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6年西北五省区县域层面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西北五省区的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的变异函数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异程度最小,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异程度最大;说明人口密度在南北方向上的差异程度最强,均衡程度最弱。对西北五省区变异函数进行拟合得到高斯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自然条件是影响西北五省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因素重塑了西北地区人口分布格局。西北五省区的贫困落后不只指"地"穷,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应从多维度出发采取措施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2.
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体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作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为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值法,结合2004年西北五省相关评价指标值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农业用水效率等10个指标为影响西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其中,新疆在五省区中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最高,宁夏最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6,2011,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西北5省域和西南4省域旅游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后的DEA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其旅游业生态效率值,同时对其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旅游业生态效率值呈波动递增趋势,西北地区生态效率值比西南地区略高;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值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中,全局空间自相关呈负相关关系,局部空间自相关表现出局部空间差异较大的关联特征.在生态效率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旅游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空气质量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北地区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借助统计软件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西北不同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和空气污染类型,通过比较得出中度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的结论;通过EVIEWS软件建立了适合西北地区城镇化与空气质量之间的Panel模型,发现短期内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西北五省A级景区资源价值与旅游收入匹配为研究对象,选取五省各自A级景区数量和2019年国内、入境旅游收入指标,利用旅游空间错位指数、重力模型及二维矩阵模型分析西北地区A级景区与旅游收入空间错位现象.结果 表明:A级景区重心为(96.35°E,38.66°N),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为(102.15°E,37.81°N),入...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影响区与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北地区城市等级结构与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界定,并研究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空间联系通道,为西北地区城市建设与区域合作联系提供基础研究。方法运用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方法,依托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西北五省城市的等级结构以及中心城市与腹地形成的经济影响的界限,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联系通道以及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因子。结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可分为四级等级结构,西北五省中,城市与省区间城市发展水平与规模差距大,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差异显著;城市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率、人文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禀赋等因子是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主要因子;西兰新、西兰青、西兰银、"门户"通道构成了西北地区城市区际协调与空间组织的联系纽带。结论西北地区城市间存在显著等级结构,各城市经济影响区之间有较为明确区间及区际通道。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地区汉族中小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对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三次调研中有关西北五省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体质数据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10年来,西北五省中小学生城市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优于乡村中小学生,而耐力素质差于乡村学生;西北五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正增长的趋势在逐渐加强,城市正增长的趋势强于乡村学生的态势,男生正增长的趋势强于女生的态势;西北五省中小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呈波浪发展趋势,总体上呈全面下降趋势,城市学生下降幅度大于乡村学生,女生身体素质下降大于男生,中学生下降幅度大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3):440-445
以河南省为例,基于碳排放视角核算了1995—2013年间河南省旅游业6大部门的生态效率,用VAR模型分析了旅游生态效率对影响因素的动态响应.结果显示:旅游住宿和交通的生态效率较低,但发展趋势向好;旅游餐饮、游览、购物和娱乐4个部门的生态效率较高,但发展趋势堪忧;旅游业整体的生态效率缓慢提高.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人均旅游产出是导致旅游生态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和旅游交通产出占比对旅游业经济产出的影响大于对旅游碳排放的影响,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旅游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并探讨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农业生态效率,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1)2011-2019年,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出“N”型趋势,且地区间差异较大;(2)2019年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四川和云南的生产要素投入和碳排放产出均存在不同程度冗余;(3)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U”型趋势,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4)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受到规模化水平、机械化水平、受灾率、农民收入水平、环境规制水平与技术投资水平等多方面影响。结论 需从农业要素节约、高效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碳排放和加大农业技术投资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3方面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模型以非期望产出为切入测算我国2013-2017年间各省区煤炭产业静态环境生态效率并对其进行动态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DEA模型,超效率SBM模型能更好地解决非期望产出和存在多个有效决策单元的问题; 2013-2017年间中国煤炭产业静态生态效率有逐年变好趋势但仍表现为非DEA有效,地区分布上北部沿海地区生态效率值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黄河中游、西北和西南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值排名相对靠后;环境技术效率提高是带动煤炭产业动态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煤炭产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