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结束无元首的局面11月5日,黎巴嫩议会在北部城市特里波利召开议会会议,伊斯兰教、基督教两大教派的58名议员从国内外汇集一堂。会议以52票多数选举勒内·穆瓦德议员为黎巴嫩第九任总统,并批准了黎巴嫩议员10月22日在沙特塔伊夫城通过的“全国和解文件”。穆瓦德是基督教派中的温和派开明人士,是黎巴嫩各派都能接受的人物。议会选举后,穆瓦德当即宣誓就职,从而结束了黎巴嫩长达13个月没有国家元首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6月14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27客机被劫持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据报道,机上载有乘客145名。劫机者陆续释放了大部分乘客,扣下40名美国人作为人质。他们提出释放人质的条件是,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764名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这起事件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美国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此事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7月28日凌晨,在黎巴嫩南部纳巴蒂亚省的吉卜希特村附近,一架直升飞机突然降落,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从直升飞机里钻出25名以色列特种部队军人,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一家住宅,劫持了住宅主人及另外两人,尔后飞机腾空直飞以色列而去。被以色列绑架的人叫阿卜杜·克里姆·奥贝德,是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领导人,另两个人是他的助手。这起绑架事件立刻在黎巴嫩、中东地区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色列遭到许多国家的谴责。事发后,黎巴嫩真主党的“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威胁说,如果以色列不尽快释放奥贝德,那么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威廉·希金斯将被绞死。以色列对这一威胁未予置理。7月31日,“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宣布,希金斯已被处死。该组织还提供了希金斯被绞死时的录  相似文献   

4.
2月14日,在全世界有情人喜度佳节之际,黎巴嫩人却得知了一个痛苦消息:有“黎巴嫩先生”之称的著名政治家拉菲克·哈里里丧生于一起汽车炸弹事件中。作为黎巴嫩政治棋盘重要一粒棋子的哈里里之死,在黎巴嫩和中东引起不小的震动。1944年11月1日,哈里里出生于黎西部著名海港城市西  相似文献   

5.
黎巴嫩国土面积略超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万,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然而,黎巴嫩在中东、乃至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却远非其面积和人口所能反映,这与黎巴嫩拥有一支庞大而极具实力的“海外军团”有着很大关系。据多家研究机构估计,侨居海外的黎巴嫩公民及外籍黎裔人士多达  相似文献   

6.
8月3日和4日,在北京首都机场,中国政府为缓解黎巴嫩目前面临的人道危机而向黎政府提供的一批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分批装机启运。援助物资主要包括小型发电机、帐篷、毛毯、卫生装备和部分药品等,先由专机运至约旦,再转运至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军事打击使黎巴嫩  相似文献   

7.
7月15日,美国派遣军队在黎巴嫩登陆,对黎巴嫩进行武装侵略。美国这种彻头彻尾的侵略行为,是对黎巴嫩和全世界人民的挑衅,不但黎巴嫩人民不能容忍,全世界人民都不能容忍。美国军队必须从黎巴嫩滾出去!美军在黎巴嫩登陆的时间,正是伊拉克人民推翻反动的哈希姆王朝,建立反帝国主义的共和国的第二天。这说明美国军队在贝鲁特登陆,不仅仅是对黎巴嫩的进攻,而且是对伊拉克的进攻,正是所谓“项庄舞  相似文献   

8.
钮松 《世界知识》2021,(16):50-51
<正>2020年8月4日,贝鲁特港大爆炸沉重打击了饱受经济困境与新冠疫情所扰的黎巴嫩,使饱经战争创伤和政治社会分裂之苦的黎巴嫩人民"雪上加霜",令黎巴嫩社会与政治问题顽疾无处遁形。在灾难被证明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之后,民众的激愤矛头直指时任政府及僵化的教派政治体制。在过去一年里,黎巴嫩内外局势都因这场大爆炸而不断恶化发酵。  相似文献   

9.
蕞尔小国黎巴嫩历来都是各种国际势力激烈角逐的场所:黎巴嫩与叙利亚历史上关系特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400年间,有350年两国是在一起作为“大叙利亚省”存在的,1920年又皆由法国托管。黎巴嫩独立以来,叙利亚坚持在黎有特殊利益,至今仍有两万叙军人在黎驻扎;黎巴嫩与巴勒斯坦关系微妙,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大批巴难民涌入黎巴嫩,巴方各种武装力量也屡屡从黎境内袭扰以色列,其引发的矛盾直接酿成黎巴嫩内战,至今仍有近50万巴难民滞留黎境内;亲伊朗的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及贝卡谷地建立反以基地,使黎巴嫩与伊朗的关系也变得复杂;黎巴嫩与以色列则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以军撤出黎南部后,边境局势虽有缓和,但仍存在许多激化局势的诱因。由于黎巴嫩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微妙,它在盘根错节的地区冲突中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伊战后,美国曾指责黎巴嫩藏匿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遭到黎巴嫩政府断然否定。  相似文献   

