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未来。高校教育如不能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生命,将会铸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遗憾。通过分析大学生轻视生命的原因,探讨生命教育的途径,以期能有效减少或防止这一消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邢玉玲 《甘肃科技》2013,29(2):74-75,96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探索、求知、竞争的人生旅程中认识生命、关爱生命,认清生命的价值进而提升生命价值。通过对大学生漠视生命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从大学生自杀、他杀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针对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对生命价值观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行阐述,来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而大学生中的党员则是这些建设者中的标兵。可以说对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和先进性教育决定着大学生党员的素质,而大学生党员影响着整个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祖国的未来建设。所以,高校党组织必须抓好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和研究如何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通识教育、生命观教育、积极心理学教育、死亡观教育、心理求助教育等,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的内涵,促进积极心理的形成,学会自我辨识和调控心理问题,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制,确定心理危机诊断指标和类型,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借助移动互联网搭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平台;加强领导管理,健全人才、经费和制度保障,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使他们走向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现有利于他们主力军作用的发挥.生命价值教育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情怀,促进他们生命价值的实现.加强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教育,具有多重重要意义.从生命价值内涵界定入手,对生命价值进行多维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杰  沈良生 《科技资讯》2012,(6):235-235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而中国近现代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绝好素材,高校辅导员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曾令玉  林凡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73-174,178
伴随着“90后”渐渐成为大学教育与校园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更需要有区别中认识生命特征,提升生命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本文从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的视角关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设计和实施针对性、启发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价值,促进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重视生命教育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基本内涵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论述,提出在我国大学教育中树立生命教育观念、开设生命教育讲座、开展生命实践活动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许多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极端事件让人们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轻视或无视,也突显出大学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大学生生命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教育的实施目标、原则及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0.
吴国平 《科技信息》2007,(12):100-101
当前,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生命教育的内容、意义到具体实践,阐释大学生生命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推进"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针对当前高校生命观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目的和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高校构筑系统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如何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高等教育的重大现实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内在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当今高校生命教育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加上措施单一和校园人文精神缺失,使得大学生暴力、自杀、轻生事件屡屡发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出现了诸如成就感的迷失、教育产品化与生命个我化的矛盾,以及生命的异化等种种困惑,文章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困惑的分析,说明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强化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葛英杰 《长春大学学报》2014,(4):504-506,510
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包括生活观教育和死亡观教育两方面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行教育的前沿阵地,应该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现实责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珍惜和善待生命,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理性面对死亡。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适当方法,不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生命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的问卷调查,探讨生命意识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命意识和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关系密切,且大学生生命意识能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进行有效的预测。从生命意识的视角出发,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开展生命教育增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与感悟,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高校中大学生自杀、他杀等漠视生命的行为不断出现,暴露了大学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加强对大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感悟生命、体味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传平 《科技信息》2010,(28):I0199-I0200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可以规范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而且对推动学风建设,特别是对改变目前高校学风不振的现状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抓住大学生在校的重要时段科学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为学风建设提供恒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阳林 《科技资讯》2010,(33):193-193
现今是一个多元化的新时代,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们,有着新的特点和不同思想道德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德育也要与时俱进从而转型。然而我国大学生自杀和伤人的现象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教育的认识,促进大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成才,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失而存在许多的问题。高校应该从生命认知、生命情感、生命责任、生命意义、生命弹性等方面开展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加强研究、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持生命教育的理念,营造生命教育的网络,能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