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闿运为晚清汉魏六朝诗派的盟主,在晚清诗坛中独树一帜。目前学界多论其汉魏六朝诗学理论和复古思想,而对于其唐诗选本的研究则关注甚少。事实上,对王闿运的唐诗选本的系统研究,有利于通观把握王闿运的整体诗学思想,也有助于全面认识王闿运的学术历程与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博客凭借其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及双向互动性等突出优势,扩大了唐诗传播的范围及影响,使唐诗研究的持续性更具生命力。而唐诗在博客中传播所带来的价值取向混乱等相关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唐诗在中国文学的巅峰地位已众所公认。处在在赞誉中的唐诗对中国文学甚至中国社会有没有负效应?本文 从一个新的角度考查了因唐诗给中国文学、社会等方面带来的种种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李嘉言是我国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其治学严谨,尤其于唐诗的研究造诣颇深.对其唐诗文献研究方法的再挖掘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新时期的唐代诗歌研究,拟从语言文字考订、作家生平考证和重视改编《全唐诗》三个方面考察李嘉言生平开展的唐诗文献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唐诗的研究传统多是针对其背景、主题思想、体裁以及艺术手法进行探究的。20世纪末,西方的后现代思潮引入我国,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传统的一些文学作品和现象被重新定义,它们的论域在后现代语境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作为古典文学旗帜的唐诗就在其中之列,后现代语境给了传统唐诗研究以活力,让它沿着反传统、反定式、多元化、通俗化、商品化的后现代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诗是唐朝社会生活的文学记录,从唐诗有关乐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主要乐器的使用、演奏、演变等情况,为我们研究唐音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藉由这些提及乐器的唐诗,我们可以对乐器的人文世界与艺术在不同的时空中有进一步的了解,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诗与音乐     
马力 《科技信息》2008,(4):135-135
唐代是诗的大国,音乐发展亦呈现空前繁荣局面,唐诗与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本文从音乐入诗,唐诗入乐和唐诗音乐之美三个方面就唐诗与音乐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在为唐诗研究带来崭新视角的同时,又容易造成为女性而叫屈的研究目的的功利性与研究定位的模糊性,而这成为限制诗歌与女性研究继续深入的两大基本问题。唐诗女性研究应确立女性诗歌批评价值标准,采取男性与女性交融的人文视角审视女性题材作品。在此基础上,唐代女性诗人文学实践的意义、男女诗人女性题材的表现差异性等问题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0.
黄昌红  王文泰 《科技信息》2009,(10):135-136
"唐人选唐诗"经过后人的编辑和整理一版再版,已经成为当今甚是流行的一个唐诗选本。各个选本对诗歌的选录体现了唐人和选家的审美趣味,而本文以李白、杜甫为主,分别从客观和主观方面来解读唐人选唐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产业链长,辐射面广,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正逐步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之一。文章认为西藏自治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其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唐诗的解释工作历来做的人很多 ,而且十分深入 ,这也是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本文就初盛唐诗  若干名篇名句的评解提出讨论 ,归综诸说 ,较论异同 ,陈以己见 ,以供阅读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使更多读者领略中文诗的魅力,依据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唐诗英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及江雪三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文为例,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再现原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清丽诗风,作为唐诗艺术风貌之一,当指清新秀丽美好之意,它既有清淡、宁静、优美的一面,也有自然、清爽、明丽的一面,而非追求文辞之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诗歌的清丽诗风有不同的特点。随着唐王朝的一去不返,唐诗的清丽之风也随之落幕。  相似文献   

15.
历来注重诗教的中国,用诗歌培养高尚乐观的道德情操。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唐诗文化源远流长,从唐诗言志、抒情、个性、形式、爱国等五个方面概括出诗人的抒怀精神、求真精神、刻意求精、求深、求新的竞赛精神;不拘一格的精神;追求艺术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唐诗的影响意义深远,诗人的精神对今人的人生素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嘉靖初的诗风转向,即由学习盛唐诗转向初唐诗。从三个方面论述唐顺之初唐诗的特点。提出了研究唐顺之的初唐诗,可以更加具体的了解此一时期的诗风转变。  相似文献   

17.
据孙琴安先生统计,迄今为止的唐诗选本大约600种。其中,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的《唐诗三百首》的出现,历经数百年久盛不衰,使得唐诗这颗耀眼的明珠因此书的出现而更加璀璨夺目。探究《唐诗三百首》成功的秘诀,对今天的唐诗传播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字频熵的分析,提出了通俗性的数学定义,为总量4万余首的《全唐诗》一一计算了通俗性指数;定义了6种基本组合字征描述关系符,用于表示语料库或作品中出现的Unicode未支持的冷僻字;比较分析了李白、白居易、王维、温庭筠、柳宗元、刘禹锡,韦庄、李商隐等作者的作品,获得了不同作者作品之间以及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存在的量化关系;为诗人写作风格做出了一个数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狼作为特殊的意象,频频进入诗人诗歌创作之中。凭借众多诗人及其诗歌作品的影响,"凶残、贪婪、不仁"逐渐成为狼意象的基本内核,并凝聚成一个颠扑不破的稳定结构。唐诗中的狼意象对后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渗透到人们思想认识的方方面面。究其缘由,狼意象特定的文化内涵有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春玉 《科技信息》2011,(5):240-240,229
唐诗中有一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月"。此"月"字,从字面看特指"月亮",也不尽然,透过高空中的云层,寻找月亮的影子,我们总能感觉到古人通过写月亮想要诉说什么。为什么古人写诗喜用"月"烘托情感呢?透过月亮我们又可读到什么?细读之下,发现古人写诗喜用"月"烘托情感,透过月亮我们可以读到的那份浓浓乡情、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游子漂泊天涯时深深的孤独感,几千年来一直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