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对记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叫它"火在蜡上烧成的景象"。但是脑子里的什么东西起着蜡的作用?外界的景象又是怎样烧进去的呢?记忆,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2.
记忆之谜     
构成记忆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增强记忆能力?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现已取得很好的成果,并正在逐渐揭开记忆之谜.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测结果表明,不同星球世界的天空景象是各不相同的.所谓"星球世界的天空",是指在一个星球表面上看到的外层空间.为什么不同星球世界的天空景象各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围绕星球的大气层的密度和化学组成成分不同,致使不同星球世界的天空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否常常幻想自己可以拥有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吃完之后,知识自然记住,考试轻松过关? 但实际上,学习更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同学经常忘了记,记了又忘……就像推上了山又滚下来的雪球.那么,大脑记忆的规律是怎样的?到底该如何更轻松地记住知识呢?  相似文献   

5.
从未发生过的事怎么会存在记忆中呢?可是似乎有不少事实证实了这一点,从未发生过的事的确可以存在记忆中.  相似文献   

6.
东耳 《科学之友》2007,(11):10-11
南瓜大如斗,西瓜水中生,红薯半空挂,桃树一边倒……这些神奇的景象你是不是认为只有在童话世界里才能见到?但是,"什么都敢种"的寿光人却将这些你想都不敢想的事物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科学24小时》2021,(1):36-36
日前,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指出我们可能都是多媒体时代的受害者——同时使用多种形式的数字媒体,可能对青壮年的记忆力带来负面影响.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就想搞清楚记忆和遗忘的原因.我们为什么会健忘?有些人的记忆力为何就那么好?数字媒体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记忆?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招募了80名年龄在18-26岁(平均21.7岁)的志愿者,评估他们的记忆能力.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志愿者的脑电波活动和瞳孔直径变化,评估他们的注意力是否分散.结果发现,越是经常同时处理多个多媒体的人,测试中表现出的记忆力也越差.而其他指标看似和记忆力的衰退没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容易遗忘的原因由于年龄的增长,对电话号码数字越来越难以记住,对难忘的夏日景象也越来越浅薄,对新接触的人们的面孔不能保持持久印象……。这些随年龄增长的遗忘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是由于记忆发生过程出现故障还是记忆再现过程发生故障,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研...  相似文献   

9.
集输管道热水清蜡相变传热特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洗清蜡是目前油田解决集输管道结蜡最常用的方法.掌握热洗清蜡过程的相变传热及清蜡时间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热洗清蜡效率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大庆原油中石蜡的成分组成,对结蜡层进行分层处理,利用焓法及VOF模型模拟了集输管道内石蜡的熔化过程.研究发现在自然对流作用下,管道上部石蜡熔化速率最快,左右两侧次之,下部石蜡熔化速率十分缓慢,是整个熔化过程的薄弱环节.石蜡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随水温并非呈线性变化,随着水温的增加,其对缩短石蜡的熔化时间效果变弱.管内石蜡完全熔化所需时间与蜡层厚度成正比,但两者并不呈现线性增加关系,随蜡层厚度增大,石蜡完全熔化所需时间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地层原油的析蜡点是确定注水开发高凝油油藏合理注水温度的关键指标.鉴于地层条件下含气油在原油组成和压力条件的差异,针对目前国内外常规测试方法普遍局限于地面脱气油等实际问题,利用声速、幅度比及频率等声学参数在原油析蜡过程的声学响应,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的高凝油析蜡特征的超声波综合探测系统,以乌干达Kingfisher典型高凝油藏脱气油和含气油为例,分别研究了脱气油和含气油在不同压力下的析蜡点、析蜡量及动态析蜡过程.结果表明:高凝油的析蜡过程存在明显的结核和生长两个主要阶段;溶解气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原油的析蜡点;饱和压力以上,压力越高,析蜡点越高;声时、幅度比和频率均可作为判断高凝油析蜡点、析蜡量及析蜡过程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我们能记住一些事物?我们的大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为什么考试前拼命记住的知识一考完就忘得一干二净?右脑和左脑有什么样的分工?这些分工与记忆有什么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就脑研究最难的课题——记忆的机制来探索一下不可思议的“记忆之脑”。  相似文献   

