服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仿真结果得出了管道长度、直径和其他系统参数对系统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长管道效应会大幅降低阀控马达伺服系统的液压固有频率和液压阻尼比,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采用三闭环反馈控制策略代替传统的简单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道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速度控制系统一类闭环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例积分(PI)控制已被广泛应用于速度控制系统.一种较新的控制策略积分比例(IP)控制却具有超出PI控制的优点.文中对基于模拟电路的这两种控制策略及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IP控制不但具有一些明显超过PI控制的优点,而且保留了PI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将预测控制与模糊控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预测模糊控制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工业电阻炉的实时温度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算法中,预测控制负责提高控制精度,模糊控制负责为实时控制提供预测模型未收敛时的控制量及模型收敛后的修正前控制量。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序列最优控制算法是针对土木工程结构地震响应振动控制问题中激励不可预知的特点,推导出1 种更为一般的最优控制算法,所获得的最优控制力表达式同时包含了结构响应和地震激励2 部分的影响.该算法增益矩阵与传统的2种最优控制近似算法相比具有时变的特点,提出了在应用该算法进行主动控制Simulink仿真分析时的2种实现方法,并通过AMD控制基准模型对2种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该算法与现有两种结构最优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种实现方法是完全等效的,且在控制效果方面,序列最优控制算法优于现有的2种最优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实例出发引出了待机控制思想,其实质是以牺牲部分控制时机来提高控制精度。该文给出了待机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描述了待机控制的常见目标函数集,指出了研究待机控制的基本命题:目标函数集的相容性与待机控制策略的设计。以矩形目的域为例,按满意控制的思想,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给出了待机控制策略求解的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5.
一些复杂的工业过程,既不容易建立数学模型,又具有多个输入输出变量.针对这类过程,提出一种实用的控制方法,即将复杂控制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子系统本身采用模糊控制,子系统之间采用传统控制,并将其应用于甜菜制糖渗出过程的微机控制系统中,实际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基于传统控制方法和智能自学习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型智能控制器,并应用锥稳定性定理为闭环系统建立了稳定性分析,给出了l2稳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于带有一个积分环节的线性定常能控系统,分析了指数趋近率下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过程,给出了抖振幅度、周期和趋近率参数、控制量的变化率之间的定量关系。超薄快速铝铸轧机前箱液位控制系统中,为防止塞棒挂渣,要求塞棒以一定幅度和频率抖振,这正好可以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有抖振的特点,但必须对抖振加以控制。该文为此系统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进行了系统仿真并与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结果,也表明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对自适应神经元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关于系统的控制作用、稳定性定理的理论结果,为这种新颖的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以及神经元控制器件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航天结构的低频振动抑制问题,针对拉索控制装置的单边饱和特点,推导了一种非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的最优控制方法。适当地选择非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中特殊加权参数,最优控制是一种单边Cou lom b摩擦。通过简单改造的电机拉索结构,该最优控制能采用无需耗能的被动控制方式实现,为航天结构振动抑制节省控制能量。同时最优控制不依赖控制结构模型,在结构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下,仍具有最优和全局渐进稳定性。在悬臂上进行最优控制的数值仿真结果显示该最优控制方法能充分利用控制作动器迅速抑制结构振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decouple Control theory to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i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decouple control algorithm for bivariable systems isderived applicablly f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algorithm is used to design a temperatureand humidity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the preprocessing chamber of air-conditioning testequipment. The results of the real-time control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decouple controlalgorithm is feasible, the control quality is improved and high control precision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