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我国草蛉跳小蜂属Isodromus Howard 2新种:长柄草蛉跳小蜂I. longiscapus sp.n. (贵州独山)和赵氏草蛉跳小蜂I. zhaoi sp. n. (浙江萧山),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特征图和中国已知种类的检索表。模式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采自广西的标本记述了脉翅目粉蛉科的粉蛉亚科昆虫3属15种,内有2广西新记录种和12新种.新种均绘有鉴别特征图,并与近似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叶色草蛉对绣线菊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研究了叶色革蛉成虫捕食绣线菊蚜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组建了其捕食功能模式:1/Na=0.0037+2.1137 1/N,处理时间(Th)为0.0037d,瞬时攻击率为0.4731,从中可看出叶色草蛉成虫的日最大理论捕食蚜量为270.3头(即N为无限大时),此模式表明这种天敌昆虫对绣线菊圩有明显地控制作用,并有保护利用价值,其寻找效应随着蚜虫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中华草蛉对刺槐叶瘿蚊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2,25,28,31,34℃条件下研究了中华草蛉1,2,3龄幼虫对刺槐叶瘿蚊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并对实验结果分别用经典的Holling-Ⅱ圆盘方程和汪世泽Holling-Ⅲ改良新模型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较好。根据拟合模型参数分析,在实验温度从22℃到34℃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中华草蛉1~3龄幼虫对瘿蚊幼虫的最大捕食量先增加后下降。其中,在25℃时中华草蛉幼虫对瘿蚊幼虫的最大捕食量最大,分别达到了7.5832,10.166 7,31.446 5头。  相似文献   

5.
周文豹 《武夷科学》2003,19(1):88-94
记述中国长翅目新蝎蛉属3新种,蚊蛉属1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室.赵氏新蝎蛉Neopanorpa chaoi sp.nov图1-7.正模♂,贵州梵净山,2001-Ⅶ-26.配摸♀,副模7♂,19♀采地,采期同正模.淡瓣新蝎蛉Neopanorpa pallivalva sp.nov图1-6.正模♂,贵州梵净山,2001-Ⅶ-27.配摸♀,副模4♂,16♀采地与采期同正模.锚形新蝎蛉Neopanorpa anchoroides sp.nov图1-8.正模♂,贵州梵净山,2001-Ⅶ-30.配摸♀,副模4♂,13♀采地与采期同正模.李氏蚊蛉正模♂,Bittacus lii图1-3.贵州梵净山,2001-Ⅶ-28.配摸♀,副模4♂,采期与采地同正模.  相似文献   

