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类型对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2016年确诊晚期NSCLC并接受EGFR-TKI治疗的病例。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晚期NSCLC患者接受EGFR-TKIs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226例接受EGFR-TKI治疗的EGFR敏感的NSCLC患者,19del突变113例,21 L858R突变113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GFR突变类型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经一线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含19del突变组的PFS优于21 L858R突变(P=0.038),经二三线EGFR-TKI治疗,19del突变组的PFS优于21 L858R突变(P=0.012)。结论经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含19del突变组的PFS显著优于21 L858R突变。  相似文献   

2.
自噬即细胞自我"消化",不仅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与癌细胞耐药的形成有关.细胞的自噬水平可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多种信号通路进行调控.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可以有效阻断下游信号通路,并广泛应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EGFR-TKI疗效肯定但容易产生耐药,而且还能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活性.最新研究表明,使用自噬诱导剂或抑制剂调节自噬水平,可延缓EGFR-TKI的耐药性,提高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目前已成为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然而获得性耐药仍然是其临床应用无法回避的瓶颈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获得性耐药机制,包括EGFR二次突变、MET基因扩增、IGF1R及HER2扩增,随后对EGFR-TKIs耐药后的治疗选择做了相关阐述,包括一代、二代、三代、四代EGFR-TKIs及联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3):52-52
<正>[新华社]日本研究人员最新临床试验发现,对于一种具有特定基因变异特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药物易瑞沙(通用名吉非替尼)比标准的肺癌化疗药物更加有效,可使患者生存期延长一倍。肺癌有两种主要类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5.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帕纳替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纳替尼是美国FDA在2012年批准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BCR-ABLT315I突变的TKI,该药物毒性通常较低.帕纳替尼是新药研制过程中的大突破,是一种对白血病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前,安罗替尼(Anlotinib)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的和有希望的分子靶向药物,有助于改善与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期与生存质量,但安罗替尼治疗费用昂贵,也存在潜在的毒副作用。研究与开发安罗替尼增敏的联合与辅助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从鼠李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鼠李素与安罗替尼联合作用杀伤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确定鼠李素是否具有对安罗替尼的增敏作用。使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亚型)、以及H460(非小细胞肺癌中大细胞肺癌亚型)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对动物灌胃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尾静脉注射鼠李素,观察二者单独与联合作用对肺癌细胞皮下肿瘤体积与肿瘤重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以及H460经由肝门静脉接种进入肝脏建立非小细胞肺癌的肝脏转移模型,对动物灌胃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尾静脉注射鼠李素,观察二者单独与联合作用对肺癌细胞在肝脏形成肿瘤的影响,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确定肝脏肿瘤病灶所占肝脏面积的比例。在肿瘤组织中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确定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影响。安罗替尼具有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明确的杀伤作用,鼠李素与安罗替尼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安罗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鼠李素能够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作用;鼠李素能够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作用,发挥对安罗替尼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7.
吉非替尼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唑啉类衍生物,通过竞争抑制ATP与受体区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吉非替尼主要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和三线治疗,其抗肿瘤作用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同.阐述了吉非替尼的药理学、临床研究,吉非替尼疗效的分子预测因素及不良反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及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34例病例采用x TAG液相芯片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其中EGFR基因突变11例,其中EGFR E19基因突变6例,EGFR E21基因突变3例,EGFR E20/2基因突变2例,未检测到突变15例,对EGFRE19/21基因突变的9例患者采用吉非替尼250mg/天,口服,持续口服至进展;结果 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进展,3例疾病稳定;结论 EGFR基因突变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控制率与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新型肿瘤抑制基因Meis 1(Myeloid ecotropic viral integration site 1)最近被证实可能具有肿瘤增殖抑制活性,是肿瘤患者预后和治疗的潜在指示分子,但其功能和作用机制尚需深入分析。考察利用腺病毒载体表达Meis 1蛋白对抗肿瘤药物杀伤NSCLC细胞的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系A549感染Meis 1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后,使用MTT、和软琼脂成集落实验验证其对NSCL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别使用系列浓度梯度的抗肿瘤药物舒尼替尼(Suni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紫杉醇(Paclitaxel)和吉西他滨(Gemcitabine)处理A549、Calu3、H460以及H358细胞,检测其抑制率,计算IC_(50)值。最后,利用耐药细胞系A549/ADR检测Meis 1逆转NSCLC化疗药多药耐药的作用。MTT和软琼脂成集落实验结果显示,Meis 1过表达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与锚定非依赖性生长。抑制率实验显示Meis 1过表达能够上调抗肿瘤药物对NSCLC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下调其IC_(50)值。此外,Meis 1还具有逆转NSCLC细胞化疗药物多药耐药的作用。利用腺病毒载体表达MEIS1蛋白能够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型的作用,具有逆转肺癌细胞M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免疫治疗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肿瘤治疗手段,已全面改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格局。综述了晚期NSCLC免疫治疗存在的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免疫联合治疗模式的组合和优化、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和应对策略、寻找合适的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特殊人群特征的免疫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等。探讨了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1.
