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矩阵电位滴定法在不经分离的情况下测量钙镁含量的测量原理、方法和误差影响因素,并用该法对丙酮酸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钙镁离子含量进行测量,RSD(%)=2.01(Ca),RSD(%)=0.31(Mg)。  相似文献   

2.
以合成高钙镁钙砂为原料,制成CaO质量分数分别为40%、50%和60%的高钙镁钙材料,研究不同CaO质量分数的高钙镁钙材料对无取向硅钢中[Al]质量分数的作用.利用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通过测量了在1 600 ℃反应30 min后镁钙材料反应层中Al和钢水中[Al],分析了不同CaO质量分数的高钙镁钙材料对无取向硅钢中[Al]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中的[Al]首先氧化生成Al2O3,然后,与高钙镁钙材料中CaO反应生成CaO·Al2O3,CaO·2Al2O3,CaO·6Al2O3等铝酸盐化合物,以实现对钢液中[Al]的减少作用;随着高钙镁钙材料中的CaO质量分数的提高,对钢液中[Al]的减少作用增强,但当CaO质量分数达到40%时,各种高钙镁钙材料对无取向硅钢中的[Al]的作用基本达到平衡,此时,钢液中[Al]减少率超过96%.说明质量分数达到40%的CaO高钙镁钙材料可用于无铝无取向硅钢的深脱铝处理.  相似文献   

3.
以合成高钙镁钙砂为原料,制成CaO质量分数分别为40%、50%和60%的高钙镁钙材料,研究不同CaO质量分数的高钙镁钙材料对无取向硅钢中[Al]质量分数的作用。利用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通过测量了在1600℃反应30 min后镁钙材料反应层中Al和钢水中[Al],分析了不同CaO质量分数的高钙镁钙材料对无取向硅钢中[Al]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中的[Al]首先氧化生成Al2O3,然后,与高钙镁钙材料中CaO反应生成CaO.Al2O3,CaO.2Al2O3,CaO.6Al2O3等铝酸盐化合物,以实现对钢液中[Al]的减少作用;随着高钙镁钙材料中的CaO质量分数的提高,对钢液中[Al]的减少作用增强,但当CaO质量分数达到40%时,各种高钙镁钙材料对无取向硅钢中的[Al]的作用基本达到平衡,此时,钢液中[Al]减少率超过96%。说明质量分数达到40%的CaO高钙镁钙材料可用于无铝无取向硅钢的深脱铝处理。  相似文献   