6.
简单实用的山野捕蛉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整理和鉴定采自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标本时发现,该地区产的紫草科一新疆新纪录属和种,即颈果草属Metaeritrichium W.T.Wang,颈果草Metaeritrichlum microuloides W.T.Wang。该属、种为新疆迄今未曾记录过的新属、种,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草的核形态。其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2n=12m+4sm+2sm。根据上述结果并结合有关资料,讨论■草属、大麻属和桑科其它属的关系,指出了■草属和大麻属关系较近,而它们与桑科其它属的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
无茎草属Phacellaria是英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Bentham 1880年创立的新属,属于檀香科Santalaceae,距今已一个多世纪。这个属所有的种大多数寄生在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的茎干或枝条上,成为重寄生植物,在被子植物Angiospermae中,是极其罕见的。 自从Bentham创立新属以后,仍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属,在采集这个属的标本时,还将标本与桑寄生科植物标本收藏一起。多年以后,直到研究桑寄生科的植物学家Danser发现了这种现象,才连带研究起无茎草属,整理出七种无茎草属植物,并在Biumea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详尽叙述。 事有凑巧,约在1950年前后,我国开始编写《中国植物志》,也发现有许多无茎草属的蜡叶标本与桑寄生科的标本收藏在一起,后来经过谭沛祥同志整理出五种,发表在《中国植物志》24卷52—86页上。现在已知我国东南各省也有无茎草属植物。 作者于1951年4月间,在福建省龙岩白土,溪兜乡墟场,小学校前的两棵大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Nees. 上寄生的锈毛寄生Taxillus levinei(Merr.)Danser的茎干和枝条上采到东京无茎草P.Tokinensis Lect. 一种,这个种是中国的新纪录,并发表一篇论文。经查,这一属还没有人做过解剖研究,因此着手对这一种进行解剖研究。 关于无茎草属中文名称,最初是林熔教授(原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湖瓜草属分为两个亚属,即湖瓜草亚属和二柱湖瓜草亚属;新种坝王湖瓜草也在此报导。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药用种子植物1125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167科,529属.本文统计分析了上述药用种子植物的区系组成,并对其保护提出了初步建议.分析结果表明:167科中,单种科共有42科,占总科数的25.15%;大型科只有菊科和蝶形花科,分别含43属、66种和24属、53种;从科的数量看,寡种科与小型科是本区的主导科.529个属中,单种属278属,占总属数的52.55%,所占比例最大,但其所含种数则只占总种数的24.71%;占主要地位的是寡种属和少种属.529个药用种子植物属可以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及其变型共有228属,占47.80%(除世界分布型).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共238属,占49.89%.中国特有分布11属,占总属数的2.31%.对井冈山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遵循可持续利用的准则,加强研究,尽快建立药用植物信息系统,强化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白蘑科分类的初步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云南冬樱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1421种,分属158科。696属,科、属、种的区系成分都以热带成分占显优势,分别为74.42%,76.08%,66.31%(不包括世界分布),说明该区系种子植物具显的热带性质。该区系与泛热带和热带亚洲联系最为密切,同时与热带大洋州、热带非洲、热带美洲、北温带、东亚等有一定程度的联系,而与地中海区、西亚、中亚联系最少。另外,该区系特有现象不十分显,特有科、属、种比例低于不同纬度上相邻的滇中高原和云南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14.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北省星斗山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有木本植物99科,247属,595种;区系的地区理成份以东亚成份占首位,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分布属)的21%;北温带成份占18%;中国特有成份占5.1%;6个热带性分布成份占42%。与邻近的神农架关系十分密切,尤以中国特有成份更为接近;与华东区系各种地理成份组成比例也很接近,与华南区系关系较为疏远,但本区一些常绿成份具有一定的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5.
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目前全世界共17属.我国有6属54种,新疆有4属12种.其中仙鹤藓属在全世界有20种,中国有6种,1变种.通过利用扫描电镜法对仙鹤藓属植物的孢子和蒴齿进行微形态观察,利用徒手切片法对其叶片、茎进行切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并照相,结果发现从新疆天山西部地区特克斯县琼库什台和巩留县塔里木采集的3份标本具有相同的特征,并与文献进行比较后发现其特征与小胞仙鹤藓[Atrichum rhystopphyllum( Müll. Hal.) Par.]一致,确定为小胞仙鹤藓.最主要的特征是叶腹面栉片4~6列,多数高2~5个细胞.仙鹤藓属和小胞仙鹤藓是新疆首次发现的新记录属、新记录种.本文提供了小胞仙鹤藓的详细的形态描述及图版,并提供了新疆金发藓科植物的分属检索表;该种的发现为新疆金发藓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蜉蝣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导南省蜉蝣目昆虫共19种。其中,刺翅蜉属Centropitlum、似宽基蜉属Choroterpides、印度蜉属Indialis和思罗蜉属Thhraulus等4属为我国新记录属;海南四节蜉Baetis hainanensis sp.nov.、中国刺翅蜉Centropitum chinensis sp.nov.、小扁蜉Heptagenia minor sp.nov.、海南似动蜉Cinygmin  相似文献   

17.
在野外调查、标本检视和资料整理基础上,报道杭州西溪湿地种子植物(含栽培种)136科457属73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4属17种(栽培);野生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78科212属338种、单子叶植物18科76属110种.被子植物各科含属数差异显著,含1属的科占优势,共54个,占总科数的56.25%.禾本科、菊科、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姜科植物,在1981年出版的从中国植物志16卷2分册上载19属142种10变种,之后又陆续表发了2个新属,1新纪录属和66种(附表),累计已有22属208种10变种。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东南部,计云南19属125种6变种,广西11属74种3变种,广东10属41种1变种。从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我国姜科主要是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类型及变型。  相似文献   

19.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长江中上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区内有种子植物166科803属1 565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达139科550属1 023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3科,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36%和62.85%,含5种以上的19个优势属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15.74%,这些科、属在该区系组成中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优势明显,体现了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的过渡性特征.缙云山在种子植物物种数量及分布区类型上都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就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