12.
徐秉炬 《科学通报》1979,24(4):182-182
近年来,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基础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从若干方面开展了工作。运用加速和抑制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药物研究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研究学习时脑细胞中RNA碱基比例的变化和蛋白质的代谢变化;以及获得的信息的化学传递研究等。这些工作表明,RNA与学习和记忆有一定的关系。然而,RNA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如何?它是一种“记忆分子”?还是学习记忆过程中脑细胞所必需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前,在实验结果上和在学术观点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我们采用核糖核酸酶(RNase)破坏海马组织中的RNA的方法,观察RNA对大白鼠的学习记忆的影响,为了解RNA与学习和记忆的关系提供一些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深水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高压、低温的环境,使得具有高含蜡、高凝点、高黏度特性的油气,在从油藏到下游设备的输送体系内,面临着蜡和水合物同时存在的可能,这会极大地增加流动堵塞风险,从而加重输送体系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展蜡和水合物共存体系的耦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流动保障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简要总结了蜡和水合物单独存在体系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二者共存体系耦合的初步研究,结合在高压反应釜和环道开展的探索实验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应在已开展的蜡与水合物热力学和动力学独立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二者耦合研究:在二者耦合热力学研究方面,应选用能更好地描述液相和固相非理想性的改进模型,抓住二者共存体系组分在各相中的分布变化,建立有效而精确的耦合热力学计算模型,以深入理解蜡与水合物之间相态行为的相互影响机理;在耦合动力学研究方面,应借助可视化的测试手段和实验仪器,分析二者共存体系固体颗粒与乳化液相的微观分布机理,探究蜡分子扩散机理、水合物界面吸附与生长特性,综合考虑复杂的多影响因素,从蜡晶对水合物生成、水合物对蜡晶析出沉积影响的两方面分别着手,以获得蜡与水合物之间动力学行为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从宇宙飞船上俯视地球,地球就像一个瑰丽多彩的蓝色星体,在迷濛的天际中缓慢旋转.为什么呈蓝色?因为人类居住的这个文明星球,表面的70%是被一片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 碧波万顷的海洋,给予了人类多少美好的印象啊!浩瀚的胸怀,缤纷的景象,无尽的财富,坦荡的航道……人们简直不敢想象,要是离开了海洋,人类的生活将会怎样?要是没有海洋,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相似文献   

15.
很多主体居中的照片是不能让人有感觉的,为什么会这样?摄影者不禁要问.当看到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景物时,摄影者内心马上激起一种创作的冲动,眼睛通过取景框盯着景物,生怕抓不住这个景象,但是最后,照片还是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记忆,你是否会和很多人一样,想到一些让人苦恼的事情?比如说背单词、记公式。那么,我们不妨趁着寒假的间隙抓紧补补脑,了解一些记忆的方法,或许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你不是忘记了,只是"想不起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记忆系统。美国心理学家R.C.阿特金森(R.C.Atkinson)和R.M.希夫林(R.  相似文献   

17.
低等水生生物: 高蜡油形成的重要来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海平  郑亚斌  张占文  李金有 《科学通报》2003,48(10):1092-1098
尽管对原油中高分子量化合物的形成途径有多种解释, 但其真正来源并不很清楚. 通过对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典型高蜡油区不同性质源岩抽提物中显晶蜡和微晶蜡含量和组成的定量分析, 并结合源岩有机岩石学和热解色谱特征分析, 揭示富含低等水生生物的油页岩是大民屯凹陷高蜡油的主要母源. 高蜡油的主要生源组分是藻类体和无定形基质体, 它们富含脂肪族结构, 生成长链烷烃的潜力很高. 源岩蜡产率受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的控制, 高丰度和低成熟源岩有利于蜡的形成与保存, 随源岩有机质丰度降低和成熟度增高, 源岩蜡产率降低, 表明原油中的蜡主要是富含低等水生生物有机质在热演化阶段早期(RO = 0.4%~0.7%)形成的产物. 尽管陆源高等植物的表皮和孢粉类同样能够提供蜡的生源母质, 但湖相低等水生生物的贡献可能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最近,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大脑时,发现了不少新物质,为解开人体之谜增添了科学依据。记忆物质为什么有的人会记忆过人?美国科学家最近揭开了大脑记忆的奥秘。他们发现了人们对过去事情的记忆,完全取决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钙尔贝。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记忆?1904年,德国生物学家理查德·西蒙提出了一簇簇离散的大脑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记忆痕迹的理论,他将这种假想中的物理电路印迹称为"记忆印迹"或"记忆痕迹"。"记忆痕迹"在科学教(Scientology)和科幻小说中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题材。为证明记忆痕迹在大脑中的真实存在,科研人员就要用光激活的"镊子"将精细的记忆痕迹"电路"挑拣出  相似文献   

20.
为何人类的毛发越来越少? 在位于伦敦皮卡迪利大街的一家美容院里,一位名叫吉纳维夫(Genevieve)的美容师一边展示她的技艺,一边解释着什么叫“巴西式地带”。“巴西式地带”与拉美足球毫无关系,其实是剃除一个人的大部分体毛、而只留下两指宽的一条狭长带。 近年来,热蜡脱毛已经从隐秘变得日益公开,“比基尼蜡”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