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因论是近年讨论得非常热烈的一种理论。模因论认为文化传播的单位是模因,而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语言做为模因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和一种模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住。本文联系模因的相关理论,从语言的输入输出方式角度讨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被认为是连接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桥梁,既有生物基础,也有文化表象.语言模因在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进步、发展多元文化和吸纳外国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Susan Blackmore认为语言是模因选择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语言是模因传播的载体,它的功能就在于传播模因。语言总是在不断地演化着,各种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激烈地互相竞争,争取被人们采纳、接受。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王劫丹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78-79,69
本文从语用顺应论出发,着重分析了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现象以及广告模因如何顺应认知,情感和文化来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实现广告的商业和社会效应。因此语言顺应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语言,还可以帮助我们摸索出一些广告语言创作的基本原则,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广告创作进行研究,也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柠泽 《科技信息》2011,(18):I0128-I0128
模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分析广告语言,它的四个复制周期为我们详细剖析了语言复制传播的本质。本文着重分析了广告语言模因的特征,并总结为三大类。本文通过模因的视角。分析广告语言,为广告语言的设计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孔昱 《科技资讯》2010,(9):213-213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文章从模因论三个维度分析了语码转换中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形式及其在语言中的运用。模因论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7.
许莎莎 《科技信息》2013,(26):84-85
模因对广告语的复制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模因论运用到广告语言研究当中,从复制、传播、语境三个角度分析语言模因在广告中的实际应用,为人们打造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及发掘广告文化中的内在规律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本身也是模因,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语言模因是需要传播的信息,当代媒体则是信息传播最有效的载体。语言模因与当代媒体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当代媒体因日渐具有全媒体的特点而成为语言模因最有效的传播工具;语言模因也对当代媒体的发展壮大起着强大的助推作用,是不折不扣的“媒体推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大量的外来词进入汉语且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本文试图用语言模因论分析外来词现象,为语言现象解释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模因(meme)是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模因有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三个特点,模因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可以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即基因型语言模因;或者是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即表现型语言模因.根据对模因生命周期及语言模因复制传播方式的分析,可发现语言模因对英语口语、写作、阅读、词汇教学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化进化新理论,它给了语言学全新的研究视角。语言模因是模因论在语言领域的表达方式,它能够更好的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复制性与传播性将为人类语言宝库带来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语言模因现象展开进一步的认知及探索,主要探讨语言模因的概念、特性以及针对语言模因现象最终形成的相关观念,即注意观、记忆观、经验观和传播观,最后指出语言模因现象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下去的巨大动力,人类应该克服成为模因机器的困惑,真正成为模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柳慧 《长春大学学报》2013,(5):640-642,646
语言模因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理论。模因作为文化传承沉淀的基因,本身又利用语言进行复制与传播,语言乃是其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本文从这一新的视角探讨了语言模因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模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第二语言教学重要的具有指导作用,并希望能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赵艳 《科技信息》2012,(32):207-208
在第二语言习得(二语习得)进程中,只有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知识并不能保证学习结果的高效性和语言习得的有效性。本文从执教者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种有助于加强外语学习者全方位语言输出有效途径的思考和探讨,以求切实保证输入和输出这两种促进二语习得有效进行方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与语言模因的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与语言模因都有较强的构词(组)、构句、构篇能力,且两者的表达式都具有可预测性特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哲学基础都与心智相关,概念隐喻实质是思维的模因。  相似文献   

15.
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淘宝体”这一语言模因的传播途径、表述方式和传播趋势,指出了“淘宝体”的3个特点:网络是人们跟风模仿、进行模因传播的极佳媒介;在网络文化中,简单化娱乐化的表述方式更易传播、蔓延;语言模因的流行受到其语用功能的限制.模因论为网络语言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解读思路.  相似文献   

16.
熊晓灿 《科技信息》2012,(34):I0234-I0234
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日渐兴起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模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模因的复制、模仿和传播使得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模因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周期的特性对英语教学具有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语码转换的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形式: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以及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形成的语言模因。模因论在语言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它在语言的社会演化和语言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更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因理论,探讨了背诵、模仿和联想等传统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证其在对外汉语语音、词汇、句式、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快速发展,这既给传统的语言文字带来活力,又对语言规范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削弱网络语言中消极的因素,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问题。在分析网络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化原则,为网络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 《科技信息》2007,(18):165
长期以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言习得,文化习得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入手,分析了文化习得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学生文化习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