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出现频率较高的心理动词的使用差异情况,研究中国学习者对心理动词的习得状况,笔语、口语中心理动词的使用规律与特点。结果发现:中国学习者运用心理动词频率普遍高于本族语者,尤其在笔语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习者笔语的口语化倾向;笔语表达中学习者主要依赖有限的几个心理动词;口语表达中学习者在句型、时态、词汇等方面表达的丰富度上尚有提高空间;心理动词与代词"I"搭配使用时,学习者的运用情况与本族语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词汇教学仍是主要内容,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词汇是相对于其他基本技能比较难于掌握的方面。词语搭配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英语学习者主要欠缺的是英语词汇的搭配能力。究其原因,根源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真实的、可靠的语料。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近义词辨析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习者借助词典进行辨析依然感到困难重重。语料库因其语料丰富、搜索功能强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取代词典,学习者可以利用语料库进行数据驱动式的近义词辨析。文章基于COCA语料库,从词频、语域分布、搭配、类联接、语义韵切入,辨析了近义动词abolish、cancel和repeal,探索了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主要特征是高频动词及其搭配的广泛使用,但英语学习者对此非常难以掌握。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语料库及以语料库为依托的语言研究正在成为语言教学与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利用语料库帮助外语学习者学习和使用高频动词搭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叉。  相似文献   

5.
基于OANC、Power Thesaurus语料库,运用语料检索软件Ant Conc采用数据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学英语高频词汇中核心意义均为中性的近义动词的类联接模式和语义韵现象,实证研究发现具有相似含义和类联接模式的动词也存在不同的语义韵。学习者借助语料库对词汇搭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可有效避免因词汇搭配失误造成的语义混乱,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及语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厉建娟 《科技信息》2011,(1):I0219-I0220
英语动词的使用灵活多样,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CLEC和BROWN两个语料库提取的语料为依据,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keep动词的使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keep的使用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V+ADJ和V+N/POUN类联接存在着过度使用。而V+N/PROUN+ADV和V+N/PROUN+PRE存在着使用不足或者误用。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词与动词搭配类型的自动标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句法分析是中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而在自动句法分析中,词语搭配关系的分析是关键.动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词性,所以动词搭配关系的确定便显得尤为重要.本在统计了动词-动词搭配中各关系类型的分布特征以及搭配词语的位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模型、搭配类型标注规则,识别语料中的动词-动词搭配类型.  相似文献   

8.
语义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视角来研究英语学习者的词语搭配行为,对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调查分析了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动词BRING ABOUT的语义韵特征。通过对比发现,中国学生中该动词的语义韵呈现出消极语义韵特征,与本族语者的错综语义韵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还对本族语者中近义词BRING ABOUT和CAUSE的语义韵特征作了对比,发现它们的语义韵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口语韵律的产出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言语控制和组织能力发展的主要表现。该文对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美国留学生汉语口语产出的韵律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将汉语母语者的发音语料作为基线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留学生口语产出的韵律模式跟汉语母语者的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在不同的语言习得阶段,美国留学生口语产出的韵律模式也不同。言语产出的普遍性和第二语言言语产出的自动化程度共同制约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口语韵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对keep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keep短语动词的能力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但和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总数上超用keep短语动词,且超用现象集中于个别keep短语动词,而少用其它大量keep短语动词。深入调查后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keep短语动词具体存在小品词误用和使用冗余两点失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短语动词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中国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晓丹 《科技信息》2007,(15):396-397
英语短语动词词义丰富,搭配多变,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现代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入手,探讨了英语短语动词的分类及主要特征,希望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采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为分析工具,以凯里学院1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280篇习作为学习者语料库,检索、研究了汉语背景下的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以动词为中心词的词语搭配(Verb+noun)运用状况,并针对普遍存在的错误现象,提出了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注意克服和避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言的产出一直是中国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影响学习者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出性词汇量的“贫乏”。因此,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表达一直是外语教学关注的问题。文章根据相关理论,提出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模式促进学习者产出性词汇习得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直接词汇教学活动比起来,任务型学习活动更能促进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的习得,这一结论对英语词汇的教与学及解决学习者语言产出难问题具有实践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大学英语大班精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语料理解、处理和语言输出的具体情况,促进大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了课堂输入语料、语料加工和语言输出的调查问卷.经分析,发现大班精读课堂上学习者的语料理解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语料加工和语言输出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建议教师采取措施提高学习者输入语料的理解水平,并对吸纳的话料进行深加工,积极从事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15.
名词化结构既是扩展语言意义潜势的一种主要资源,也是语言使用者作出的一种语法选择,因此名词化结构不仅与语篇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使用者息息相关。本文以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的英语科技论文摘要为语料,对三组摘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名词化的使用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水平高的学习者使用名词化结构较多,水平低的使用则较少;不同水平学习者使用名词化类型也存在差异,中级学习者使用名词化结构的类型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6.
“与”类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但“与、从、以、会”是先由动词虚化为介词,再虚化为连词,“及”是先由动词虚化为连词再虚化为介词.词汇在虚化的过程中,它们所处的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虚词的系统性影响着虚词的数量和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名词化结构既是扩展语言意义潜势的一种主要资源,也是语言使用者作出的一种语法选择,因此名词化结构不仅与语篇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使用者息息相关。本文以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的英语科技论文摘要为语料,对三组摘要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名词化的使用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水平高的学习者使用名词化结构较多,水平低的使用则较少;不同水平学习者使用名词化类型也存在差异,中级学习者使用名词化结构的类型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8.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方位词在句法中,其语义包括定性和泛性两种,承担了普通名词(nn)、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vt)、时间名词(nt)等语法成分,在作名词时主要强调地点义,而方向义并不明显.在句法功能中,可作主语、宾语、地点状语等.从搭配情况来看,它与位格、属格和从格助词搭配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和范围,与动词搭配表示一定的趋向性,也作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的动词“用”一方面保持动词的特性,另一方面已在一定程度上虚化,被分析为介词,这样形成兼类现象;当其与虚词“来”、“去”和“以”分别搭配套用时,所形成的格式在语法性质上具有兼类性,在句法形态上具有弹性和递归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在我国英语轭式搭配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效果。研究采用教学前后测试成绩对比的方式,观察学习者对英语轭式搭配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轭式搭配的意义构建模型能促进学习者对英语轭式搭配的习得,而且在一定长度上促进学习者语言上轭式搭配的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