4.
用熔融体性质对杂质蒸发速度的影响解释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栅镁时对铝的干扰以及镧对铝干扰的抑制作用。推论出高沸点氧化物都有抑制铝干扰镁的作用,并得到了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高镁、低钙的测定。测钙时用乙酰丙酮掩蔽镁,过量的EGTA络合钙,在pH=9~1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以偶氮氯瞵Ⅲ作指示剂,用钙盐回滴,氧化钙含量<1.0%,准确度为±0.05%,含量在1.0~2.0%,准确度为±0.08%;测镁时用EGTA掩蔽钙,三乙醇胺、抗坏血酸掩蔽铁铝等干扰元素,在pH=10的介质中,用DCTA直接滴定,准确度可达±0.30%,标准偏差0.30%。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铝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镁的干扰规律基础上,利用铝对镁的干扰缓冲特性,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铝及铝合金中镁的新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经标样分析表明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适应铝合金生产质量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通过FactSage 6.0热力学软件计算,研究了合金钢中镁铝尖晶石(MgO.Al2O3)形成和向低熔点复合夹杂物转化的热力学条件,以及钙处理对钢液成分和夹杂物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中生成镁铝尖晶石夹杂物需要镁的含量较低;当钢液中溶解钙的质量分数为1×10-6时,镁铝尖晶石会转化变成液态的复合夹杂物;随着钙加入量的增加,液态复合夹杂物中Al2O3和MgO的含量继续降低,CaO的含量继续增加,SiO2的含量较低,基本保持不变;随着钙加入量的增加,钢液中的氧含量会降低,镁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福鼎大白一年生茶树(Camellia sinensis)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钙在铝胁迫下对茶树钙铝及其他矿质营养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铝添加(10 mg/L 和20 mg/L)能促进茶树对铝的吸收和积累,铝添加降低根对钙的吸收但不影响茎和叶对钙的积累.而钙添加降低茶树各器官对铝的吸收和积累,增加钙的吸收和积累.适量铝添加能促进茶树根、茎和叶(老叶和茶叶)对钾和铁的吸收与积累,降低根对镁和锌的吸收与积累,但茎和叶中镁和锌的含量继续增加.钙增加茶树对钾的吸收和积累,对铁没有明显的影响.钙降低茶树对镁和锌的吸收和积累,但仍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在铝胁迫下,增加培养液中钙的浓度能够降低茶叶中铝的含量,增加茶叶中钙的含量,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利用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在茶园中适当增施钙可以降低茶叶中铝的含量,提高茶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特殊类型的夕卡岩—镁铝夕卡岩的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研究我国河北省邯邢铁矿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矿物组成比较特殊的夕卡岩。其组成矿物主要有富铝透辉石、绿脆云母、尖晶石、钙镁橄榄石、钙铝榴石、富铝角闪石、硅硫磷灰石、及蓝色方解石等。与我国常见的钙夕卡岩及镁夕卡岩有明显不同。它作为一个早期独立的阶段分布在各矿区,因其组成的矿物中富含镁、铝,故名“镁铝夕卡岩”。其后期的热液蚀变产生了众多的罕见矿物如雪硅钙石、碳硅钙石、吉水硅钙石、硅灰石膏等及大量沸石类矿物,但无石英,酷似基性火山岩的蚀变产物。矿物学研究表明,这种夕卡岩形成于一种富镁、铝而SiO_2不饱和的地球化学环境和高温低XCO_2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镁钙耐火材料对钢中杂质元素的净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镁钙耐火材料对钢中杂质元素硫,磷,铝等都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当镁钙耐火材料中CaO含量为30%~40%,反应时间60min时可使钢水中的硫,磷,铝由原来的0.017%,0.012%,0.035%降至0.008%。0.009%,0.010%,下降率分别为53%,25%,71%,降幅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以DCTA为螯合剂,丙二酸在pH值为4时隐蔽铝的性能,并用DCTA—丙二酸隐蔽法间接滴定铝.除发现铁,钛、钍、锆、铋、铜、镍、钴、锌、铅和锰等金属离子可共存外,还允许有大量钙、镁(300毫克以上)共存,特别适宜于含大量钙、镁的样品中铝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时锂、钠、钙、镁的化学干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铅时,锂、钠、钙、镁基体对不同浓度铅的化学干扰,实验表明。锂、钙、镁对铅的干扰是与地度有关的化学干扰,钠对铅的干扰是与浓度无关的化学干扰;用1%硝酸和0.4%磷酸铵为基体改进剂可有效地克服各种干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配加高炉渣,改变R(R=w(CaO)/w(SiO_2))来对转炉渣进行稳钙改质处理。结果表明:高炉渣可以有效稳定转炉渣中f-CaO,当R=1.5,1 500℃下恒温30 min时,f-CaO的消解率达到80.22%;经过XRD分析和FESEM显微观察可知,熔混渣主要矿相为钙铝黄长石、镁黄长石和镁铁尖晶石,f-CaO含量降低与钙铝黄长石、镁黄长石的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帅瑞铖 《贵州科学》2015,33(1):52-54
在pH=5~6微酸性溶液中,用铜试剂和六次甲基四胺沉淀铁、锰、铝等元素,而钙、镁离子仍留在溶液中;在pH10氨性缓冲溶液中,加铬黑T指示剂,以EDTA滴定钙、镁含量;在pH12的溶液中,用钙指示剂,以EDTA滴定钙含量。  相似文献   

15.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稀土化合物中的钙、镁、锶是一个很方便的方法,因而详细讨论稀土元素对这儿种碱土金属的干扰是十分必要的。报道过空气、丙烷火焰中镧、钇、钕、铕对镁的干扰,刘文华等讨论了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在四种酸介质中15种稀土元素对钙、镁等八种常见元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镧、钇、铕对锶的影响。结果表明:(1) 镧、钇、铕都使锶的吸光度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增加;(2)同一浓度的镧、钇或铕对不同含量锶的影响是一致的;(3)选择适当的测量高度可减小甚至完全消除稀土对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多波长数据线性回归法,以酸性格兰K与钙、镁的显色体系同时测定钙和镁.应用氢氧化物及硫化物沉淀分离法有效地消除了常见元素对测定的干扰.将此法用于自来水样分析,所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镁CTAB—二甲基苯胺兰(Ⅱ)—Mg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下,用二甲基苯胺兰(Ⅱ)光度法测定镁的新方法的条件,方法的特点是灵敏、线性关系良好。有显著的增溶作用,可在10%的乙醇存在下测量吸光度,用铜试剂分离铁、铝、铜、锰等干扰元素,并用三乙醇胺掩蔽残余铁、铝元素,此法可用于球墨铸铁中小于0.1%镁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光度法测定硅酸盐试样中的镁时 ,由于大量存在的钙的干扰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中讨论了利用显色剂偶氮氯磷Ⅲ与镁的显色反应测定硅酸盐试样中的镁。通过研究发现 ,Mg2 量在 0~ 2 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9× 1 0 4;对大量的钙及少量的铁的干扰可加入EGTA予以掩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研究了用间氯偶氧安替比林作为显色剂,在 pH=1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以三乙醇胺作为掩蔽剂,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钙和镁的新方法。测定钙选用655nm—587nm 作为波长对,测定镁选用600nm—674nm 作为波长对,有效地消除了钙镁之间的相互干扰。钙和镁的量均在5—30μg/25cm~3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提出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用于水样中钙和镁的同时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测定值基本一致,回收率也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几种元素对工业纯铝导电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工业纯铝中加入镁、钙、硅、铁对其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在铝中引起电阻率的增加最大,铁最小,因此,铁是强化铝导体的首选元素。铝中铁硅质量比在3.0~3.8时,其电阻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