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正物联网、智慧城市、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区块链技术、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数字汇流是大数据未来应用的七大发展方向。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海量、多样、迅捷的数据处理,更是一种颠覆的思维方式、一项智能的基础设施、一场创新的技术变革。物联网、智慧城市、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区块链技术、语音识别、人工智能、数字汇流是大数据未来应用的七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云环境下的流式空间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对大规模多维空间数据集成与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如何实现基于大规模、多维空间数据流的实时计算成为空间数据处理领域的难点.结合云计算的特点,提出针对高速、大流量空间数据的实时处理方法.通过对多维、异构空间数据进行智能处理,生成结构化、简洁化的中间属性集;利用针对高速数据流的大规模数据实时处理方法,解决Map/Reduce难以满足此类计算实时性要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流式空间信息组织模型与云端适配方法,对方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描述.实践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动态空间信息的服务质量与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3.
数字孪生是一种实现复杂装备在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互联融合的新兴技术,在复杂装备模拟仿真、监控分析、诊断预测、优化控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掘锚一体机为对象,对复杂装备数字孪生运动与建模分析、数据传递及双向映射开展了研究.在数字孪生行为一致性方面,基于历史物理仿真数据库与实时驱动数据,实现了掘锚一体机运动学快速仿真分析.同时,提出了掘锚一体机数字孪生几何模型库构建技术,通过有限状态机、快速布尔运算等方法实现了掘锚一体机状态镜像映射,以及运动过程中服役环境实时仿真.此外,在实时状态映射方面,提出了掘锚一体机数字孪生虚实映射技术,通过在线采集与传递孪生数据,实现了基于异步传输的信息实时传递.对于掘锚一体机整机抬升、进给、挖掘、煤渣拢料等运动过程,数据处理平均延迟时间小于10-2 ms,运动学插值处理数据误差小于3%,开发的掘锚一体机数字孪生仿真帧率达到74.3帧/s,实现了融合服役环境的掘锚一体机实时状态映射与作业流程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4.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水利信息化中,可提升水利系统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极大地推动水利建设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介绍了某省水网监控与调度系统中数据监测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和数据服务中心三部分的框架设计与技术实现.系统利用航空遥感技术构建遥感实时监测系统平台;同时将卫星通信技术与其他方式结合,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混合信道;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将云服务与大数据处理技术引入构建了科学高效的决策数据支撑平台,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服务台,为水网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不断深化,以互联共享为前提,大数据、云计算、可视技术等为技术支撑,构建开放式、一体化、可扩展的数据平台,对水资源、城市供水、排水、海洋等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处理,是破解水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6.
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的角度,分析了多媒体元素中最关键、最难处理的视频数据处理问题,依据视频编/解码方法提出了“流式视频”处理的机理。并基于 M otion_ J P E G 和 M P E G 编码器,分析实现了“流式视频”的网络实时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油井动液面在线实时监测以移动公网GPRS或数字化内网模式传输数据,由于许多偏远井场无GPRS信号、无数字化内网或网络信号不稳定,无法实现动液面实时监测数据处理与计算。为此,研制了一种油井动液面实时监测数据存储器。该数据存储器通过井口动液面仪表RS485接口实现实时监测数据转存,经存储器USB口电路导入到后台监测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与计算,硬件基于STM32嵌入式系统,软件采用RT-Thread实时操作系统,以自定义帧格式进行实时数据读取、处理、存储、导出等,实现了偏远油井动液面实时动态监测与综合分析,对数字化智慧油田建设与油田开发生产具有典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在农田灌溉中,由于灌溉面积较大、数据实时传输较难,以及数据过多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建立在无线传感网络与模糊控制基础上的农田自动灌溉节水系统.该系统可以综合运用无线传感器的数据处理与无线数据的传输功能,对农田自动化灌溉做到实时有效的监控与管理,从根本上提升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系统主要采用的结构组图是星型式的,其运行的机理就是在每一个检测区域都装有ZigBee网络节点,实时的将获取的检测数据传入测控系统,在数据上实现统一的传输与处理;每一个区域的无线传感器都实时持续地处理区域内土壤湿度的变化,及时将数据向接收端传输,接收端再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与显示,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控制,做到有效的节水与灌溉.根据已有的数据表明,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比较稳定的,数据的传输也比较稳定,且在传输过程中很少发生数据的丢失,同时具有可应用范围广、可普及性强等特点,是进行自动化节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电力方面工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企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工业测控设备的自动化和节能,并且具有自动处理和分析电力生产数据的功能,对工业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加强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分析,能够有效解决测控方面的工作量大、时间连续等方面问题,本文笔者将基于电气自动化元件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从而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为我国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魏炽旭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31-32,55
以ASP动态网站技术为平台,结合EXCEL丰富的函数及图表功能,设计了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系统。此系统能实时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从而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实现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1.
