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成大是苏州中兴石湖的重要人物,对范成大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显示对苏州人文历史脉络的延续和苏州历史信息的继承,促进石湖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建设,真正把石湖风景区建成"苏州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样板",为建设生态苏州提供典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史上,以描写田园风光,展示农民生活而驰名诗坛的,第一当数陶渊明,其次就数范成大了。陶渊明的名气不仅在诗,更在一个隐字,这是历来气盛骨傲的文人们所推崇倍至的。相比之下,范成大就远没有陶渊明那么清纯和隐逸,他仕途得意,曾四任疆臣大吏,拜参知政事,在南宋作家中,政治地位是比较显赫的。他早年曾写过一些风格淡泊、语意清雅的田园小诗,如《寒食郊行书事》之二,《初夏》等等,表现出范氏早期田园诗闲淡旁观的审美态度,也表现出青年范成大用格律诗描写田园的艺术功力。后来范成大也曾继承中唐白居易、张籍、王建等…  相似文献   

3.
韩元吉是南宋前期一位比较重要的作家.其集稿已散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得《南涧甲乙稿》二十二卷.关于韩集中两首题巫山图诗,四库馆臣判断失误,不仅误收了范成大的诗作,又怀疑原本属于韩元吉的诗作为他人作品,实在有澄清的必要.笔者又从一些方志中辑得韩元吉的三首佚诗,现一并录出.  相似文献   

4.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的诗家,词人。论其诗词风格,范石湖称:“有裁云缝月之妙手,敲金戛玉之奇声”(《白石词跋》)。黄升也称:“白石道人,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花庵词选》)。后来,深知白石的张炎把他的诗词风格概括为“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词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盛负高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文人普遍存在着儒释道三家统一的思想,范石湖有独特的儒道情结,伴随他一生的是与儒家思想相平行的释道出世思想,出世与入世,总是相互矛盾而又伴他一生的,并且体现于他一生的诗歌创作生涯之中,他在创作上表现出了超脱世俗万物,追求一种豁达人生,又因为道法自然,他的诗歌又表现出自然无为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宋代史学家郑樵曾言:“书有亡者,有虽亡而不亡者。”这里“虽亡而不亡者”即指原书已佚,而书中部分章节、语句保存在其它一些书中。祁承璞也在《澹生堂藏书约》中说:“如书有著于三代而亡于汉者,然汉人之引经多据之;书有著于汉而亡于唐者,然唐人之著述尚存之;书有著于唐而亡于宋者,然宋人之纂集多存之”把保存于其它书中的某一佚书的资料辑录起来,让原书重现于世,由此导致辑佚风气的兴起。辑佚始于宋代,黄伯思曾从马总《意林》、李氏《文选注》、鲍照《舞鹤赋》中辑录出《相鹤经》。现存最早的辑佚书是  相似文献   

7.
《赤壁赋》(亦作《前赤壁赋》千百年来论者基本上认为是苏轼旷达之作,尽管古今均有人认为有讥剌、优谗畏讥等忧患意,①但语焉不详。窃不自量,拟申言之。一、从背景材料看: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应其友人傅尧俞索近文之请,亲笔抄录此赋,后面加上一则题跋《书〈赤壁赋〉后》:“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尧俞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又有近年辑出的佚作《赤壁二赋》大书跋》②,内容相近:“去岁作《赤壁赋》…  相似文献   

8.
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所提出的"智慧教育学"思想.智慧教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关心教育学,它要求教师像父母那样给予学生无限的爱,这种教育理想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9.
生活于萧梁北周之际的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以下简称《荆》书),是一部描述岁时风物的专书,为研究我国南方荆楚地区的历史和民俗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原书早佚,今所见者,为后人所辑。兹就原书卷帙及后世辑本略作考述,或可对整理是书者有所裨益。至于疏误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对于《荆》书,历代公私书目著录不多。据笔者对《隋书·经籍志》以下五十余种官私目录、史志题跋的查检,发现竟有一半以上未见记载。可见是书失之久远,流传不广。综观各家著录,其卷数有五说:一卷、二卷、四卷、六卷、十卷。  相似文献   

