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陪审制度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并非仅仅是一项解决社会冲突的司法制度,它更是西方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条制度化的渠道.通过权利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功能、"政治社会化"的教育功能,陪审制度不仅捍卫了司法公正,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阿尔蒙德所谓的公民文化是指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之融合特征的政治文化,它也是一种公民、臣民和村民的混合体。西方公民文化传统中,共和主义公民观和自由主义公民观基于不同的自由概念而呈现出抽象的二元对峙,并且各自处于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社群主义和公民资格理论的崛起正是对自由主义公民观的现代性危机以及上述抽象对峙的两种尝试性解困。现代中国正逢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协调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因此,在西方公民文化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构建中国公民文化不仅对公民参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社会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其中选举式参与、代表式参与、协商式参与在政权层面和基层群众自治层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公民在参与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意识,政府在公民参与中掌握了民情,了解了民意,从而形成了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应尊重和鼓励基层的创新实践,不断完善实体民主与网络民主的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4.
广泛的公民参与能够促进社会生活和谐与安定,通过问卷调查关注德州市公民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探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文明德州”、“幸福德州”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的阶梯有八个阶度。目前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处于参与阶梯中的高层次表面参与,徘徊于合作性参与之外。不少学者从信息公开、利益组织化、制度环境等外在的因素进行研究,而就参与的内在因素则研究不够。内因对事物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行政参与的内因进行分析,能促使行政参与从表面性参与上升为合作性参与,真正地起到参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权利制约权力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模式,要使这种模式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必须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公民个体的参与不能满足制约权力的效果,非政府组织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把公民个体的力量组织起来,参与到政府活动中,以达到制约权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载体,对公民选举、公共治理、地方民主等从内容形式和效力上产生新的影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信息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模式,通过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等来创新和丰富政治参与活动。本文以网络政治学视域作为切入点,探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加速网络虚拟设施建设、推动电子政府建设、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等相关措施,关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拓宽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制度建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公民意识的提高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公民社会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载体和舞台。  相似文献   

9.
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途径。在分析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价值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实践中影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因素,指出扩大公民参与决策的基本路径是:加强公民参与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公民参与水平;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公民参与奠定物质基础;加快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王敬颖 《科技信息》2006,(11):258-259
随着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公民参与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是民主的应有之意,是民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公民参与的现状分析,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是不充分的,这由政治文化、合法性诉求、参与渠道等方面的原因所致,我们可从立法、善治和参与的组织化等方面加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1.
岳静 《科技信息》2009,(32):I0046-I00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民参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现行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决策过程尚存在如经济与文化落后的客观限制、传统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影响、公民参与的组织机构和渠道单一、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不健全等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所以现阶段要不断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摒弃附庸意识,增强主体意识;拓宽参与渠道,增加参与形式;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虎 《当代地方科技》2010,(2):17-17,36
近几年,我国社会事件频发,民众对政府决策提出质疑,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问题被广泛关注。公民参与决策的不同路径反映了公民对政府的不同态度,但没有脱离政治依靠的底线。从体现民主的角度出发,引导公民进入政府决策,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加强公民的政治信赖,以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的思想发源于西方的古罗马,经过10多个世纪的探索与发展,在西方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有必要对公民参与进行分析,使其为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是为解决公共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具有公共性特征。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意愿体现得越充分,则公共性越强。然而,现实中公民参与仍存在诸多不足。应在法治视阈下深入分析公民参与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规则和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以保障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有赖于广大公民积极有效的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参与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也存在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表明,公民参与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互相推动的.有效的公民参与会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同时政府应该提供服务,提高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扩大公民参与 优化行政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决策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首要条件,行政决策的选择正确与否与公民参与密切相关.实行行政民主化、加强公民参与是目前我国行政决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扩大公民参与、优化行政决策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行政决策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首要条件 ,行政决策的选择正确与否与公民参与密切相关。实行行政民主化、加强公民参与是目前我国行政决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扩大公民参与、优化行政决策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干燕丹 《科技信息》2009,(10):34-35
在世界民主化与行政改革浪潮相互激荡与促进下,民主行政理论日益凸显。而在民主行政理论背景下研究公民参与意识,引导公民参与政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公民参与和民主行政的基本路径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城乡公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客观上存在着外部环境阻碍公民参与、社区自组织及公民的能力和素质不能满足公民参与的需要等问题,这与社区治理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公民参与的实现有赖于从宏观着眼、统筹城乡社区治理及公民参与的制度设计,有赖于在此前提下公民参与法治建设的推进、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公民意识和能力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民主立法是现代法治的必然选择,公民的立法参与是民主立法的根本要求。而公民的德性是公民参与立法的道德保障,参与立法的公民应具有的基本德性主要有参与、自主、宽容、质疑。加强公民的德性培育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民主立法的重要保障。这需要学校、家庭、公民社团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公民在法治生活中的实际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