环境自动监测数据处理通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境空气、江河水质及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规范不统一,不同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和经验不能相互继承和交换的问题,分析了各类自动监测系统所记录的数据类型,针对以上数据进行记录、处理的技术差异,以及实现各类自动监测数据综合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监测数据时间代表性机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通用处理技术,尝试探索、建立便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基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和水利专业知识,结合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调度任务和职责,尝试提出中线干线智慧输水调度的定义和基本功能要求。在分析智能和智慧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系统地讨论了中线干线智慧输水调度的关键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提升建议。调度感知智能方面,提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相结合、机器视觉与传统传感相结合、自动采集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数据采集体系,构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清洗方法;调度认知智能方面,提出机理研究结合数据挖掘的建模思路,分别从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角度,全面总结分析输水调度关键技术和建模要求,构建前馈调控策略模型、水力模拟仿真模型、调度预报预警模型、参数自适应模型等;调度决策智能方面,提出以模拟推演为前馈、以实时监测为反馈的调控思路,建立基于滚动决策修正、实时响应的自动化输水调控策略,构建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水利部自2002年提出以"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为核心的"金水工程"以来,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水利信息化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信息时代下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新体系、新模式。实践中,仍然存在各自为政、信息共享困难、重复建设的问题,整合与统一部署迫在眉睫。按照水利部关于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该文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农村水利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将离散性的、多中心的数据处理群体,进行有效整合和高效管理,开发完整的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软件系统。以实现农村水利工程决策的实时化、科学化、自动化,切实提高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及时的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华东科技》2013,(6):68-68
在智慧南京运营管理中心,一个大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显示了许多红色绿色的小点,显示着城市实时交通情况。原来,这是通过上海迅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Qmap物联网位置服务海量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的城市实时交通监控系统。这种技术可以满足十万用户级别的物联网终端的并发秒级数据上报、存储、处理、显示、交互能力,实现了智慧城市中规模化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服务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当数字水利还处在研究探讨之时,智慧水利已悄然登场。数字技术是贯穿信息领域的重要部分。该文结合实际情况,着重介绍数字水利在水利信息化中应用的实例,阐述福建省水利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情况,并提出一些水利数字技术现代化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车辆实时状态和预防交通事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交通事故的危害.该文通过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利用Arduino+传感器实现数据整理和采集、MQTT协议+中国移动OneNET云平台消息服务、后端数据处理与感知数据库以及前端实时可视化等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及多维度归类,从而达到集预警、报警、分析为一体的服务框架,实现自动预警并发送至用户.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大都是由ARM+DSP实现的,虽然DSP的优势在于数据处理,但是随着FPGA技术的发展,很多FPGA已经可以取代DSP的作用了。尤其是在高速实时的数据采集领域,采集回来的数据速度高,数据处理相对简单(平均处理),使用FPGA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能更加快速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本设计的工程的具体应用背景是光纤通信检测仪,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有别于传统的MCU架构,采用的是FPGA+SRAM架构,可实现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当转变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通过科学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并将其与运维管理方式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测、动态管控,进而保证变电站运维检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得变电站可以正常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智能交通大数据处理的强实时性和高效性特点,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交通数据处理平台,对其关键技术和处理流程深入分析,并从方法论角度提出针对该平台的交通大数据处理体系架构,系统地从数据源、数据处理、知识库和应用四个方面论述该架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架构所涉及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为交通大数据的深入分析与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高速发展,智能化进入电力行业,电气工程自动化要求不断增加及智能化技术日益成熟,智能化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电气工程质量,还可以对于电气工程设备能够实现实时采集数据,实时监控电气设备运转过程,提高电气工程效率。该文阐述了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并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