计算了现有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药物的相关参数,总结了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为靶标的药物分子的药效团特征.在Gefitinib的基础上进行了药物分子的组合化学设计,通过虚拟筛选得到了分子对接得分较高的结构分子,并对其进行了预测和模拟.结果表明:新设计筛选出的2种分子在药代动力学和毒性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联合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采取相应对策 ,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取以顺铂(DDP)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 ,观察其毒副反应 ,并予相应的防治处理。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受抑制及肝、肾功能受损害。通过予5 -羟色胺(5-TH)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止吐 ,粒细胞激落刺激因子 (G -SF)类药物升白细胞及水化、保肝治疗 ,规范操作技术等措施 ,减少了化疗药物所致的各种毒副作用。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联合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通过防范和治疗是可以减轻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的临床比较,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小非细胞肺癌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例,分别给予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病情发展状况、不良反应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临床治疗效果相当,并无产生明显的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世界上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肺癌发病快,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普拉替尼(Pralsetinib)是一种选择性转染重排(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RET)抑制剂,用于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本文就Pralseti...  相似文献   

15.
亚细胞层面尤其是基因层面的分子医学研究就是希望通过识别能够用于更加精确的药理学攻击的目标,以实现在药物治疗上的真正突破。对于抗癌药物吉非替尼,研究界对该药感到满意,而临床医生和病人却对此药有些失望。在本专栏去年年初首次接触吉非替尼时[Science Watch,16(1):5,January/February 2005],对非小细胞类型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试验开始出现。对表皮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周剂量紫杉醇同步调强放射(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放射性肺损伤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3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0例确诊为NSCLC患者(包括已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239例)的完整病史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为38.1%。检出EGFR突变113例(47.3%);女性患者突变率(63.6%)高于男性(35.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腺癌患者突变率(52.7%)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9Del突变率为41.6%,21L858R突变率为37.2%;NSCLC患者中19Del突变在女性患者中较男性常见(P=0.001),L858R突变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腺癌中男性19Del突变率(15.5%)低于女性(29.9%)(P=0.013),L858R突变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偏低,有待提高;该地区EGFR突变主要见于腺癌,女性患者;突变类型主要为19Del及21L858R,其中女性患者19Del突变比男性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研究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中主要致癌相关癌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分析其在肺癌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选用6株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采用PCR法扩增相应癌基因关键外显子序列,扩增产物直接进行碱基测序。利用NCBI网站数据库进行碱基定位及突变分析,推断基因突变导致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改变。同时检测供试细胞系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结合测序结果分析相应突变对肺癌细胞系实验研究的意义。结果:所有供试细胞系的EGFR、ERBB2、BRAF基因的受检外显子区域均无碱基突变,H460细胞系的KRAS基因存在单碱基置换,推测可导致Q61H氨基酸改变,PC9、HCC827、NCI-H1975、NCI-H1299细胞系存在KRAS第2外显子区的移码突变,推测可导致氨基酸编码阅读框的严重改变,导致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结论:供试的NSCLC细胞系在RTK/Ras/Raf信号转导途径拥有的癌基因突变,以及它们对顺铂的敏感性均与NSCLC患者体内癌细胞的情况有较大差异,我们认为在针对该途径的靶向治疗中,上述细胞系不具备典型性,不能较好的模拟NSCLC患者癌细胞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月15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了一款在研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突破性疗法认证,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至少一次疗法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这也成为首个在FDA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中国自主研发抗癌新药。介绍了突破性疗法认证的定义,讲述了新型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泽布替尼的特点,阐述了其对中国医药研发企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癌细胞株PC-9细胞、厄洛替尼耐药细胞株PC-9/ER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分数、IC50和耐药指数;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厄洛替尼(0.1、0.2、0.3μmol/L)处理下PC-9、PC-9/ER细胞中miR-21表达量的差异;使用siRNA转染PC-9/ER细胞下调miR-21表达,检测不同浓度厄洛替尼调节下PC-9/ER细胞的生存分数变化.结果使用终浓度为10~(-2)、10~(-1)、10~0、10~1、10~2厄洛替尼的细胞培养基孵育48 h后,PC-9/ER细胞生存分数明显高于PC-9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计算得到PC-9/ER细胞的IC50为(7.74±1.49)μmol/L,明显高于PC-9细胞的(0.11±0.0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C-9/ER细胞的耐药指数为69.93±18.40.随着厄洛替尼浓度的增加,PC-9/ER细胞的miR-21表达量明显提升,而PC-9细胞的miR-21表达无明显变化.使用不同浓度的厄洛替尼处理PC-9/ER细胞48 h后,siRNA-1组PC-9/ER细胞的生存分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中呈高表达,具有促进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