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行政主要表现为自由裁量行政,在行政自由裁量权膨胀条件下,行政合理性原则在行政法中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系统考察了行政自由裁量权扩大的社会原因和行政合理性的提出、发展过程,尤着力探寻讨论了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当代行政法基本之法理基础,提出在中国现代的行政法治建设中,只有全方位强化、倡导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双重监督与法理性监控,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治才能在实质上得以落实。自由裁量权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利。这些自由裁量权是从法学意义上说的,而不是从政治学意义上说的。它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法律、法规授予的至职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条款对行政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存在难以把握、不易操作的缺陷。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所在,是行政法规范的核心、灵魂,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一的比例原则,在行政审判中可以直接作为判案依据。运用比例原则中的适当性、必要性、比例性三个子原则来对行政裁量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较为直观、可行。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信赖保护与诚实信用两原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基于对行政主体行使公权力行为的信任而做出行为或不作为,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正当利益,法律应予以保护。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在行政法领域的运用。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两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厘清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两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国建设行政法治和诚信政府、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魏勇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8):25-26,31
正当法律程序是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保证。正当法律程序对行政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其作用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程序原则在行政法中逐渐受到了重视。坚持正当法律程序在行政法中适用的前提、方法和原则,坚持行政程序的立法法治、执法公开、公正才能够使行政法符合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林琳 《海峡科学》2006,(1):23-24
几乎任何一本行政法学论著都会开宗明义地指出:“单方性、强制性、非对等性”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于是维护人权,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规范和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成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行政法制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实定法的维度内,行政裁量形式上可以分为行政法外的与行政法内的、绝对的与相对的。行政法外的行政裁量是指不受行政法效力控制的绝对行政裁量;行政法内的行政裁量则是指具有合法与合理双重属性且可辩驳的行政裁量。由于辩驳的结果只有在行政法内并成为合法性问题才有法律意义,否则就属于绝对行政裁量,所以"合法"、"合理"并存的观点、关于"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表述,皆混淆了行政裁量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因而存在混乱和错误。  相似文献   

7.
论英国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性原则是英国行政法的标志性原则.该原则兴起于积极行政的社会背景之下,集中体现着法治的实质精神,是普通法院控制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基本准则.在适用范围上,该原则不仅拘束议会授予的行政裁量权,而且限制源于君主特权的行政裁量权.在适用要求上,认定行政裁量行为不合理的主要标准是背离法定目的、不相关考虑与非正常判断.  相似文献   

8.
行政程序是现代行政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对于行政实体而言,行政程序具有其独立价值.行政程序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种,程序的内在价值是指程序独立存在的价值,主要包括公开价值、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价值、程序合理性价值、自由和效率价值;程序的外在价值是程序实现实体法的价值,包括秩序和公正价值.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后经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效仿、继受与发展,现已在大陆法系国家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所确立。对完善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律制度、维护法律秩序安定、保护社会成员正当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原则涵义、必要性、适用等方面的探讨以揭示行政信赖保护在现代行政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刘超 《海峡科学》2004,(9):60-61
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是决定行政法各项制度的基础.在诸多学术观点中,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应当强调行政法的控权职能,承认行政法是控权法而不是平衡法或管理法.从行政法作为控权法的价值定位审视现有行政法律制度,从而最大限度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唐君毅认为,“道德自我”与“现实自我”属于同一“自我”,是“自我”的两个方面。“现实自我”是现实具体的自我,是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我,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自我,易受外在他物限制,是有待被超越的自我。而“道德自我”是内在于人自身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主动的自我、具超越性的、形而上的自我,具有辨别善恶、趋善除恶的“道德意识”与“道德理性”。道德生活便是根据“道德自我”的应当意识(合乎“道德理性”的“道德意识”),自觉地自己支配自己去破除“现实自我”的限制,超越自我,创造出真实的自我。这一思想构架显示了唐君毅传统儒家“尽人之性以立天之命”的情怀,突显了人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机制与效力。  相似文献   

12.
道德情感培育原则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情感培育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有联系也有区别。道德情感的生发、提升、强化、转变有其特定的条件和规律,由此决定道德情感培育必须遵循特定的原则。要使培育人们道德情感的努力收到实效,必须坚持全面性培育与针对性培育相统一、理性说教与动情感染相结合、社会实践与个体省悟相发明、主导性与主体性相激扬、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相衔接。  相似文献   

13.
感戴情绪作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绪体验,不但具有鲜明的道德属性,而且有激发动机、激励及调控等道德功能.通过开设大学生感戴情绪课程,提升道德动力;设计大学生感戴情绪主题,增强道德激励作用;创造大学生感戴的心理氛围,发挥道德的调控功能,可以提升大学生感戴情绪水平,破解目前道德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公共行政的主流是道德的维度。服务型政府首先是以服务为核心价值的政府理念,是公民本位和公民意志在社会管理中居于决定性地位,旨在重塑公共行政价值观,解决当下行政人员价值观失范的问题。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理念的体现,反过来讲,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其客观存在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新时期的服务型政府概念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对其建设必须加以价值理性探究。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工具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呼唤人们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主体间交往行为的合理性,其思想对于深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仰的主体性构成含盖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者互动形成了主体对道德的个性化态度。道德信仰就是人在对道德绝对崇敬与巨服的心理状态中通过意志的努力而使自身同一于道德客体的过程。反映了人对道德的高度自觉性,是道德客体内化为主体意识与行为的过程。从而体现出道德信仰的主体性构成本质。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发生学的视角来看,道德演化与其他制度演化一样,是个开放的系统,它的产生有两大动力因素:个体的自律性要求与社会的他律性要求。道德起源和演化具有一定范式和路径,面临一种被选择的竞争压力并受人的理性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兴学科--道德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了大脑中与道德相关的神经网络,对理性在道德功能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审视,特别强调情绪和直觉在道德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独特的道德发展观和整合的道德教育体系.该学科认为道德为大脑的功能之一,良好的道德需要健全的大脑、理性的思辨、健康的情感反应和敏锐的直觉判断,这些发现对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工具理性文化的传播,使得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存在着失衡现象。绩效评估对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整合有重要作用,是整合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信念与责任、正义与效率、道德与制度的重要手段,以绩效评估整合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重点是以绩效评估为支点,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向重人、崇德、尚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童年期个体的道德发展以他律为基本特征。他律贯穿于儿童道德的知、情、行各个方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儿童的道德发展。充分理解幼儿道德他律的实质和内涵有助于完善学前教育的理念、方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