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晓波 《科技信息》2013,(23):170-170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是高校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出发,提出学前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师德教育是学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师德教育的四条主要路径:创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的理念;构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的多元模式;加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注重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道德教育素养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3.
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合教育的实施对幼儿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直承担着培养幼儿教师素养的重任,但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却一直都忽视了特殊教育的诉求。因此,以培养学前融合师资为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方面: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导向的课程结构,构建学前融合教育方向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是一种以学前儿童为研究、教育和服务对象的特定教育领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但外部规模扩张之后的内涵质量建设却相对滞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模式等均存在争论和需改进之处,这一问题的解决需高校与用人单位同步调整人才质量观和选拔指标体系,尤其是高校的人才观念、学科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变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顶层设计逐步清晰。通过对广东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五个方面探索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赵婕 《科技信息》2010,(28):I0202-I0202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以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系统观为特征的。使用系统观可以查明学前儿童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发展提升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进一步重视,学前教育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首先带来的是对幼教师资的大量需求,确保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优质足量成为决定学前教育事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先决基础条件,其次是在学前教育中必须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即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全科教育理念并适度调控各类知识能力模块比重。而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综合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音乐素养教育又是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教育教学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全实践教育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纷纷扩大招生规模,使幼教工作者紧缺现象得到了缓解。但是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幼教工作者在综合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尤其是面临复杂情况时的应对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下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凸显出来的培养目标的强功利性和办学思路的短视性、培养过程与课程体系建构的滞后性突出、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及反思。改革现有的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门话题。笔者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思考,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树立全实践教育理念并在人才培养过程全程贯彻,通过改变单一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实践课程体系及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中国是一种尚在探索中的高等教育类型,浙江科技学院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成功经验,进行了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例证了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在理论教学体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实践教学体系层次构建等方面进行的模块化改革,以期能为中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学前师范生职业态度成熟度,既反映高校学前教师质量培养的高低,又关乎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采用问卷法对483名学前师范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学前师范生实习满意度、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态度成熟度处于中等或以上较高水平,各自呈现出不同特点。学前师范生实习满意度对职业态度成熟度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且职业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高校学前人才培养中,应积极秉承学前教育初心,聚合“四有”好教师角色认同,创新传统实习模式,融合“三习”实训实践一体化,建构认知双导师制,整合“校-园”教师资源共生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大陆与台湾地区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论述了两地学前特殊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并提出台湾地区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前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开展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从我国学前体育的开展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着重阐述了体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如何促进我国学前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在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科研团队为班底,成都大学以及省内外兄弟单位的科研力量为补充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心充分发掘学院70年来的人才培养经验和学前教育研究积淀,以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中心将工作重心放在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例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广的政策研制,  相似文献   

14.
近代学前教育由家庭进入社会后,随着大量公共学前教育机构的开办,学前师资就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近代学前师资培养的发展历经清末的缓慢启动、民初的初步发展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逐步拓展,可谓步履维艰。但却为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本源力量,为建国后学前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是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为全面引领高等工程教育未来,高教领域已经唱响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大力发展和建设新工科。基于“新工科”视角,根据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和新挑战,以产业为引领,聚焦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是"双一流"战略的重要核心,主要在于本科生教育。为争创"双一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中北大学开展了一系列建设一流本科的实践与探索,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完善课堂教学标准体系、总结本科教育实践经验,引导高校教师形成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在全校范围内吹响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一流本科建设集结号。  相似文献   

17.
学前体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后来学校教育的成效,以及人一生的成长、发育与发展密切相关。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石,学前体育实施得好坏,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为了解目前学前体育师资状况,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学前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情况、参与培训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学前体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潘美娟 《华东科技》2024,(1):137-139
<正>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我国工科人才的重要场所,这类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还需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任务中,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究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人才文化素质的提升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课堂相结合,文化素质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五大原则,建构一个以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贯穿大学4年本科教育全过程的、立体的、开放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并建立一套保障其实施的运行机制。这是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深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吻合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发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立志当幼儿教师的本科毕业生并不多,同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也很难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是关键,但学校也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