10.
南宋"甬上四先生"除沈焕外,都有自己的解《诗》之作。舒瞞所作《诗经》文献已佚。袁燮、杨简的《诗经》文献是他们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各自的不可或缺的思想载体。通过对《诗经》的解读,"甬上四先生"阐发了独特的思想,将《诗经》研究与心学阐释绾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俞绍初先生潜心三十余年辑校、修订的《建安七子集》,堪称古籍整理的标志性成果。一、整理有方,突破旧辑本面貌。俞先生在整理辑佚本《建安七子集》时,并不以明清某一辑本为底本,而是追本溯源,所用底本不主一家,弥补了明清旧辑本搜罗未备、勘理未精的缺失。此种整理方法在国内开风气之先,具有范式意义。二、校勘精审,订正传世文本错误。新修订本《建安七子集》,纠正了一部分传世文本的错误,订正了作品中一些"专门用语"的含义,校勘、标点均较以前版本更为精确,堪称校勘精良之作。三、考辨有据,深化建安文学史研究。在整理作品的基础上,俞先生对史料进行精审考辨,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书写传统提出了新的见解,深化了建安文学史的研究。此种将作品整理与史料考辨相结合的路子,在学界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章玄梅与李经敕都是明代嘉靖年间乐清诗人。前者做过知县,虽政绩颇著而仕途失意,虽姓名一见《明史》而误为章立梅,虽晚年潦倒而不改诗酒豪迈之气;后者终身布衣,得玄梅赏识奖掖.诗集虽佚而有自书诗歌20首墨迹传世。  相似文献   

13.
龙涎香是名贵的香料,是抹香鲸肠道的分泌物.自古以来,人们对龙涎香的认识有种种误解.南宋赵汝适所撰《诸蕃志》书中写道:"龙涎,大食(古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西海多.龙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鲛人采之以为至宝."清代赵学敏辑《本草纲目拾遗》(以下简  相似文献   

14.
主要分析了南宋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并参考同时期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进行了初步的综合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较全面地揭示出广西在宋代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由于历史、地理、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尽管广西在宋代取得了一定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出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与中原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梁佩兰是清初著名诗人,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中山大学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吕永光先生校点补辑本《六莹堂集》,是目前收录梁佩兰作品最丰富的版本。不过,梁佩兰仍有个别作品未被收录。未被该校点本收录的梁佩兰诗文有:《访道图题辞》、《珠江送别张虞山》、《舟中值和公生日,得诗三章》、《忆雪楼诗集序》、《书超玉轩诗集后》、《兰湖诗选序》两句佚诗及有目无辞的两首诗。  相似文献   

16.
高似孙《史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序南宋高似孙《史略》六卷二册,可称为研究中国史学史的专著之一。书已不传于中国,亦未见著录,幸宋版佚存书流转日本,藏于内阁文库,与也为高氏所撰之《子略》宋版(卷一至卷三,一册)同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宋本《史略》(以下“宋本”均指内阁文库所藏宋版)自江户时代(1603—1867)后期即受到重视,由黎庶昌、杨守敬编入《古逸丛书》,为人所  相似文献   

17.
《滇南矿厂图略》是清代一部重要的矿业著作,其中的分府舆图包含大量的矿厂信息,在矿业史上和地图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该书舆图中的矿厂名称与正文"厂地"内容不尽相同,舆图中存在某些错误书面题名的绘辑者徐金生并未绘辑该书舆图。从政区地名、矿厂、避讳等角度考察,并和清代云南其他志书比较,揭示了《滇南矿厂图略》分府图来源于一度被视为"佚书"的清代云南重要民族图册《伯麟图说》。  相似文献   

18.
《滇南矿厂图略》是清代一部重要的矿业著作,其中的分府舆图包含大量的矿厂信息,在矿业史上和地图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该书舆图中的矿厂名称与正文"厂地"内容不尽相同,舆图中存在某些错误书面题名的绘辑者徐金生并未绘辑该书舆图。从政区地名、矿厂、避讳等角度考察,并和清代云南其他志书比较,揭示了《滇南矿厂图略》分府图来源于一度被视为"佚书"的清代云南重要民族图册《伯麟图说》。  相似文献   

19.
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所提出的“智慧教育学”思想。智慧教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关心教育学,它要求教师像父母那样给予学生无限的爱,这种教育理想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20.
北京图书馆藏明初无名氏编《诗渊》,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历代诗歌总集。全书久佚,今存残本分订二十五册,收诗即超过五万首,且其中十之二三不见于他书,弥足珍贵。数年前,书目文献出版社将此书影印出版,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重视。孔凡礼先生辑《全宋词补辑》,主要援据该书。北京大学编《全宋诗》,于此书采掇亦多。笔者于一九八八年为纂辑《全唐诗补编》,曾将全书通检一过,录出唐人佚诗,达一百多首。 《诗渊》在明清书目中,仅《文渊阁书目》有著录,且极简单,无资于全书面貌之考证。今存本无序跋,也无总目,各册前后次序也较混乱。孔凡礼先生为影印本所作《前言》中,根据今存本一至五册书根上有“地五”至“地九”字样,六至九册有“人七”至“人十”字样,推测云:“《诗渊》是一部规模相当宠大的类书,它分天、地、人等几大部,大部之下又分许多细目。”“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又云:“现存《诗渊》远远不是足本。天部不见,地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