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2012,(19):69
欧阳询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与褚遂良、虞世南和薛稷被称为"初唐四家"。又被列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赵孟頫)"的楷书四家之首,被誉为"中国古代楷书第一"。他虽然五体兼备,但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楷书,世称"欧体"。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至今仍是初学书法者  相似文献   

2.
赵孟頫书法历代誉毁不一,毁之者谓之“奴书”,“浅俗”,皆因“人品即书品”说的影响。当我们仔细从赵孟烦所处的时代背景、书学思想、书学历程及风格等方面去考察,对赵孟頫书法的艺术成就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就可得到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评说和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赵体”书法流传深远,对后世影响很大,赵孟頫上承晋唐、下启明清,把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由于他本是宋朝皇室后裔,却出仕元朝,在气节问题上屡屡为人诟病,其书法风格也被贬斥为“奴书”、“骨软字媚”。然而,从书法艺术角度客观评价,赵孟颊的书法道美俊逸,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唯余笔砚清犹在,留于人间作笑谈──浅论欣赏赵孟頫书法二、三事舒志福指导教师陈仰高(成都大学商贸经济系成都610081)在我国书坛上闪耀着一颗夺目的明星──赵孟,他的书法自成一体,整整影响了元、明、清三代,并至今。后人把他与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  相似文献   

5.
齐观闪 《科技信息》2011,(24):I0163-I0163
赵孟頫是元代最有影响的书法家,其书法楷书、行草书最佳,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兴复二王之书风,有赵体之称。  相似文献   

6.
王希俊简历     
正王希俊,男,籍贯湖南双峰县,出生于湖南隆回。先后毕业于原中南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师从我国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理论家欧阳中石先生。2005年至2011年担任中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首批入选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管理及中国书法,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承担国际合作和省部级项目5项;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王希俊教授从事书法教学研究20余年,其书法作品以行书见长,初学王羲之,后临赵孟頫,李邕等  相似文献   

7.
赵孟頫是元代画坛领袖.在艺术上.他主张书画同源和追求古意.他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使元代文人画走向鼎盛时期,并对我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书法欣赏角度出发,提出了书法者的“正气”和“才气”如何对书法美感和气质产生影响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赵孟頫这位杰出的书家,从元代书坛言,称雄一世,正如鲜于枢在《困学斋集》中云:其“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从整个书史言,他卓然与右军正脉相接。可与王羲之、颜真卿等大家相提并论,正如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其“元之有赵吴兴,亦犹晋之右军,唐之鲁公。”赵孟烦在其颖慧的心灵耕耘中作出了卓越的书法审美创造。本文即择取这一视野,剖视其书法审美创造的动机、构思、表现及其成就等一系列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元代诗坛,赵孟頫是一个颇具诗人气质的作家,他的诗歌艺术也堪称一流。但由于他生逢宋、元易代之际,又以故宋宗室子孙出仕元朝,受以人论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当时和后世,人多以其所谓的人品之“恶”,相应贬低了他诗歌的艺术成就。其实,赵孟頫诗歌“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兴寄手法,和婉曲雅丽的诗风,在元代诗坛具有补阙纠偏的作用。而他诗歌的关学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是在用诗阐释自己的生存困境及由之而产生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的。  相似文献   

11.
正作家野狐,亦好书法,其书法作品充满文气。潇洒之笔力,豪迈之气势,蓬勃向上的意气,勇攀高峰的追求,字里行间,足以见野狐之真性情也!书法,乃中国文化之瑰宝,为历代文人所钟爱。当代作家爱书法、习书法、写书法,已成为文坛之潮流。文学和书法本身就关系紧密,都是汉字语言的审美表达,皆贵为汉字艺术,互为呼应,互为载体,如同兄弟。作家野狐对书法之崇尚和敬仰,令人赞叹。野狐为什么如此钟爱书法?一来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好读书,常以经典诗书为伴,又反复临帖,以古为师,博而专,以追求艺术之正大气象;二是野狐通过书法的艺术特质,更加表达了其个性和思想,艺术就是个性创作,书法可以使野狐找到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赵孟頫《题桃源图》诗作于1286年受征召仕元至1292年力请外补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期间。诗歌寄托了赵孟頫入仕与隐逸的复杂心态,其成因在于:所处社会情势存有开明宽松与黑暗野蛮的矛盾性,赵孟頫"特殊身份"影响下忽必烈对其存优容与钳制两种态度,以及赵孟頫集儒释道文化思想于一身。对《题桃源图》诗中的一人一时矛盾心态之研究,可以反观元初江南汉族士人群体的复杂心态,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法的笔法与中华文化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笔法产生、发展、演变的母体,中国书法笔法的各个层面,诸如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心态文化层面等无不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烙印,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和深深的根性支撑。  相似文献   

14.
傅山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山在诗、文、书、画、医学和学术思想上皆有相当大的成就,他对书法审美及书法价值核心的探讨弥足珍贵,他提出的“四宁四毋”振聋发聩、惊世骇俗。对傅山的研究不仅有学术史上的现实意义,更有书法思想史、书法审美史、书法风格史上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谭二洋 《科技信息》2010,(12):I0139-I0139
高云塍是30年代的帖学大家,他书写了中国印刷业历史上第一套楷体铅字,却因为帖学的到来与兴盛,而被遗落;基于他的楷体铅字字模所整理制作的计算机楷体字库集中反映了其小楷书法成就,对近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拥有深刻的传播学与书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铎书法理论主张"善师古者不泥古",在拥有传统功力的同时,又要拥有创新精神。王铎书法创新观念与释亚栖、苏轼、黄庭坚、米芾等的创新主张遥相呼应。"不规规模拟""拓而为大"与"挥斥八极之势",是王铎在自己"不泥古"观念和释亚栖、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创新主张的基础上,在艺术理论中的进一步拓进。它使王铎在书法临帖与创作中拥有了非凡的实践手段,并使他获得了迥异前人的书法艺术审美个性,而且,它对当代中国的"大幅式"书法创作及日本的"明清调"书风影响至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以儒家精神立国的国家,孔子的思想和儒家的学说在中国文人的心里打下来深深的烙印,对传统的诗歌、书法、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齐白石在九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对书法的研习和追求丝毫没有放松,且学术脉络清晰,师承有序。他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他的篆书在近现代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齐白石篆书风格的形成和他的绘画、篆刻密不可分。他书法线条的古拙苍劲,在绘画中应用得得心应手;他的书印相生,侧锋与冲刀的表现浑然一体,和他真率自然的线条极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高等教育书法的发展历程,在分析新时代所面临的发展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王岳川的文艺美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西学"转向"中学"的过程,其核心是书法美学。在继承前人相关见解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颇有影响的"文化输出"思想,其核心也是书法美学,并因此实现了文艺美学、书法创作与"文化输出"的融合。王岳川书法美学的突出特色是大———博大、正大与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