10.
自从黎巴嫩人民在今年 5月发动武装起义以来,除了法朗吉党、社会主义人民党等少数几个极端反动政党之外,国内绝大多数党派都采取了反对夏蒙的立场。各反对党派虽然在要求夏蒙下台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对外政策的态度方面却不尽相同。一般说来,除了共产党之外,黎巴嫩大多数政党都是一些上层政治人物的组织。下面是一些政党和政党联合组织的介绍: 叙利亚和黎巴嫩共产党该党由同一个党中央领导,故称叙利亚和黎巴嫩共产党。1930年成立,总书记是哈勒德·巴格达什。1947年黎共被迫转入地下。今年1月,叙利亚和黎巴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一项“关于在黎巴嫩奉行自由的阿拉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驻黎巴嫩维持和平部队遭到多方袭击,黎巴嫩真主党打击它是为了伊朗的利益,南黎巴嫩军是为了以色列的利益。目前,这支部队是否能在黎巴嫩存在下去,引起了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以色列被迫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和杰马耶勒总统决心推进全国和解之际,一向显得比较稳定和团结的基督教长枪党最近突然发生了分裂。这一事件使杰马耶勒总统的领导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给复杂多变的黎巴嫩局势增添了新的不稳因素,加剧了当前的黎巴嫩危机,很可能使整个局势进入一个新阶段。 3月12日,以长枪党民兵组织“黎巴嫩力量”的领导人之一盖亚盖亚为首的部分长枪党成员,宣布成立“基督教青年组织”,声言要纠正长枪党领导现行“向叙利亚方面屈从或投降”的路线,执行独立的政策。13日,“黎巴嫩力量”司令阿布·迪纳尔(杰马耶勒总统的亲侄儿)声明,从即日起,“黎巴嫩力量”在政治、安全、财政和新闻领域内独立,脱离长枪党领导。20  相似文献   

13.
在不久前贝鲁特难民营之战和处理轰动全球的美国一架民航班机被劫事件中,黎巴嫩什叶派阿迈勒运动(又称希望运动)主席纳比·贝里的表现很引人注目,一时成为人们所谈论的新闻人物。贝里1938年出生于黎巴嫩的一个商人家庭,现年46岁。他的幼年时代是在西非的塞拉平利昂度过的。10岁时,他随全家迁居黎巴嫩南部。中学毕业后,他进入黎巴嫩大学攻读法律。在校期间,贝里就是一个活动分子,连续4年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并加入了社会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时空在这里纵横交错。几年前,一个黎巴嫩历史学家反思黎巴嫩历史,他把这里称做"有众多房客的房子"。黎巴嫩,面朝地中海,南临以色列,东与北部为叙利亚,建国不过数十年,历史却比尧舜还要古老个千八百年。整个国家面积没北京大,在联合国人类保护遗产挂号的地方有五个。人口  相似文献   

15.
黎巴嫩     
风光秀丽的国家黎巴嫩是地中海东岸的一个阿拉伯国家。南与以色列接壤,东南面和北面与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为邻。境内多山,地势高亢,气候温和,风景优美,是中东著名的游览地。黎巴嫩的山区,每年积雪可达四个月至半年,形成白雪皑皑十分美丽的雪峰景色。据说黎巴嫩这个名称,即渊源于阿拉伯语的“白色”(Leben)一词。黎巴嫩沿海城市和山区布满了豪华的旅馆和俱乐部,供外国游客享用。黎巴嫩每年从游览事业中,大约可以获得一亿五千万黎镑(1黎镑等于0.45美元)的收入。黎巴嫩的面积为一万零四百平方公里。据1960  相似文献   

16.
眼下,叙利亚局势岌岌可危,与叙利亚有“特殊关系”的黎巴嫩自然难免池鱼之累.3月29日,黎巴嫩总理米卡提表示,不会改变对叙利亚问题的立场,将继续奉行不介入政策.作为阿盟成员国的黎巴嫩,在多数阿拉伯国家齐声“倒叙”形势下的这一表态,反映了其与叙利亚关系的微妙与特殊.  相似文献   

17.
经济恶化、教派纷争使赫拉维政府倒台,新内阁刚一成立就面临瘫痪危险—— 1990年10月奥恩军政府的垮台,标志着黎巴嫩持续15年之久的内战开始走向结束。在此后的一年多里,拥兵自重的各派民兵武装纷纷解散,割据局面开始改观,并成立了一个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民族团结政府。饱受战乱之苦的黎巴嫩人民心头重又燃起了希望。然而“好事多磨”,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间之后,黎巴嫩又开始动荡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上的明珠黎巴嫩是地中海东岸的一个独立国家,面积一万零四百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五十万人,主要民族是阿拉伯族。黎巴嫩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有悠久的文明史。从公元七世纪时起,它是阿拉伯帝国的领土。到十六世纪,土耳其人入侵,黎巴嫩沦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黎巴嫩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黎巴嫩人民几百年来为了反抗异族的统治而进行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在第  相似文献   

19.
黎巴嫩的局势常常是动荡多变的。去年岁尾以来的情况更是如此。去年12月28日,黎巴嫩三大主要民兵组织:基督教“黎巴嫩力量”,穆斯林什叶派“阿迈勒”运动、穆新林德鲁兹派社会进步党,在叙利亚主持下达成了和平协议。人们纷纷发出评论,希望它是“结束黎巴嫩内战的重要步骤”、是各派力量“打了十年,准备和解”的表现,是灾难深重的黎巴嫩有了转机和希望的征兆。但是,无情的内战炮火很快就摧毁了人们的希望。三方协议还没正式生效就夭折了。黎巴嫩各派力量及其支持者正围绕着对三方协议的态度而频繁活动,重新组合。黎巴嫩已陷入新的政治危机中,并孕  相似文献   

20.
黎巴嫩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这个国家的命运却不一定掌握在黎巴嫩人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