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春市属于缺水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98m3,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十分之一。本文通过对长春市水资源现状、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提出的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更好的开发和利用长春市现有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海河流域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现海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本文从水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出发,针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探讨了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指标体系;提出时间序列与最优化理论相结合计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模型;得出海河流域现状处于生态环境严重超载状态;在南水北调、经济常规发展下,到2035年左右达到可承载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资源价值、边际机会成本、最优化数学等理论,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思想,以水资源承载力、用水部门生存条件、用水公平性及可持续发展约束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约束为准则,建立了基于水资源净效益最大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受益区,对该区域2010年丰水年份、枯水年份的水资源量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与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区域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遥感影像等多种数据,利用状态空间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3大复合系统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该市2001—20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巩义市区域综合承载力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和污水排放逐年增加是限制区域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巩义市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这将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水环境动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环境承载力是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影响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复杂多变。以西北地区城市宝鸡市为例,将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分解为水资源、水污染、工业、农业和人口5个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与向量模法相结合,建立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多个方案仿真,比较优选出适合宝鸡市发展的最佳方案,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SD模型的流域分质水资源承载力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不同水质水资源量供需的分质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构建基于缺水发生时间的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警情确定方法, 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分质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模型。以牛栏江流域上游为例, 开展流域分质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与预警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现状发展趋势下, 流域优质水资源达到轻度预警, 一般水资源达到中度预警。为保证调水工程的顺利运行, 牛栏江上游地区仅可承载低水平经济社会发展, 并且需要中等以上的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根据烟台市各县区的统计资料,分析了烟台市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总体趋势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人口、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GDP是影响烟台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了2005和2015年的水资源量,并进一步预测了该市的需水量和缺水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108m3,按1997年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108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m3。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m3为用水紧张的国家,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甘肃省2010—2019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诊断了影响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19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仍处于超载状态;水资源子系统对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制约影响最大,其中人均水资源量和产水模数是最主要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已成为贯穿一切物质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轴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承载力也受到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毕节地区水资源状况,并从水资源量、水环境、区域水害防御等三方面的承载力分析了毕节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并就如何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深圳市龙华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D模型),结合该区"来-蓄-用-排"的水资源结构链,将人口、经济、产业发展与水资源供需相结合,建立水资源SD模型,模拟了2010~2030年水资源供需比的变化.结果显示,未来在限定境外调水总量的前提下龙华新区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突出.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识别出6个对水资源供需比影响较大的参数,分别是污水处理回用率、雨水利用率、人均生活用水定额、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将以上参数作为主要调控变量,依据龙华新区发展规划及国家发展战略设计了情景优化方案,最终给出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综合优化方案.短期规划到2020年水资源供需比可由0.93提高到1.05,长期规划到2030年水资源供需比可由0.84提高到1.04.未来龙华新区需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节水型城市,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才能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经济稳增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的反映人粮关系的食物型人口承载力及反映土地资源经济产出的货币型人口承载力来综合确定土地资源人口综合承载力,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和方法模拟仿真山东省未来十几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建立了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得出较优的发展方案.结果表明:到2020年,食物型-温饱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18 634.6万人,货币型-生存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21 596.4万人,综合享受型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20 500.5万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长春市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长春市水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阜阳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能否满足未来人口的需要日益引起普遍关注。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两方面着手,在分析两者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根据2006年~201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计算阜阳市2005年至2010年的人口承载力,分析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果表明近6年的人口承载力都低于每年的人口数,难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阜阳市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地区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评价石河子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原方法改进创新,分别计算了1980~2005年石河子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与全国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区域对比,石河子地区综合资源处于富余状态,且水资源是石河子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2)相对水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是石河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3)水资源承载力远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其水资源承载力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占大部分,说明对石河子人口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水资源,而不是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宏观多目标情景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方法,从面域尺度对西北地区2010、2020年不同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评价.预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用水将在现在基础上继续增加,但增加幅度有限,通过提高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控制灌溉面积发展等综合措施,西北地区未来可以实现逐步水资源供需平衡及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综合评价结果认为,未来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但中短期内仍不可能达到良好可承载的程度,其中以A1 B1 C2发展情景方案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天津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应用多目标规划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天津地区水资源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主要通过对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方案的分析,考察天津的水资源承载力在现有条件下对于各种方案的响应程度,从而为分阶段提出对策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从近期来看节水是解决水问题的主要途径,调水是有效办法;但从长期来看,水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资源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解决人、水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集对分析和三角模糊数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频率计算和数据统计,选取14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原因。在联系数方法的基础上,用减法集对势分析各样本水资源承载力态势。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2015年各指标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各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状态的主要因素为单位面积灌溉水量、单位面积地下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山东省总体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和轻微超载状态,在水资源禀赋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烟台市2015年实际可获水资源量为基础,根据至2015年区域人口、工业、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对适时水资源供需矛盾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显示至2015年,在50%的保证率下,区域水资源可完全满足需求.但要达到75%或95%的保证率,则分别有4.60×108m3和2.304×108m3的空缺赤字.为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水资源紧张难题,提出了系列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包头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年包头市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为基础,对水资源的供需和利用系统、供需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所隐含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考察.结合包头市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3种包头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运算和求解,得出未来20年内包头市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用水情况及变化趋势.根据预测结果,针对目前和将来用水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实现包头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